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长久计划172(1 / 2)

周援朝对张邦友能有几分防范,秦川不敢保证。

不是几句话就能动摇他们十几年的关系。

张主任的堂弟先跟秦川有过节,再有李学义暗地里花钱找人打折他的腿,周援朝要知道这些事,他防范的是秦川。

秦川看得很明白,这位远房岳父对他侄女没多上心,嘴上说要抽时间去菜铺子看侄女,但周园园在菜铺子的时候,他一次都没去过。

他想去的时候,周园园又不在菜铺子。

他侄女婿有远见有挣钱手段才是根本。

秦川能理解。

“援朝叔,张主任你不能百分百信任,你只能相信你自己。”

“相信我自己?小川,什么意思?”

“援朝叔,这款布料的工艺流程不是你们三个人搞保密协议就能保护的,真正能保护它的是申请国家专利。”

85年,国家才出台了专利申请的详细法规,第一批一千多项专利申请证书发了出去。

从78年到今年,几年的准备有了备案流程。

要跑一趟京都,给工商部递交材料,拿到一纸备案回函,就算是自己名下的专利。

这个意思给援朝叔详细说明白。

这款布料工艺专利不能以集体单位的名义申请,那样更麻烦,谁当了厂长就能拿这款专利给自己牟利。

只能申请在个人名下。

这些意思给周援朝解释了半天。

周援朝眼睛直直盯着小川女婿,眼神里从没有过的震惊。

他会开大卡,周援朝很意外。

他每天赚大几万,也很震惊。

他让衣帽厂起死回生,也相当佩服。

然后,他说不能相信张邦昌,周援朝才能听进去。

但今天,专利申请这个意思从他嘴里说出来,还说去京都备案,这个意思听明白后,周援朝对小川真正刮目相看,万分震惊。

“小川,专利的意思我知道,外国人就搞这一套,可咱国家还没有啊,你怎么了解的这么详细?”

“援朝叔,国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不很明显的情况,要保护特色产业,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想明白。”

周援朝点头,再一想明白了,南省牛仔布,别人也不能随便生产,就是因为有专利保护。

小川跑一趟南省,眼界大大开阔,学到了的本事。

他的远见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周援朝收回目光,思维拽回自己身体。

就事论事。

“小川,国外的专利申请已经很成熟,我们国家还没,你说的这个路子不好走啊。”

“援朝叔,我刚说了,去京都备案,再过个一年两年,就能拿到专利证书。”

周援朝尽可能语气正常:“小川,咱要怎么做?”

“援朝叔,你跑一趟京都工商部,拿到这一套专利申请备案回函,有这一纸回函当证明,别有用心的人就翻不起大风浪,2号缝纫车间即便在铜城江厂长手底下,也是咱说了算。”

“好!”周援朝一拍大腿,激动的站起身走过去,办公室房门关住。

刚才不相信小川侄儿说的话,秦川感觉自己心胸小了。

“小川,你有这个远见,你什么都知道,你跑京都一趟最合适,别人以为你是去南省,不会有怀疑。”

“不行,援朝叔,要专利本人签字,你去一趟最合适。”

“你签,申请在你名下,我不能跟着你去京都,上面将我调出棉纺厂,你知道什么原因,我再和你一起去京都七八天,对咱俩都不好。”

“援朝叔?”

“小川,我相信你了,衣帽厂靠你经营,棉纺厂也靠你了,凭你的见识和眼光,这款生产流程的专利在你名下错不了。”

“援朝叔,你对我有这般信任,我很感动。”

很多年以后,周援朝会明白,今天他做的这个决定,是有多正确有多英明。

他今天这个决定,挽救了景宁县轻工产业半边天地。

周援朝拿一把钥匙,打开办公桌抽屉,取出一个档案袋,抽出一沓材料。

“小川,材料都在这里,我走哪儿带哪儿,今天我都交给你,你看还有什么补充的东西。”

走哪儿带哪儿的材料,过两年被周援朝亲手撕成了碎渣。 铜城衣帽厂生产出来一模一样的布料,畅销全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