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洪承畴195(1 / 2)

皇太极称帝后没过多久,崇德皇帝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

崇祯九年(1636年)6月,阿济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县北)。

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拒战,兵败而死,明军退保昌平(今北京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

大同总兵王朴驰援,击斩一千一百零四人,俘获一百四十三人。

清兵入京畿,攻陷昌平后,又相继攻下良乡(今北京房山)、围攻顺义。

明顺义知县上官荩与游击治国器,都指挥苏时雨等拒城守。

城陷后,知县上官荩选择自杀殉国、时雨等皆死之。

清军乘势,又攻下宝坻(今属天津)、定兴、安肃(今河北徐水)、大城、雄县、安州丙子胡乱等京畿附近的州县。

一时间,京师上下都人心惶惶,好在勤王的兵马很快前来,清军怕陷入重围,才劫掠一番后离去 。

十二月,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

拿下朝鲜后,皇太极的势力又扩大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朝鲜被汉化的程度远比女真建奴要高。

皇太极既可以利用朝鲜的官员,又可以借平定朝鲜的胜利,增强他自己在建奴中的地位。

此时的皇太极,已经拥有了,自身占据东北,加上平定察哈尔部,统一的漠南蒙古,以及征服朝鲜,这三者的巨大地盘。

皇太极治下的建奴,从实力上来说,与努尔哈赤时期相比,可谓是有了质的飞跃。

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张献忠率军自潜山出,连破太湖、蕲州(今蕲春南)、黄州(今黄冈)等地。

张献忠率军与明军大战于太湖之鄷家店。献忠以数万兵围明军数重。又遣将统军阻击史可法等援军。

时天雨,农民军从四面进攻,短兵相接,斩明将潘可大等四十余人。明军大败,损兵六千余。献忠率军乘胜东取和州、含山、六合等地。

这也是自农民军起义以来,与作战官军的第一次大胜,不过农民起义军毕竟是一帮乌合之众。

在这次大胜后没多久,)四月,明朝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针对农民起义军,策划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

李自成在陕西遭到几次失败,刘国能等也在河南归顺朝廷,北方诸省的农民起义军暂时遭受了重大失败。

加大了湖光一带的张献忠部农民起义军的压力,给张献忠的队伍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此后张献忠在进袭南阳的战斗中被左良玉军击败,本人也受了伤,幸被部下孙可望力救脱险,遂带部队退居谷城(今属湖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