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世民赈灾(1 / 2)

午后,李世民刚用过膳,正打算小憩片刻,卧室外忽然传来侍卫的声音:“陛下,齐国公求见!”

李世民一听,睡意全无,猛地从床上跳起。

长孙无忌在这个时候求见,必有要事。

果不其然,长孙无忌一进门,便焦急地禀报:“陛下,河东道真的发生大旱,千里之地,尽成焦土!”

李世民胸脯一震,急切地说:“快,把文书给朕!”

接过长孙无忌递来的文书,李世民展开一看,呼吸急促,脸色沉重:“五州二十七县,旱情严重,太原府更是赤地千里……”

“神机妙算,真是神机妙算,竟然一丝不差,河东道果真大旱。”李世民惊叹之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无忌,你说这世上真有神仙存在吗?”

长孙无忌正欲一口否定,可一想到范剑那近乎预知的能耐,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

“陛下,神仙之说,恐非确凿,范掌柜或许有他的门道吧。”

李世民默默点头,暂且按下心头的疑云。

“无忌,随我入书房,河东道旱情紧急,此事非同小可。”他随手披上外衣,步履匆匆离开了寝宫。

“传令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速来书房见朕。”又对侍卫下令,“传河间郡王李孝恭前来听旨。”

一纸诏书,重臣们匆匆赶来。

书房内,众人面面相觑,满脸写着不解,依序落座。

李世民清清嗓子,正色道:“今日召各位前来,有要事相商。首先,暂停对突厥的军事行动,待局势明了再议,目前不宜轻举妄动。”

此言一出,众人面露惊愕。

杜如晦按捺不住,急切地站了出来:“陛下,突厥小可汗突利派使者来朝,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万万不可错失。”

“若突利部被颉利部灭了,咱们在草原上的兵卒也会跟着遭殃,更有甚者我大唐边境会岌岌可危,到那时边境百姓恐怕会苦不堪言。得赶紧派兵,免得咱大唐心头总悬着这么个祸患。”

李世民板着脸,语气沉重地摇了摇头:“突厥那边,大雪封路已满一月,这消息你们还没听说吧?一旦开战,我军哪能经得起长期消耗。”

这时,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面交头接耳的群臣,又道:“还有一事,河东道旱情严重,土地龟裂,连太原都未能幸免。”

这消息一出,满朝文武都傻了眼。

果然,群臣一阵骚动,面面相觑,这两件大事他们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禁怀疑这情报的真实性。

魏征摸了摸胡子,忍不住问:“陛下,这消息可靠吗?您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

李世民却一脸神秘地笑了笑:“这个你们就不必问了,我自然有我的门路。这两条消息,绝无虚假。”

说罢,他将北方边关的军情急报和河东道的告急文书递给了旁边的房玄龄。

文书在几位重臣手中传阅,每个人看过后,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

朝堂上,一干大臣们目瞪口呆,他们不仅被那两条消息的分量砸晕了头,还对李世民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三省六部,将千里之外的情报抓在手心感到困惑不解。

按规矩,边关的急报不是该先到六部,再由中书省递到皇帝的龙案吗?因此这些重臣本该是先知先觉的,可如今却成了后知后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