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围着炉子吃烤洋芋394(1 / 2)

烤箱里烤的洋芋拿出来五个,一个大人拳头大,另四个小孩拳头大。

放在炉子上,四个小的围着一个大的。

“目前来看,这是我们大坪村,这是你们小水、丁庄、文崖、高崖。”

看五个土豆方位,刚好是五个村子的方位。

秦支书不是故意这样说,四个村子的方位真围着大坪村。

一个更小的土豆放在远处,秦支书继续说:“这是红山凹,他们村的村长已经签了协议,在他们村建砖瓦厂。”

让这四个人跟秦家叔侄俩签产业投资协议。

秦川坐在桌子后面拿着钢笔刷刷写,秦建文给他们说明白。

一个村先垫资一万块,这个冬天把摊子支起来,把他们村里的人心捂热乎,等三月消冻,该砌砖砌砖,该打土墙打土墙。

张支书听着秦建文嘴里的解释,身子从炉子边挪到写字桌边,眼睛瞅了一眼秦川手底下写的字,咽了一口唾沫。

小声问:“秦支书,秦老板真是小学毕业?”

“小学毕业就不能写字了?”秦建文咧嘴。

“不是啊秦支书,你看他写的字,压根就不是小学文化人写的,是练过几十年的硬笔字,别人看不来,我能看不来。”

张支书会写一行漂亮毛笔字,谁写出来的字好赖他一眼能认出来。

这段时间,看川侄儿写合同条款,秦建文特纳闷,这一手字绝对不是一个小学毕业的人能写出来。

再说了,一二三四五那些合同条款,不知道他怎么学来的。

侄儿就一个解释:“李艳教他的。”

李艳是高中文化,懂财务懂合同,侄儿用一段时间跟她学这一手本事,也不是不可能。

一个村签一份协议。

秦川在口头上给他们解释清楚。

“张支书、丁村长,文村长,高村长,你们各个村的产业,以乡镇企业规模运行,都是我平安贸易公司底下的产业基地。

产品外运,定价,销售等都是我说了算,人员安排方面,以你们村的劳动力为基础,亲戚们要来的都可以来,吃馍馍混卷卷的人坚决不要,我看谁不合适,我有权开除。”

几个人耳朵里听秦老板解释,眼睛看合同上条款。

张支书皱眉头问:“秦老板,看你这意思,我们村的番茄加工厂是你的?”

秦川口气坚定:“必须是我的,我说了算!你要不同意也行,你们村以集体名义建磨坊油坊,全村人集体所有,全村人说了算,咱比较一下,看我的番茄厂能做下去,还是你的磨坊油坊能做下去。”

秦老板的这个思维让几个村长跟不上趟,跟他们心里想的不一样。

按李东宁和冯书记给他们开会的指示,乡镇企业就是村里的集体企业,就是大家分钱大家说了算。

到秦老板这儿,怎么就成了他说了算?

都是平安贸易公司的产品生产基地,这一下子很难消化清楚。

秦川很想给他们解释清楚,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也就火了几年。

后面争权夺利,搞的乌烟瘴气再搞不下去,存活下来的那些乡企,都是有钱人收掉了的原因。 还不如刚一开始就把什么都说清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