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陆书记,这不是小川老板搞的产业895(1 / 2)

一早刚上班,宋承志就站在了陆浩眼前。</p>

递上来一份《大坪村调查摸底报告》。</p>

满两页。</p>

“噢!小宋,你昨天下午就赶回来了?”陆浩满脸惊喜。</p>

“陆书记,我是昨天晚上赶回来的,连夜写的这份报告。</p>

今早开会,要讨论给景宁县拨蔬菜大棚的建设基金,不敢耽误。”</p>

陆浩看完报告,满嘴夸赞:“景宁县搞的不错嘛,先有大坪村这个示范点,再有其他乡镇今年跟着搞起来,算小川老板带出来的路子,我就知道,迟早有这个结果。”</p>

小宋的报告上写了大坪村今年的产业,种五百亩地膜西瓜,平整一万亩粮田,还有挖五孔窑洞储存仓房。</p>

小川老板名下,在高崖塬上扶持三万亩地膜棉花。</p>

在共和乡大坝村扶持三千亩地膜西瓜。</p>

大坪人只要能干活的劳力,没有一个闲的。</p>

而且,杨柳村的人还在大坪村干活。</p>

铜城市看景宁县,景宁县看土高乡,土高乡看大坪村,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形势大好。</p>

是陆书记想看到的繁荣景象。</p>

宋承志不这么想。</p>

昨天一夜过去,他有别的想法。</p>

“陆书记,有些意思报告上我没敢写,我想给你口头做汇报。”</p>

陆浩抬头,看见小宋同志眉头并不是很舒展,好像有什么事儿让他很忧虑。</p>

宋承志转过身,关紧陆书记的房门,说这些意思的时候不想让其他人听见。</p>

报告里没写,就是怕其他干部知道,传出去对小川老板不好。</p>

“陆书记,景宁县各个乡镇建一个温室大棚蔬菜点,并不是小川老板的产业。”</p>

“噢?不是他搞起来的?”陆浩身子一紧,赶紧听小宋的口头汇报。</p>

不是小川老板搞投资的产业,是景宁县李书记点头同意,农牧局一手操作,每个乡镇确定一个示范点,走跟大坪村一模一样的大棚蔬菜产业基地。</p>

听小川老板的口气,这事儿跟他没关系。</p>

“跟他没关系?”陆浩嘴里嘀咕,“他是这个态度?”</p>

再问小宋:“小宋,你脑子活,你怎么看小川是这个态度。”</p>

陆书记这么问,他心里怎么想的就要怎么回答。</p>

“陆书记,李书记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小川老板似乎不怎么支持他这样干,他说各乡镇有各乡镇的情况,不见的跟大坪村各方面都一样。</p>

各乡镇没有一个秦川,也没有一个秦建文,而且,我昨天考虑了一夜,小川老板是担心冬天温棚里的蔬菜一下子卖不出去,产品积压,价格下降,不见的真能跟大坪村的人一样赚钱。”</p>

陆浩身子一紧,小川老板是这么说的?</p>

“陆书记,小川老板虽然没这么说,但我能听出来他就是这个意思,他心里的担心不是没道理。”</p>

小川老板不支持也不反对,这个态度让陆浩一下子有点儿难为。</p>

如果真是他一心支持的产业,是他搞的投资,那么陆浩决定支持他一把。</p>

他出一半资产占分成,市上拨一笔款给他保驾。</p>

他要不支持,而且是反对态度,那就不拨这笔钱。</p>

给景宁县李书记说清楚,这不是小川老板的路子,不能冒进。</p>

既然他不支持不反对,那市委这里也不能全力支持,也不能全力反对。</p>

取中间意思,支持一半。</p>

给景宁县农业投资拨款三十万建大棚蔬菜产业。</p>

这个意思上会通过。</p>

批复发到景宁县李书记手里。</p>

李书记满身心盼着上面拨八十万农业建设资金,等了三个月等到现在。</p>

一纸批复下来,说只能拨三十万,在合理合情范围建冬天温棚蔬菜。</p> 批复上写的很清楚,多跟大坪村小川老板沟通,听他的指导和安排。</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