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疯狂筹备疯狂杠杆34(1 / 2)

我前往信中银行五山支行办理贷款,整个过程出奇地顺利。

叶东叶行长着实给力,或许是李丽老师从中助力,又或许是我们的抵押物以及相关抵押贷款手续齐全完备,也可能是出于对我这个大学生创业者的欣赏。

在叶东的悉心安排与关照下,负责为我们办理贷款事宜的客户经理美女,按照商铺实质价值的80%为我们放贷,放贷金额达58万。还款时限为12个月。年利率方面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优惠,按照7%的年化利率计算贷款利息,每个月需要还款约5万元,预计贷款金额会在3个工作日内到账。

在银行办完贷款手续出来时,已然是中午12点。我心里寻思着,这几天到处奔波忙碌都是打的士,却发现打的士费用昂贵,毕竟阳城的交通常常堵塞,花费的时间又长。我思量着出于出行方面的方便快捷与效率的考量。

还是购置一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会更为高效便捷,毕竟以我如今炼气二层的耐力和爆发力,连续高速骑行个24小时并且能把自行车骑出时速100公里都不在话下。

于是我又火速找到附近一家高档的自行车零售店,买了一辆质量超级牛逼的进口极速公路专业比赛自行车,花了8000元。并且让老板给我安装上了low逼载人尾架,以及在斜杆处加装一个卡扣,方便我放置用于防身的黑色大雨伞。

穿着很时尚潮流的老板一边安装破坏说美感的载人尾架一边摇头叹息叹息道:“造孽啊,这么设计前卫具有美感的高档自行车缺要装上一个二八大扛般的尾架,价值就是对美的亵渎!”

我忍不住装作一本正经的跟老板说道:“老板,你难道没发觉,这么拉风的自行车配上这种二八大扛式的尾架才是最潮流的配置吗?这样的配置跑在路上回头率绝对大大高过不安装尾架的!同时即跟拉风又实用,即能载人又能拉货”。

听了我本就是胡扯的话,基于现实使用不得不安装尾架的现实。

这个潮流的老板居然觉得我踏马的胡扯挺有道理的说:“喔草,这位帅哥你可真是个人才啊,听你这么一说我跟踏马的觉得真有道理,转头我也要在我车上装一个二八大扛尾架出去拉风骑行……”。

听了他那差点把我雷倒的话和一副认真的表情,我飞快骑上刚装好尾架的自行车高速离开,并心理暗道:喔草,神经病会常有,但时尚潮流而又有钱的神经病老板肯定不常有,再不跑路我怕会被传染!

飞速踏着自行车,我又去了杂货店买了一把传统且结实的大黑挂杆雨伞,将其卡在自行车斜杠处,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岗顶2号店铺位,现场找到了开发商的售楼经办。

毕竟他们这个开发楼盘设计的一楼商铺的楼高有6米多,也是预备让客户自行加盖二层的,他们肯定有这种加盖服务。果然,经过我的询问与沟通,销售经理表示他们开发商确实能够帮忙提供加盖加建的服务。

只不过费用稍微比自己找人加建要高一些,按照市场行情,现在混凝土加建是250元每平米,而开发商这边帮忙的加建是300元每平方米。我思量一番,出于时间和效率的考量,为了能让加建得以快速高效地完成,于是就委托了开发商帮忙,约定在15天内完成所有加建并交付给我们使用。

搞定好加建的委托任务后,为了节省时间,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在街边买了两个面包,蹬着我那刚入手的公路自行车,又风驰电掣般地向着石牌第一家店奔去。

毕竟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放不下店面的装修事宜,要不是迫于工作事项繁多,我恨不得一直守在石牌店里,全程跟进装修进程,确保最终呈现出的形象效果令人满意。

果然,当我回到石牌店的时候,发现不出所料地真的在装修上有几处细节出现了偏差。

第一个需要纠正的是,铝塑板应横着排列,而非竖着排列,因为横着排列在视觉上会给人更加舒服自然的感觉。好在木工打底刚刚装完,开始贴铝塑板时才贴了几块,胶水还未干。在我的指挥下,师傅们迅速把已经贴好的3块铝塑板快速取下,按照我的要求重新排列。

第二个需要纠正的是,泥水工在铺设地面的时候忘记预埋冰箱以及空调的排水管。好在趁着水泥未干,把地砖撬了起来,重新埋好了排水管。

第三个需要纠正的是招牌的安装。如今做成的招牌打底框架不够突出,可能是装修工人为了节省材料,居然把招牌做得比隔壁店低了10公分。这样一来,在大街马路上无论从哪边走过来,招牌凹下去都会显得特别不起眼。而且另外没有发挥转角处的位置优势,只做了正面的招牌打底,没有做侧面的招牌打底。这个招牌的设计对店铺的营业额影响较大,于是在我加钱的情况下,装修师傅们终于同意把已装好框架的招牌打底重新按照要求安装。

纠正完这些装修的细节后,我又跟白如意叮嘱了一番后,再次骑着那辆高速自行车,朝着日用品批发市场疾驰而去。

经过昨天晚上商谈零售另类商品的供货经验,我按照同样的思路和标准,选择是以市一级以上代理品种最多的经销商为供货商,从中兼顾种类,优选出30家供货商为我们供货。同样在我一番唇枪舌剑的交涉下,取得了跟食品供货商同样压一批货的优惠力度。

完成了日用品的供货商洽谈计划后,我一看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4点半,心里琢磨着还能赶去人才招聘市场看一下今天张爱琴的招聘效果如何。

去到人才招聘市场的时候,看到张爱琴在不显眼的靠近里面的一个招聘展位上无聊地坐着。

因为没有提前做好招聘的计划准备,没有招聘海报等宣传资料,只能用个小黑板写着一些公司的介绍和招聘要求。

在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山寨的招聘展位上,自然而然一天招聘效果下来,也只有3个人并提交了简历,经过沟通与了解,愿意在两天后如约按时到石牌东试工上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