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赵二虎下定决心,赵安立下誓言4(1 / 2)

赵安先是对着赵二虎认真回答到“爷爷你肯定能陪着小安一起长大的。”</p>

然后又顿了顿说到:“爷爷最希望我,好好读书长大了考取功名,光耀赵家的门楣。</p>

我一直记在心里,也一直的好好学习,希望能不辜负爷爷的期望。”</p>

“这两年,爷爷一直不让我去干农活,整日的让我在家里读书写字,村里面好几个和我同龄的孩子都可羡慕我了。”</p>

其实不光村里的人羡慕赵安不用干农活,赵家内部也有很多人羡慕赵安。</p>

因为家族把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是读书的名额给了赵安。</p>

不要以为农村人都不爱学习,他们更多的是为生活所迫没有学习的机会。</p>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活下去。</p>

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孩从他懂事起就需要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农活。</p>

这样他们的父母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干更多的活。</p>

而一个读书人,从小不光不能帮他的父母干活,反而需要消耗家里积累的财富在学习上。</p>

对于农村这样一个积累财富缓慢的社会环境,一个读书人可能需要消耗掉一个小家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财富积累。</p>

但是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一个读书人只要考上了童生就算一辈子考不上秀才,也能去给人家做个账房先生或者开办私塾啥的。</p>

就算实在是能力奇差也能靠给人家抄书,代写书信谋生,就不用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从土地中刨食。</p>

而一旦考上了秀才,那就算是进入了士大夫这个特权阶级。</p>

不仅可以获得多项特权例如,免刑,专属服饰,可以养奴婢,免除徭役等等,还可以免交100亩土地公粮和赋税。</p>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赋税比例可是很高的,总体来说农民一亩地的土地产出,有一半都被官府用各种手段收取了上去。</p>

因此100亩土地的免税特权,就足以让一个秀才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p>

而一旦考上了举人,那就意味着有了做官的可能。</p>

虽然不是每一个举人都能做官,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举人就等于预备的官员了。</p>

而对于一个实行了上千年官本位制度的社会,人们对于官位的痴迷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p>

这其中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上千年官本位文化的影响。</p>

举人基本上已经是普通寒门学子追求的顶点了,要是再进一步成为了贡士,那就正式的有了做官的机会。</p>

而贡士后参加的殿试,除了选出皇帝最喜欢的考生,那更多的是为了给这些优秀的人才打上一个天子门生的标签。</p>

毕竟天地君亲师,老师这个名头在封建社会的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p>

赵安明白这个机会的宝贵,所以在心里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举人。</p>

希望能考中举人,做一个小官,带领家族成为忠柱县的望族。</p>

但是他也明白,前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家族的帮助,毕竟他只是穿越了,又没有觉醒什么系统可以不依赖别人的供养活下去。</p>

因此他也必须让他的族人放心,让他的族人对他有信心。</p>

相信他可以承受家族的选择,由他来实现家族从农民到士族的阶级跨越。</p>

赵安思考了一会儿决定给赵二虎来一点刺激,于是高兴的对赵二虎说到“爷爷,我这段时间终于学会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可以把它们默写出来了。”</p> 听到这句话赵二虎顿时吃了一惊,要知道他赵二虎小时候也是上过私塾的。</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