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纺织路新开了五家铺子1296(1 / 2)

离开泾川县,秦川返回景宁县纺织路街道,进这家新开的拉肉面馆吃一碗面当中午饭。</p>

中午这会儿面馆里人很多,在窗口端面的人排成一个长队。</p>

棉纺厂上班的职工,在厂里食堂吃饭的人是正式工,没编制的合同工、临时工要在外面吃,要么回家。</p>

这家拉面馆就是给这些人开的。</p>

后厨两个拉面师傅两个捞面姑娘,一个收拾外面桌子上碗筷 的姑娘,这些员工一个月的工钱不到八十块。</p>

这家面馆在工商局的备案人名是王虎,不知道在棉纺厂房产科能不能打听到这个人。</p>

吃完面,嘴一抹,秦川从铺子里出来,往棉纺厂里面走。</p>

小车停在县委大院里,走十几分钟到纺织路街道这儿。</p>

周援朝当了景宁县委书记,对棉纺厂扩产扩能很重视,北面挖地基铺场子,新建几排厂房。</p>

周书记私下里悄悄问过小川女婿,要不要在大坪村建分厂。</p>

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秦川觉得还是在县城搞扩建最好。</p>

进办公楼一楼,找房产科办公室,负责人是张科长,人不错。</p>

里面两张桌子,一个人不在,张科长在本子上写东西。</p>

“张科长,忙着呐?”</p>

张科长转过脸,他认识给他打招呼的人,赶紧招呼。</p>

“秦总,快请进,难得你来咱厂里转一圈,要不要我把领导们叫来陪你,都在工地那儿。”</p>

秦川赶紧拒绝:“不用叫他们,我是找你说事儿的。”</p>

房产科的张科长又拿茶罐子又拿 水壶,秦总还没问,他嘴上主动说。</p>

“秦总,昨天卖挂面的魏老板来找我,问董保粮交押金要房子的事,我给他解释了一遍,他肯定跑大坪村找你去了,你找我也是为这事儿吧?”</p>

秦川点头,说魏老板昨晚就去大坪村了。</p>

“董保粮和你岳母一起来的,说要一套房子一起住,我说这事儿要你同意,他们说你肯定同意,他们先交一万块,住够三年,再交两万块,这套房子就是他俩的了,秦总,棉纺厂新出来的房改政策。”</p>

秦川能理解。</p>

从八六年八七年开始,国有企业给职工分住房,先交一部分钱,住够三年再交一部分,房子就可以办在职工自己名下,慢慢就成了各人私有产权。</p>

董保粮就是钻这个空子。</p>

“张科长,董保粮跟我岳母住上一年半载,说不住了,这一万块钱就退掉了对吧?”</p>

“那肯定退的,房子腾出来交给单位,钱就退出来了。”</p>

董保粮先有这个目的,跟秦总的岳母扯了证,住在一起,一年半载后退房子,他拿一笔钱走人。</p>

即便房子不退继续住着,三年后也是秦总的岳母交钱,成为私有财产后,最后分家产他分一半。</p>

赵秀梅身后有秦总,有纺织路街道上的周琴琴,两人一起生活,要多少钱没有?</p>

还有景宁县委周书记,地位蹭蹭提高一大截。</p>

董保粮觉得自己坐上了大船,怎么着都对自己有好处。</p>

“张科长,我找你来就说一个意思,姓董的交的这笔钱是我岳母手里的,他要房子或许是个幌子,他如果不要房子要拿走这笔钱,你扣着不要给他,明白吗?”</p>

张科长立马明白。</p>

“他俩一起交这笔钱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肯定是你岳母手里的钱,你放心秦总,你就是不来亲口安顿,我也会这么办。”</p>

秦川说明白第二个意思。</p>

“张科长,别给他俩开证明扯结婚证。”</p>

这让张科长很为难。</p> “秦总,董保粮是厂里老员工,他老婆死了十几年了,他两个儿子不待见他,他找你岳母一起组织家庭搭伙过日子,你岳母也乐意,这种条件下,厂里凭什么不给他俩开人事证明,就因为你说不让看,就不给他开?他会跑去告状的,秦总,这也是你的麻烦。”</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