第1330章 连阴雨下三天1323(1 / 2)

方圆一百公里范围下了三天连阴雨。</p>

先是一场大暴雨,十几分钟时间里,沟沟坎坎涌出来的浑水黄汤糊泥往低处漫延。</p>

河湾里抬着一房檐高的山水,怒吼着从大坪村冲出去,冲向红沟村下面的大沙河里。</p>

站在四楼窗户看出去去,南山下面,收了麦子的田野里,浑水冲上来漫掉了一大片,山水一退,冲刷掉一大片农田。</p>

这场暴雨早下十天,大坪村七八十亩麦田完蛋。</p>

秦川想起来了,八六年的秋天还有几场暴雨,山水更大,粮田会被冲刷掉更多。</p>

必须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加紧护堤工程,这道护堤一路铺下去到红沟村下面的大沙河里。</p>

需要几百人干活。</p>

山水退掉后,雨没有停,成了连阴雨,断断续续下到现在的第三天。</p>

小水村三百亩辣椒地里耽搁三天采摘,问题不是太大,有三四天的备用。</p>

在外面跑来跑去拉货送货的几辆车问题也不是太大。</p>

问题是这三天时间里不能去新安县收麦,张春骂骂叨叨,说鬼天气下雨就下雨,干么连着下三天,一天两万块,三天时间里六万元收入没有了。</p>

“春叔,去新安县收麦,你怎么咬着一天有两万元收入不松口,你觉得他们能给你照这个价算?”</p>

“一亩地十块钱,三台收割机一天收两千亩,可不是两万元?”</p>

秦川没这么乐观。</p>

去小水村和顾家善村收麦,人家一亩地给十块钱,是因为人家想来大坪村干活,一天能挣回去十块。</p>

给新安县还没收麦,种那片麦田的农户也能抽人过来干活?</p>

张春说他问一下何局,收割机给他们县农户收麦,一亩地十块,他们来大坪村干活,一天挣八块十块。</p>

一个电话拨过去,说了七八分钟话,张春脸上的失望成了沮丧。</p>

何远民说的很清楚,收割机一天能收五百亩,一亩地算五块,张春和秦老板要同意,三辆收割机都开过去,要不同意就算了。</p>

收割机一天收一千五百亩,就是一亩地五块,一天也要付出去七千五百块。</p>

他们那片麦地六七天收完,农牧局要给大坪人付五万块钱。</p>

往年这个时间,四面八方的麦客涌过去,几百人十天时间收完,付出去的工钱也就两万多块。</p>

何局的意思,要不是市委陆书记下达了指示,让大坪村的三辆收割机收,他们压根就不考虑秦总的收割机。</p>

气得张春挂了电话骂人,说他娘的什么农牧局领导,咋不考虑收割机一趟过去,麦粒直接装袋子里了?</p>

张春又骂,这场雨你使劲下,下上一个月,把他们那片麦子全部下发霉掉。</p>

张春嘴上骂而已,眼睛瞅着外面的连阴雨,心里越愁,这笔收入是不是没戏了?</p>

何远民怎么不算另一笔账?</p>

不但开过去的是三辆收割机,还有三辆装两万斤货的卡车,还有三个开货车的司机。</p>

这三辆货车不帮忙收麦,跑香山拉西瓜去兰城发货,一天也有大几千收入。</p>

何远民你不算这些成本?</p>

“要不是看在陆书记让咱的收割机去收他们的麦,我还不去了,收割机宁愿开回窑洞放着。”</p>

秦川知道张春说的气话,微微一笑安慰他:“春叔,收割机放着那是没一点收入,即便新安县何局给你打白条,好歹是五六天时间里的一笔收入,钱以后慢慢要,雨停了你和尕蛋赶紧去。”</p>

张春听出来了另一个意思。</p>

跑新安县收五六天麦,不一定能拿到现钱,是一张白条。</p>

秦川嘴上说白条不白条的还不一定,张春心底里认定就是白条。</p>

“我不去了,收割机不可能停着,雨一停,我去其它地方收麦,一亩地要五块钱也行,只要他们给现钱。”</p>

秦川不同意:“春叔,别瞎折腾,听陆书记的安排,无论怎样先帮新安县收了麦子。”</p>

张春还能说什么,大方向要听小川安排,收割机是他的,是给他赚钱,他想要白条了要去。</p>

这场雨耽搁的人啥都干不成。</p> 天搅国家大事,有啥办法。</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