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收麦子是辛苦,不是闹着玩儿1300(1 / 2)

三辆三轮车开到张春家麦子地头,帮张春拉麦件子。</p>

秦建文往地里一瞅,神情先是震惊,再瞪眼睛满嘴抱怨。</p>

“张春,你说叫七八个帮你割麦,叫的她们?一个一个怀娃婆娘,你折腾她们干什么?”</p>

王莎怼过去:“建文叔,瞎喊什么,我们怎么就不能帮春叔割麦了,割完了春叔帮小川开收割机嘛。”</p>

张春头抬的高高的,满脸瞧不起秦书记。</p>

“建文,你当干部的人你连这都不知道?她们早晚割一会儿,割上十天麦,生孩子的时刻可顺利,肚子都不疼。”</p>

秦建文瞪眼睛:“你到哪儿学的这些胡说八道?”</p>

“这是胡说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p>

“经验个屁,赶紧装车,我们三个给你拉过去,天一黑让她们回家。”</p>

李艳刚刚割顺手,冲秦建文喊:“秦书记,我学会了,我多割一会儿,我们明天早上还来。”</p>

“李艳,别听张春瞎说,忙你们手头的事去。”</p>

李艳说这段时间手头忙的事就是收麦子。</p>

周园园刚才给自己男人悄悄嘀咕,她觉得春叔说的有道理,春叔家麦子收完,还要收咱家的,不一定非要全部用收割机呀,留七八亩给她们割着锻炼。</p>

秦川说没问题,早上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给她们们锻炼几天。</p>

从吃完饭的六点多到八点多,割到天黑差不多割了三亩地。</p>

张春大声喊:“小川,园园,行了行了,天都黑了,带你媳妇们回去喝水去。”</p>

秦川抬起脸喊:“哎,咋说话的,我媳妇只有周园园。”</p>

秦建文一本正经:“川子,给五十年前大坪村的地主,就是带着七八个老婆在麦地里干活。”</p>

秦川瞪眼:“五十年前大坪村的地主是我祖太爷,他老婆最多的时候也就三个。”</p>

周园园和王莎笑的身子软掉,割不动了也看不见了,收镰刀回家。</p>

李艳抹了一把额头上汗珠子说:“春叔,建文叔,我们明早还来。”</p>

“你们不看孩子了吗?”</p>

李艳想想,自己儿子今晚睡在小川家,明天一早她就能早早来收麦。</p>

干了这半天活,越干越顺手越有信心。</p>

看着自己手底下割倒的麦子,被张春一个一个捆起来拉出去装车,李艳觉得这种日子不是辛苦,是身心踏实和充实。</p>

“春叔,十五亩打多少斤来着?”</p>

“艳儿,十五亩打一万两三千斤,看出来没,这麦穗子多重,足足打八百斤,高产啊。”</p>

李艳又问:“一万斤麦你们一家能吃几年呀?”</p>

“接下来三年就不用种粮啦,嘿嘿,咱小川搞起来的产业,没有他,大坪村谁家打一年粮能吃三年?以前打一年吃到年对年就不错了。”</p>

秦建文不同意他的说法:“张春你忘了,包产单干第一年,咱种一年麦可不是吃了三年?”</p>

秦川抓两个麦件往三轮跟前走,接上三叔的话:“单干那一年,春雨多,所有地里都种麦,五十亩旱地打一万斤,接下来又是旱三年,还是不稳当啊。”</p>

秦川的意思,大坪村的农业收成,从今年开始,真正旱涝保收稳当下来了。</p>

三辆三轮车装起高高的麦件,车子摇起来开走了。</p>

每家院子隔壁都有自家的打麦场,拉到麦场上,麦件子一行一行扎起来晒两天,再摞成麦垛。</p>

这段时间,大家走在村道里,相互打招呼,问的不是你吃了没。</p>

“你家摞了几个麦垛?”</p>

“五个呢,能打五个场。”</p>

“你那麦垛是一人高的小麦垛吧?”</p>

“谁说的,我家一个麦垛就打五千斤。”</p>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