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三百亩青椒产业1267(1 / 2)

三百亩新大棚是钢架,三月搭起来,四月长辣椒苗,五月开花坐果,到六月二十摘第一茬。

从五月开始,塑料大棚一天一天往上卷,到六月十号全部揭掉。

绿沉沉密匝匝三百亩辣椒铺展在眼前。

横几条竖几条硬化小路插过去,三轮车开进来装辣椒,再开出去装大货车,拉到土高乡火车站装货车,一趟子运往北疆兵团。

三月的时候跟那边签了供货合同,大坪村三百亩青椒专线给北疆供货,那边有十几个人的专业团队接收大坪村六月青椒。

是一项外贸出口产业。

王莎先跑一趟,衔接清楚账务手续,过几天就能拉货。

“川子,大坪村两百八十八户居民,每家一亩,你名下有十二亩,你看这菜苗,这辣椒,我敢保证外面其他地方没这么好的青椒。”

秦川蹲下身,眼睛从吊着的青椒缝隙里看过去,白色小花开的层层叠叠。

“春叔,你能跑多远啊说这种话,天外有天,不要太骄傲,但咱景宁县这种青椒十年后开始全国有名,很挣钱的。”

这个意思春叔你能不能听懂?大坪村青椒提前十年拉出去开发市场,提前十年有名。

“川子,五毛钱发货,跟种植户五五分成,你一天就有三万五。”

“三万五?三百亩青椒,从三月开始搭棚,忙活到六月,我不信我一天的收入才是三万五?加一倍算账。”

“加一倍?”张春很吃惊。

“不可能吧,我们原来的那些大棚种青椒,三个月时间里平均下来,一天就是五百斤。”

张春拿冬天的青椒跟四月以后的比,那是比不了的。

“春叔,塑料棚膜揭掉,通风透气,光照自然,一亩地按八百到一千斤算。”

张春忽然理解了,六月的产量比一二月的产量高。

这片土地是新开发出来的,第一年种,有科研队的人做了大量指导。

比如说,棚膜一天比一天卷的高,而不是一下子揭掉,这些细节上的操作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的。

听说外面在同一时间也有些地方种青椒,但没有大坪村的长势好。

比较一下差距太明显了。

张春心里忽突突。

贴上来瞧瞧问:“川子,三轮车买出去一辆,给村里的提成是一千块,那这三百亩大棚青椒呢,怎么给村里公账上算提成?”

秦川毫不犹豫:“保底一千,再抽一个点?”

“一个点?你名下收益的一个点,还是双方都抽一个点?”

秦川瞪眼看在春叔脸上:“你还想抽每家每户一个点,春叔你咋想的?”

每家每户的收益是每家每户的,小川名下的收益抽一个点,虽然在村里公账上,但说到底还是小川的钱,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秦川从三轮车小路上走,转到了三百亩地的中间。

好多人家地里都有人干活,看小川和张春走过来,他们直起腰,一脸折子笑打招呼。

大家都知道再有一周时间,每家都摘第一茬青椒交货。

王四咬着烟把子笑嘻嘻:“小川,张村长,你俩转过来了?”

张春不骂别人就骂他:“王四,你看你务的这个棚子,地里的灰条长的比辣椒苗还高,你现在才拔,前几天干么去了?”

王四收住呲出来的牙,替自己狡辩。

“张村长,小川,前几天棚膜还没揭掉,人一进去浑身是汗,能在里面拔草?”

张春哼一声,这也是你懒散的理由?

“早上天刚亮那会儿拔上一个小时,吃完晚饭拔上一个小时,灰条能长这么长?你早上不起晚上看电视,你看看别人家地里,谁家不是干干净净。”

秦川呵呵笑:“王四叔,听我春叔的,务辣椒棚,手脚要勤快,学我大嫂家占仁哥,他家十五亩西瓜地,十亩麦子地十米包谷地,还有这儿的一亩辣椒棚,一根草都没有,都他一个人干活。”

王四一个手插在腰上,冲张春和小川大声说话。

“川子,你不提李占仁我还差点忘了跟你说,刚才我来的时候碰见他了,哦哟哟,脸上血丝呼啦肿的跟馒头一样,我问他咋了,他说骑自行车摔了一跤,谁看不出来那是被人半路打的。”

“什么,我仁哥被人打了。”

秦川身子一紧,脚步停住,脑子里呼呼转,三秒钟就想明白了李占仁被打是什么原因。 王四继续说十几分钟前的情况:“他脸肿的跟馒头一样,在咱村里水渠边才把脸洗掉,我刚好看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