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陕西民变86(1 / 2)

与大明皇位更替的消息相比,赵安更加在意的还是,陕西民变的消息。</p>

天启七年七月,陕西的饥荒愈加严重了,再加上饥荒导致的各种疾病,死了非常多的老百姓。</p>

“草木尽、人相食”,这就是当时对于陕西的评价。</p>

然而官吏搜刮百姓并没有停止,催征赋税更甚从前,无数百姓,甚至是底层的士兵,都被逼得走投无路,活不下去了。</p>

这时白水县的农民王二、种光道等人,聚集了活不下去的灾民数百人,插旗起义于白水县,算是正式的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p>

起义军操刀械,以墨涂面为志。</p>

首战于灾荒严重的澄城,至澄城县城下,王二疾呼:“谁敢杀知县?”</p>

众人齐声应道:“我敢杀!”连呼三次,众皆同厉声。</p>

王二知军众齐心,即率众攻入县城,诛杀了知县张斗耀。</p>

开仓济民后,恐官军合围,退至白水县洛河以北。</p>

在洛河北,随军饥民渐多,声势日大,遂转战渭北各地,攻城夺寨,处斩恶吏,打富济贫,百姓拥戴。</p>

王二起义军迅速壮大,使明王朝惊恐,派官兵围剿,在起义初期王二义军打败了官军。</p>

此时,很多饥民和明王朝的一些逃兵,也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起义军扩充到数千人,活动于山西、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p>

当赵安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就知道大明朝已经没救了,朱家的宗室以及官绅们,吸了大明朝的百姓数百年血了。</p>

他们就像是寄生于大明身上的癌细胞,不断地吸取大明的元气,壮大自己,殊不知的是,他们与大明乃是共生关系。</p>

大明亡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他们以为的可以凭借一点点小聪明就永享富贵,但是后来才发现。</p>

在农民起义军和建奴的刀子面前,一切的心眼、算计、计谋都是那么的可笑,一个个的被人家当做猪杀。</p>

想来他们在那个时候,应该对大明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愧疚吧。</p>

……</p>

赵安收回自己对于未来的思考,当他知道陕西民变开始之后 ,赵安决定,从今年开始加紧屯粮。</p>

此外,自己不能一直龟缩在忠柱县,必须要发展,现在一个县的基本盘,面积还是太过于小了。</p>

明年就是崇祯元年了,算起来奢安之乱已经有了好几年了,也应该平息了。</p>

要是马县令能够在平叛中立下大功,马县令的家世背景,资历,再花钱运作一下,马县令成为渝州知府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p>

到时候自己的势力,就可以迎来再一次的巨大发展。</p>

想到此处赵安就去找到了马县令,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p>

马县令对于赵安的想法也很支持,毕竟他也感到现在的忠柱县这座小池塘,已经装不下赵安这尊潜龙。</p>

于是马县令开始向朝廷申请,从忠柱县派遣乡勇前去水西平叛。</p>

得到允许后,赵安带着韩烈,领着两千士兵前往水西,一路上沿着赵家的商铺路线行进,也算是展示实力。</p> 防止有人敢打赵家商铺的主意,一路的补给由赵家运输处的人负责。</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