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教辅材料84(1 / 2)

肖教练打量起这个孩子来:“你叫什么名字?”

王志杰报上来名字。

肖教练又问了几个问题,比如家里什么情况之类的,等到陈校长拿着资料过这孩子家里妈妈不在了,爸爸不管他,肖教练心里暗暗有些满意,这孩子如果没人管,丢体校去最好。

陈校长拿着这几个孩子的体检报告,看着聊的正欢乐的两人:“你看中他了?”

这孩子,现在也是学校的一个大麻烦。

不管他也不行,学校也是厂子的学校,现在谁都知道他小英雄的名声。

肖教练冲他挤了挤眼睛,嘴角带着笑容,表示他对王志杰很满意。

而且这孩子话里话外的意思,如果能找到一个管他食宿的地方读书就更好了,他爸爸也很想要他回去住,而他自己对这个家是有很强的心里阴影的,压根不想回去。

注意到了这么一个好苗子,其他的在他眼里也都成了浮云,肖教练让剩下的那几个孩子各自回去了,最后留下来的,也就只有王志杰这一个。

才六岁半,就有这么高的个子,等到他成年还不定能长成什么样呢。

肖教练问:“你会游泳吗?”

王志杰摇摇头:“不会。”

站在一旁的陈校长不免失望,他清楚肖教练来这里是来选拔什么样的人才的,如果不会游泳那要怎么去选拔游泳队员,其实这个孩子才是最适合进体校,他父亲也不想管他,如今寄住在别人家里也很不方便,如果他恰好是个学游泳的好苗子,说不定能从这上面得到一份好前程。

可他不会游泳就.

陈校长看向老同学,谁知道肖教练脸上非但没有露出失望来,还在小伙子的肩膀上拍了拍。

“不会游泳有不会游泳的好,回头跟我去趟体校,我看看你水性怎么样。”

殊不知,肖教练的心里都乐开了花,这是一块璞玉啊。

虽然这孩子是不会游泳,但一个小孩学会游泳有多难,最难的是那些会的,有些动作已经成型,想矫正就很难,反而是这种不会的才好教。

肖教练又接过来体检报告看了一眼,看到肺活量上面的数字,嘴巴长成了“o”字型,这样兴奋的感觉已经多少年没有过了。

“孩子,我首先要跟你隆重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市体校的肖教练,过来你们学校来选拔游泳的好苗子,你愿意试一下吗?”

“可是,我并不会游泳。”王志杰看不懂两个大人的眼神,起初他说不会游泳的时候,那个教练也没有说什么,他还以为自己是落选了呢,怎么又叫他试一试?

肖教练重重的又拍了他的肩膀:“没事,游泳不会可以学,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看你愿不愿意练体育,学体育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们还要封闭式的训练,以后你吃住可能都要在体校了。”

王志杰的眼睛都亮了,连连点头:“我愿意,我不怕辛苦,住在体校也没有什么的,那寒暑假也可以住在那里吗?”

他最担心的是寒暑假没地方去。

王志杰去了体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卷烟厂家属大院里各处。

他走的时候开开心心的,就连厂长都松了一口气,孩子没个固定的地方去,以后性格都会成问题。

体校虽说是寄宿,但看王志杰那个样子,他自己愿意去那些地方,倒是叫厂长觉得省了很多的事情了,他特批给了王志杰一笔“教育基金”和“小英雄奖励”存在工会里,这笔钱可以支撑到他二十岁的时候,如果他读完高中不读了,就把剩下的钱一次性给他。

除此之外,厂里的人也知道了王志杰的事情,通过工会捐了一笔款子给他,这笔钱放在工会里面,让工会存了定期,每年都有利息可拿,这样可以保证他能拿到手的生活费,每年是在增长的。

虽说九十年代后半段物价很稳定,但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能感觉出没什么涨,但能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消费层次是越来越高的,这就以为着现在一个月给到王志杰一百二十块的生活费,等到他大一点了根本不够用。

江美慧是工会主席,除了对这个孩子是真的同情,另一方面是想做点事的,她又找到了刘菊花。

“刘大姐,经过这个事儿,我也在反思我们工会是不是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看看咱们是不是也可以成立个帮扶基金会,我跟厂长商量了一个方案,厂里每人每月扣下来一块钱工资,专门做贫困孤寡的帮扶项目。”

刘菊花正在带着楼小乔包饺子,江美慧也注意到了她,冲楼小乔笑笑,上次在会议室怼王呈祥那一幕,实在是叫人记忆犹新,就连她都有深刻的印象。

楼小乔也冲她笑了笑,婆婆跟人说话,不插话是礼貌。

刘菊花想了想:“这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我都退休了啊。”

江美慧说:“怎么会没有关系,你就住在家属区,老人小孩儿,或者是家里女人生个病什么的,你不得比我更清楚吗,而且我们在帮扶项目上,也想针对性对老人做一些事情,这事儿不也跟你们退休职工利益也相关吗,你想想这件事情能不能办?”

刘菊花想想,这话没说错。

这会儿的人跟单位的牵绊跟羁绊都比较深,有些人就是在单位待了一辈子,从十八岁到五十岁退休,多长的时间都在这里,不夸张的说,同事比亲人还要亲,有事情找他们可能更管用。

刘菊花问:“小杰真的去体校了?”

江美慧点了点头:“他自己愿意去,王呈祥也没拦着他,到时候我们工会派了人,每个月过去看看他,给他买点生活必需品,到底还是个几岁的孩子,这么小就去过集体生活,真是叫人放不下心,有时候想想啊人真是看命,当初谁能想到谢欢那么能干的人,孩子最后要靠百家养呢?”

又是感慨了一番世事无常。

这个时候不由得想,如果这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单位能够伸出援手,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所以厂里说成立互助基金,居然大部分的职工是支持的。

一个月一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呢,就算没有人帮助,工会也会在年底的时候,拿这些钱买东西发福利。

刘菊花说:“这孩子的妈妈还准备了四季衣服,一大箱子都在我这,回头你们去看他也叫上我,他也是不容易的,这么小就离了家,也不知道在体校里有没有人会欺负他。”

江美慧说:“听说他的教练好,对他也照顾的很,上回送去宿舍就是我送去的,跟他住在一起的几个孩子,年龄都是差不多的,六岁到七岁之间,论起个头来,小杰的个子还在那些孩子之上。”

就是心里年龄,都比一般孩子成熟点。

妈妈没了,孩子快速的长大。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学期结束的时候,楼小乔他们学校比一般学校放假都晚,上课要上到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省份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过小年这天才放假,听说几个一中也是差不多时间,高三的时间是紧凑些。

这一次考试,楼小乔更是考出了年级第三的成绩,以飞快的速度成长着。

今天一出成绩,露露就开始上火,她是真没想到,去年在她眼里还是个黄脸婆的楼小乔,今年就已经超出她一大截。

她已经习惯了自己是一个来自于二三十年以后的大学生,比楼小乔更优秀的设定,她觉得自己穿越会开挂,但没想到混社会这么难,不管她怎么努力,私底下也跟着这帮人一起复习,但一看书她就特别想睡,考试看来是不成了。

成绩一下:“我看于校长都很高兴,明年高考,这个楼小乔肯定能出成绩,你看她这个速度,没过多久就会超过第一的这个黄兰兰。”

这就显得当初露露告黑状的事情像个笑话,她咬了咬手里的塑料管子,对小孙老师爱答不理。

最近她越发神秘起来,以前还有点撩拨小孙老师的意思,但现在正眼都不给小孙老师一个了。

露露见他不站自己这头说话,“哼”了一声,扭着屁股就往外面走。

见小孙老师的眼睛跟黏在她身上了,会计林芳冷哼一声:“你这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人家是看得上你的吗?”

她也不怕打击小孙,小孙这个人就是欠打击。

前几天,还专门跑了一趟省城,跑了一天给露露找她要的口红颜色,这女人回了个“谢谢”,小孙就飘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实则林芳早就见识过她的厉害,有一次她就亲眼见到大马路上随便聊聊天,一男的就给露露充值了二十块的话费,她对这种人一向敬而远之,没想到小孙还往枪口上碰,真以为这种人是他搞得定的!

露露早就勾搭上了一个已婚男,对方是林主任的儿子,这个林主任还是林芳的远房堂叔。

她跟堂嫂的关系比较好,很是为她打抱不平,明里暗里不知道暗示了多少次,堂嫂一直都无动于衷。

林芳知道了这人的人品,怎么可能看着小孙往火坑里面跳。

偏偏这帮男人跟眼睛被蒙住了一样,一个两个的都觉得顾露好。

楼小乔这个时候正在准备去南江的年礼,她打算去拜访拜访齐老师。

期中考试过后,她跟齐老师就少了联系,一方面是她比较忙,一方面也是齐老师忙,一直到了快期末考试的时候,齐老师才打了电话过来,告诉她自己放假的时间,年后楼小乔打算好好休息一下,于是年前去看望一下齐老师。

她一放假去省城逛了一圈。

省城离新都不远,毕竟不久以后,新都也会成为省城的一个区,摩托车骑过去跟去南江差不多的距离,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这会儿省城中心就有大商场,卖的东西也齐全,以前大商场常见的大品牌,这个时代基本上也都有,连肯德基麦当劳也不是那么稀罕的东西。

楼小乔买了两台手机,这会儿手机还是蓝屏,可选择的牌子也比较多,价格没有早几年那么高,就是功能那些比较简单,连接电话都要付钱,发消息跨网一毛五一条,同一个运营商一毛,但一般的白领也都用的起,楼小乔看张让单位的小年轻都用上了手机,他这个局长倒是节省,还用着call机。

给刘菊花送的是一条大牌的围巾,她的气质就适合大牌,价格有点贵还挺心疼的,不过最重要的是婆婆喜欢。

给公公买了一双进口波鞋,张明远的皮鞋多,有次听他提到想要一双波鞋,家里买了商铺以后,一直都在存款还债呢,也没什么钱花在这上面。

最后轮到给齐老师选礼物,楼小乔就更谨慎了,这半年以来齐老师对她的帮助很大,以前南江一中那些老师给她补课,她都是给人打红包给钱来着,但给齐老师不能只给钱,还要送点贴心些的礼物,楼小乔特地给她选了一套大牌护肤品。

省城的东西可选性就大多了,要不是骑回来的是摩托车,楼小乔还能买回来更多。

手机带回来以后就迅速办了卡,以后出远门家里也不用担心。

这个东西张让用着不要太合适,他出外勤的时候也多,以前同事总觉得找他不方便,现在有了手机,找人不要太方便,用了几天以后,刘菊花也琢磨着给老张也买一台手机。

但老张同志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整天在家里和办公室两点一线,几乎没有用手机的时候,而且张让一买了手机,就去父母跟前现了,什么发短信这些功能,对他来说就是个鸡肋,他觉得电话就够自己用。

楼小乔也是要到处跑的人,有了手机自然可以改变生活。

过完小年第二天,她就去南江找齐老师。

听说是去拜访老师,刘菊花又让她从家里搬了一些补品:“你带的那些东西是贵重,可上门拜访人,得带点看着多的东西,不然老师是不介意,但周围的人会说你带的东西不够好,让人说闲话。”

这就是老人家的生活智慧,东西不一定要贵重,但一定要让人看着很多很贵。

像楼小乔给她送的围巾,给老张送的波鞋,最近一穿出去,谁不说这东西买的好,儿媳妇贴心什么的,儿子给的是钱,钱哪能挂在脖子上显摆啊。

楼小乔看着摩托车踏板上的那些东西,有些郁闷,她就不想带那么多东西跑南江那么远,才买护肤品礼盒的啊。

不过,当着婆婆的面,她可不敢说这些话。

“还是您想的周道,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真是没说错,家里得亏有您掌舵。”楼小乔的嘴甜甜的:“那我走了妈。”

“早去早回,晚上要回也行,家里肯定会多做一个人的饭菜的。”

楼小乔赶早就往南江去了。

这个季节特别冷,尽管带了皮手套,前面还做了个棉兜子,脸上头上都包的厚厚一层,一路上都还是有冷风往脖子里头钻,市区有建筑物遮挡也还好,过了市区,一马平川的地方,就更冷了,楼小乔不免把速度放的慢了些,走了一截看到有警察拦车临检,居然在里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张让自然是不用亲自拦车检查的,但他在检查站检查工作,这段时间他也要在外头检查各个单位的工作情况,一到过年治安就特别不好,刑案的个数呈直线上升,但自从张让上来以后,加大了治安管理的力度,不仅上了反扒队在街上巡逻,连村里都动员起来,今年的贼算是过上了苦日子了。

付出的代价就是这么冷还在各处跑。

有领导上门突击检查,大家干活多少卖力一些。

楼小乔的车速一停,张让就注意到了她了。

尽管她包的严严实实的,但他就是能认出她来,老远就冲着这边挥了挥手。

楼小乔看他也带着皮手套,但脸上可不能像她这样包着,这段时间脸都被吹的起了皮,都没以前帅了,不免有些心疼,经过检查站的时候把速度降了下来。

也不顾周围的人奇奇怪怪的打量,张让就小跑着过来:“这是去南江?”

包成粽子了一样,一看就是他亲爱的妈妈的手笔,刘菊花同志在包粽子这方面有权威性。

楼小乔点了点头,又怕头被包住,点的幅度不够大他看不到,就狠狠的点了点。

张让笑了笑,干裂的嘴唇看着就更明显了。

楼小乔盯着他看:“你早上出门没抹宝宝霜吗?”

张让嘴角一扯,给孩子们买的,为什么他也要抹,他内心是很抗拒的。

而且现在早上很困,根本起不来,他直接用冷水招一下脸,擦干就上班了,糙得很。

大冬天的冷水洗脸,脸上能好就奇怪了。

楼小乔一看这眼神就明白了,这人是没好好擦过香香。

这么帅的一张脸,千万不要不好看了呢。

“张让你给我过来。”楼小乔飞快的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两人,拉着张让的衣服让他俯身下来。

张让被一股大力带着,也不知道楼小乔干了啥,嘴唇上面被涂了什么东西,那种感觉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下意识要去擦,结果就听见楼小乔说:“不许擦,这个是唇膏,你的嘴都干裂了。”

“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颜色吧。”张让见过他妈有一只绿绿的唇膏,擦在嘴上是红红的,那颜色说有多诡异就有多诡异。

左右看了看,没人看这边,这才放下心来。

楼小乔说:“那是口红,我这个是唇膏,一点都看不出来,你嘴巴都起皮了自己不难受吗。”

张让:“.”涂这些玩意儿他才难受好吧。

不过对上她亮晶晶的眼睛,他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帮楼小乔整理了一下包头的围巾。

“晚上回来吃饭不?”

“还不知道呢,我去齐老师那里是没什么准点,你呢最近这么忙,自己都不回去吃饭了。”

一到现在这个时候,张让单位就特别忙,一旦忙起来没日没夜的,为了跟兄弟们同甘共苦,有时候他晚上直接在单位就睡下了。

今早就是直接在单位出的门。

楼小乔有些心疼的说:“你能不能带个口罩,让底下的兄弟们都带,这嘴唇我看着都唇炎了”

其实就是太干了然后舔,总舔总舔,连嘴唇边上也一圈泛红,再红下去就是香肠嘴了。

啧啧啧,有点嫌弃了怎么办。

张让左右看了一眼,捏了捏她的手:“早去早回。”

这是催她早点走了。

又说:“你把自己包严实一些,别把嘴唇吹裂了,还蛮疼的。”

楼小乔依依不舍:“等我从南江回来,给你买点药擦擦,晚上你要回来啊。”

等回来就给他买红霉素软膏擦嘴。

张让身后的那些人,见他跟人聊着,也不好意思上前来,但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的看,这女的虽然包的严严实实的,但看着身材不错嘛,就是不知道长啥样。

一直跟着张让的是赵安楠这些人,见这帮子人一个两个的八卦脸,一个个的敲着脑袋过去:“别看了,有什么好看的,干活干活,今晚上还想不想早点回去了。”

就有人很八卦的问:“那是咱们张局媳妇儿?”

真是,都秀恩爱秀到这里来了,在一群单身狗面前秀恩爱,也不怕招雷劈啊。

赵安楠:“看啥呢,等你到张局那个年纪,也会有自己的媳妇儿。”

大家都纷纷啧啧出声,但见到张让转头,脸上虽然还有严肃,但表情没有刚才那么可怕了,一帮小年轻你对我眨眨眼,他对她挤挤眼睛的,表示心知肚明。

今天的任务,就是在省道附近拦着可疑车辆,防止治安问题的发生。

这几天这个临时检查站都拦到了三起偷盗案件的嫌疑人,还拦到了一起贼赃,这个成果是非常喜人的,不然张让也不会特地巡查到了这边,楼小乔看着还在拦车的人,往南江方向继续驰骋而去。

而此刻的齐老师刚从朱主任的办公室出来。

两人又结束了一次不愉快的对话。

齐老师一走,朱萱就进了朱主任的办公室,看着齐老师离去的背影,朱萱不满的道:“她还是不答应?”

自从跟其中的时候跟朱主任聊过那一次以后,朱主任又想通过学校给她施加压力,让她把剩下的教辅资料拿出来,结果学校不想在这个时候给教师施压,而且就算齐老师拿去出版,这也对学校没有任何损害,这套教材到底是辅导材料,不是什么参考答案,就算拿到了这样的材料,也最多只能起个辅导的作用。

而且,如果这种资料真的能热卖,对学校未必是坏事,会有人关心齐老师的履历,南江一中也会出名。

学校并不限制老师参与编写教材,也不会限制学校编写教辅资料,这是一个道理。

朱主任说:“她聪明的很,从我一说出口,她就知道了咱们要拿来干嘛。”

朱萱不满的道:“她能猜到我想拿去出版?”

毕业才短短几年时间,朱萱在她父亲的帮助下,已经评到了一级教师,但她的目标岂止是这个,他们家从小给她打造的是小神童的身份,舆论先搞上去了,朱家的野心很大,接下来要冲击的是全国名师,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教师。

但显然事情进行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朱萱的业务水平是还可以,但自己读书跟教书还是有区别的,她虽然有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的招牌,是这一代年轻教师里面学历比较高的,但跟齐老师这样的老资历相比,就多少有些不够看了。

朱主任叹了口气:“你现在想升上去,没有过硬的论文发表跟业绩,是很难的。”

这会儿中学教师最高的就是高级职称,但大部分老师终其一生,也就只能到一级。

朱萱已经走了捷径,论文靠她爸爸给她发表,但同样在数学赛道,朱萱暂时还没有带出成绩来。

跟齐老师一样,她选的也是高考赛道。

但齐老师往年带的班,都会甩别的班数学平均分一大截,高考满分成绩每一届都有,这个成绩别说朱萱带不出来,她老子做不到,h省也很少有老师能做到。

如果说齐老师的成绩多少依赖生源,那么整个省能获得这样好的生源的不止她一个,但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的,也只有寥寥几人而已,朱主任比较忧心的一点就是,齐老师还想跳槽。

她是京市人,早就想回老家去了。

要不是以前工作调动难,齐老师老早就想走。

朱主任说:“这事儿咱们也别做太过份,万一真把她惹毛了,上学校闹一场,到时候给我记个处分,到那个时候就得不偿失了,咱们做事还是要有自己的节奏跟步骤,让她知道这件事情不是学校施压,而是咱们俩做的,就更不好了。”

朱萱不满的撇撇嘴:“您就是做事太保守,不然早做上校长了。”

“胡说。”朱主任瞥了女儿一眼,觉得她很幼稚:“校长你以为是那么好当的,我的资历跟能力都跟校长差距蛮大,现在能争取在他任上的时候当个副校长,等他退下来了竞争校长的位子,你这个年轻人啊还是太心浮气躁了些,做事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

这段时间他开始反思,自己给女儿过早就树立起来小神童的标签是不是害了她。

从五岁进一年级开始,朱萱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顺风顺水的,但凡她前面有任何阻挡,都是他这个当爸爸的给她扫清障碍,导致这孩子多少有些沉不住气,二十五岁都不到,已经评上了一级,她现在瞄上的却是更高的位子。

以她这样的性子,上去太早了对她百害而无一利。

但现在后悔也晚了,这孩子不接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不到。

在写论文这上面他可以帮帮她,也会给她制造舆论凹人设,可他再大的能力,自己也只在这个年纪做上学校的教导主任不是,她也不看看自己这个爹如果真有这个能力送她去从政,他自己干嘛不去从政。

朱萱从父亲办公室出来时,只觉得心里很烦躁,又拐回了她自己的办公室,恰好看到齐老师在跟学生家长谈话,快到过年了,来送礼的家长蛮多的,齐老师也是看情况会收一些,像自家产的东西她就收了,但是如果是买来的东西,或者学生家庭条件很差的,她反倒是还会给对方补贴一些。

今天来的就是一个家长,从老家过来接孩子,带了些腊肠过来,给齐老师带了几斤,感谢平常齐老师的照顾,这个孩子家里比较困难,家离的也远,平常哪怕放月假了也不回去,齐老师很心疼她,每周都请她吃顿好的,孩子家长也很感激老师,每次到放假时候,给孩子搬床铺上的东西,都会带点土特产过来。

对于这种送礼,齐老师就不会推辞,有的学生害羞点的,回头会不好意思吃她请的饭。

“杨晓萌也不容易,我们当老师的能帮忙照看一下就帮帮忙,你们也是很关心孩子的,现在一时条件不好,都努力克服过来了,等孩子上了大学,以后的人生也轻松一些,一代人出来了,三代也就跟着带了起来。”

对于这种家长,齐老师一般都是给未来的前景吹的好一些,对方是个女孩子,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很容易放弃女孩子的学业,不管能不能带动三代人,她先把漂亮话说着,也给对方家长一点盼头。

显然对方很乐意听这种话,对齐老师也更加热情。

很快这个叫杨晓萌的家长走了,齐老师也算松了一口气,今天话都不太会,但好在齐老师以前插队的时候跟这种人打交道不少,也能抓住他们的痛点聊天。

杨晓萌在办公室外面,见到母亲的笑容,心里头也松了一口气。

她学习成绩好,但也是会害怕家里不送她读书了的。

好在,妈妈来给老师送腊肠来了不是?

妈妈交好老师,说明还是很在乎她的学习的。

齐老师看着家长离去的背影,也松了一口气,又看了进来的朱萱一眼,锁上抽屉往头去了。

朱萱盯着她抽屉上那把大大的锁,嘴角微抿。

不一会儿,又有学生家长过来找齐老师。

这个家长略有些着急,见齐老师不在,便问旁边的朱萱,齐老师去哪里了。

两人就此聊了起,以前数学成绩也一般般,但高三换了齐老师以后,成绩一下子提高了不少,真是多亏齐老师了,齐老师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啊?”

他说完这话,看朱萱的脸色不由得带出几分不自然来。

说起来,高一高二的时候,数学好像是朱老师带的。

不过孩子私底下讲,朱老师现在在学校获得的荣誉虽然很多,但讲课还是齐老师更有经验一些,当然这些话家长是不会那么傻,当着朱萱的面跟她说的,家长冲朱老师笑笑,立刻找补:“孩子也很喜欢朱老师的课,只可惜高三您换班带了。”

朱萱现在带的是理科尖子班,齐老师带的是文科尖子班。

本来两个尖子班的数学成绩差不多,但这学期一考试,就分出高下来了。

若说朱萱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但她嫉妒也没有办法,她爹只是个教导主任,他们学校高三的升学率,是县里市里都关注的,甚至省里都靠高三拉升学率,今天朱主任叫她过去,也是跟她说,按学校领导的意思,可能下学期理科尖子班的数学也要齐老师带。

这下简直是捅了朱萱的老巢了。

这个时候如果换下她理科尖子班数学老师的位置,无异于告诉全校师生,她不如齐老师。

朱萱笑笑,面上波澜不惊:“齐老师经验足,有她坐镇自然是好一些我,连我都要向齐老师学习,这学期齐老师拿出了一套数学教辅资料,虽然说全校都在用,但这套资料是她编的,她自己用起来似乎更得心应手,所以她带的班进步多一些。”

这个时候,另一个家长闯进来了:“什么学习资料,我孩子在您班上读,不是她班上的学生难道不给用不成,这种资料不是全校共享的吗?”

朱萱认出这人来,这是她带的班上的一个学生家长,她自然不会张嘴就来,于是如实告诉了对方。

后全校都在用这套教材,也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不过,对于他们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一分,乃至于五分十分的差距,影响到的可能是一个学生的一生,就算是确定了大家都在用这一套教材,但那个家长依旧心里酸溜溜的想,如果自家孩子是齐老师教的就好了,数学能够提高五分,那给高考增加的助力的很大的。

这眼神落在朱萱眼里,难免变了味道,她幽幽的开口说:“齐老师可真是好老师,她怎么会舍不得把教材分享出来呢,她不仅要分享给全校高三生使用,还想推广到全国去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真的是五月最后一天,为了不让你们的营养液过期,都砸给我吧! 肖教练打量起这个孩子来:“你叫什么名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