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改革尝试2113(1 / 2)

赵安之所以大量的使用老衙役当副局长,是因为这些衙役虽然不是官员,但是他们精通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p>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群人帮助,赵安的人是很难快速的上手行政管理的,毕竟术业有专攻。</p>

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这一帮人,因为大明朝的衙役,大部分品行都不太合格,都喜欢压榨过底层百姓。</p>

所以赵安只是利用他们,度过这个缺少干部的时间段,等到改革开始过后,大量的新干部成长起来。</p>

赵安就会逐渐的,将这些人清理出去。</p>

这是县以上的行政机构 ,对于县以下的行政管理机构。</p>

赵安采用的是官——绅——民,三者共同治理的模式。</p>

每个村的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村民大会。</p>

日常管理由村委会负责,村委会分为三人,村长、会计、出纳。</p>

村长由上级任命,会计通过考试选出,出纳由村民选举。</p>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村长决定怎么花钱办事,会计负责记账,出纳负责管钱。</p>

管钱的人不能花钱,花钱的人,不能管钱,专业的记账,交给专业的人。</p>

每年,各级政府都要公示各级政府的财政花销,既接受全体百姓的监督,也接受上级监察部门的监督。</p>

一旦发现有任何贪污腐败,或是渎职行为,都要接受惩罚。</p>

所有的公务人员,也都要公示自身及其家庭的财产情况。</p>

同时,赵安决定 ,将保宁府所有的无主土地 收归国有。</p>

从下达这条政令开始的一个月内,凡是原地主,必须拿着地契,重新登记土地,不重新登记的,统统当做无主土地,收归国有。</p>

对于保宁府内,所有人,不再收取丁口税,在农村实行摊丁入亩。</p>

凡是重新落户保宁府的人,每人都可以在当地分到3——10亩土地的承包权。</p>

这部分土地,一直到承包人死后,才重新划分,只需要上交少量的农业税。</p>

但是若是想要更多的承包土地,农业税就会加倍。</p>

对于那些私人土地,需要缴纳的农业税再加倍,当然,政府也会统一的回购土地,每亩土地价格,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p>

私人土地,政府也是不禁止买卖的,但是政府会收取高额的契税,如果将土地卖给政府,则不会收取契税。</p>

对于所有参加安国军的人,退伍后,除了正常的补贴,政府统一赠送5亩土地,牺牲的,政府统一补偿家属10亩土地。</p>

与后世的土改相比 ,赵安的土地改革算得上是十分温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官绅力量,太过的强大。</p>

且,外有强敌 ,太激烈的改革,会将这些这些官绅推向关外的建奴。</p>

更何况后世马克不是说了吗,社会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p>

此时的大明还是封建社会,赵安只将其往资本主义社会带就行了,至于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那就交给后来人吧!</p>

随着赵安的改革进行,大量的保宁市原住民开始回流,赵安同时选择将一部分农民军打乱,分散安置到各个县。</p> 陕西的很多难民知道了这项改革,也从陕西涌过来了,大量的难民。</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