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生病72(1 / 2)

没过一会儿,外面响起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楼小乔赶紧去开门,就看见两个臭小子呼啦啦的往外头跑,小锦一马当先的跑在前面,紧跟着在后面的就是小帅。

俩孩子头发还是湿的,身上的衣服都被路上的太阳烘干了。

张明远看见开门的是楼小乔:“这俩孩子还不肯回了爸爸妈妈今天要回来,才舍得回家的,真是越玩越野了,小锦你看看你身上晒黑多少了。”

小帅早就晒黑了,可小锦刚回来的时候是个白白嫩嫩的小子。

现在——都黑了。

小锦对此毫不在意,他跟小帅两人早早吃完饭就跑出去玩,早上从托管班回来了以后,中午一吃完饭人都跑没影了,到下午也不回来午睡,最后是刘菊花满院子的把人喊回来的。

“下午这么热,还要往外头跑,真是越大越管不住了。”刘菊花碎碎念,但脸上依旧挂着笑意,小锦比刚回来的时候要活泼很多,有张让小时候的影子:“他爸爸小时候就这样,不给他报个托管,早上就能跑出去不着家,那会儿张让就喜欢到外面跑,晒的黑乎乎的,长大了也没养回来。”

前些年流行奶油小生的时候,刘菊花还很是惋惜了一阵,直到后来又流行硬汉,她看着儿子才觉得没那么辣眼睛。

又说了一些张让小时候调皮捣蛋的事情,那会儿卷烟厂还没现在这个规模,附近也都是农田,一到放暑假张让就能跑的一天到晚的不着家,那会儿的孩子都是放养,也没人管他,有时候中午都不回来。

这些往事刘菊花很少当着张让的面说,叫他听的窘迫死了,连连求着别说了。

倒是三个孩子听八卦听的津津有味的,尤其是小锦,他对爸爸的小时候很感兴趣:“还有呢还有呢?”

刘菊花笑眯眯的看着孩子们:“还有的时间赶紧来吃饭,吃完饭咱们还要出去看电影呢,你们不想看电影了吗?”

孩子们“呼啦”一声,齐齐的跑去饭桌。

家里已经很多年没像今天这样,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刘菊花笑眯眯的给这个孙子夹一筷子菜,又给那个晚辈夹上一筷子,楼小乔复习这么久了,几乎每天神经都是紧绷着的,今天倒是觉得轻松。

吃完晚饭,亭亭缠着妈妈讲故事,小帅又跟着小锦跑出去玩。

楼小乔难得的耐心,陪着亭亭看了一个小时的书,她也坐不住了,要出去玩。

孩子们一走,家里又安静了下来。

楼小乔躺在沙发上叹气:“果然有妈妈在,大家都可以当宝宝啊。”

吃完饭,还不用她收拾,要有多舒服有多舒服。

不过她心里也清楚,这是偶尔回来住一下,算是客人,真天天待在一起相处,还要不干活就是自己不识趣,她可不想跟长辈住在一起,远香近臭知道吗?

张让一回来,就有人跑来家门口叫他出去玩。

别看他都三十好几岁了,小时候的玩伴还没散,大部分都进了厂子里头,有的是大学分配优先分到的这里,有的是接父母的班,不管怎么样的,像张让这样自己出去找单位的少。

因为见的少,他一回来就有人会喊他出去聚聚。

张让推辞了几个,等到再一个来的时候,对方死活要拉他出去:“黏黏糊糊个劲儿,以前就碰不到你,好容易回来了还喊不动你,就你是大忙人是吧,嫂子跟你借给人。”

那人就站在门口瞧着楼小乔呢。

楼小乔挥挥手:“你们去吧。”

张让有些不去。

那人就说:“你带着嫂子一块儿去呗。”

楼小乔刚想起自己还有个题型没研究透,拒绝了:“你们自己去玩吧,我还有事儿。”

明天就要去学校报道了,今晚上她还想看看书。

一听她说这话,张让就知道接下来她是要干嘛了,回头看了一眼见她是真的不想出去,于是交代了几句,就跟着那人出了门。

卷烟厂这一带,原先都是郊区,这几年也发展起来了,周围还盖起商品房来,马路修的长长直直的,这边现在也属于城区,他们这一伙人一出去,就有一长遛的夜市摊子。

各家的摊子都有人,那人熟门熟路的带着张让走,去到了一家人多的摊子上,那里面坐着一二十号人,见到张让过俩,顿时起哄。

张让是这一拨里面唯一的一个,大学毕业以后都不在本地待着的,也很少跟小时候的玩伴一起聚一聚,他一不能喝多,随时还要待命呢。

“开什么玩笑,你现在都是大领导了,还有事儿会要你冲锋陷阵,是不是嫂子管的严呢。”有个小平头说。

“就是,哥们儿,咱们可不兴惯着女人。”另一个说。

这一桌子坐着的都是男的,说着说着就更离谱了,有些甚至开起荤段子来,张让脸上的笑容也渐渐的挂不住了,盯着其中一个吹的唾沫星子都在飞的人看了好久,才缓缓把酒杯放在桌上。

喝酒、打牌、玩女人

原来他的发小们现在都玩这些个。

有人见张让喝了一杯就不喝了,推搡起来:“喝啊哥们儿,你们公安不是也要喝酒吗,我们上回在烧烤摊上碰到个哥们儿,一个晚上吹了一箱子酒,醉倒了还是老子把他扶去宾馆的。”

张让脸上没什么表情:“那人是谁。”

对方一噎,见张让的脸色实在是不好,又有点后悔把他拉出来了。

张让跟他们从小也不一样,他们这帮人是知道长大以后能接班,好些个都是混日子的,到了年纪就能顶岗上班,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读书的,也是因为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多,接班这种事情,可能轮不到自己身上。

“张让,你怎么跟着许军他们出来了。”

身后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大家齐齐看了过去。

站在烧烤摊前的,是个穿着白裙子的女生,她看着正在喝酒的这群人,然后冲张让招招手。

张让正愁没办法脱身,就顺势站了起来。

那群人又瞎起哄起来。

张让隐隐有些后悔出来了,干脆顺势走出去。

“你什么时候调回来的?”柏娟看向张让。

几年没见他,好像比以前气质更硬朗了些,也似乎比以前更英俊了,不说话的时候像某个港星。

以前张让可不是这个性格,他小的时候可欢脱了,跟这里的每个人都玩的来。

张让点点头:“回来都半年了。”

柏娟笑着问:“我听你妈说,你现在是单身?”

张让擦了擦鼻子:“又不是了。”

柏娟:“啊?”

张让:“嗯,我刚刚再婚。”

两人一度陷入到了沉默之中,柏娟心里涌起一阵委屈,他怎么能这个样子。

悄无声息的结婚,又离婚了。

但,他又结婚了。

柏娟只觉得眼眶酸酸的,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她都不想再跟对方寒暄了,拎着行李箱往家里走,连个告别的话都没有。

张让没想那么多,见柏娟走的很快,自己也快步往回走去。

在楼下他还特地站了一会儿,等到身上的烟味散了才上楼。

楼小乔见他脸色不好便问:“怎么回事?”

张让想到刚才听到的那些话,心情不太好:“没什么,就是感觉小时候的一些朋友不太一样了。”

楼小乔又回到桌子前面,继续刷题。

今天齐老师跟她讲过的几个题型还没怎么弄懂呢,今天晚上看来要晚一点才能睡了。

一夜无梦,或许是太久没跟妈妈睡了,亭亭高兴的睡在床上还在不停抓妈妈的头发,煎饼一样翻到了半夜才睡着。

张让那屋,俩儿子也很兴奋的跟爸爸讲到了半夜的话,最后实在是困的不行才睡着,第二天楼小乔要去学校报道,起了个大早,孩子们没醒来,她就起床了。

早上吃的是刘菊花从单位食堂买回来的包子,热气腾腾的,肉包子还带着汤汁,特别好吃,连楼小乔都一口气吃了两个包子,还喝了一碗豆浆。

“那你今天开始就是要上课了?”刘菊花问。

楼小乔点点头:“学校半个月放一次假,一次两天,我估计要到下周五才有空,爸妈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啊。”

看了一眼时间比较紧张了,赶紧撂下筷子出门。

张让也把手里的碗筷一放,追着她就出了门。

刘菊花看着儿子这样,无奈的摇了摇头,真是儿大不由娘,这家伙小时候也不这样啊。

“孩子们还没起来呢?”

张明远也要去上班了,匆匆看了一眼孩子,把声音压的很低:“还在睡着呢。”

空调开着,房门就不好关,昨晚上都是敞开了门睡着的,才能保证每个屋里都是凉快的,白天客厅的空调都不敢关上。

就算是只开一台空调,一般家庭也扛不住,幸好张家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了,但要做到每个房间都装上开上空调,哪怕是他们这样的家庭,也会觉得肉疼的。

张明远草草吃完了早餐,也要去单位了,留刘菊花一个人在家里,家里又安静了下来。

楼小乔前脚刚出门,张让也追着出去了。

“我是要上课,你干嘛这么早。”

“跟你一起。”张让面不改色的说:“我去早点也要干活。”

楼小乔打趣他:“领导也这么忙吗?”

张让斜眼睨她:“你说呢?”

他的工作性质,一直都很忙的好不好。

楼小乔就不说话了,推开单元门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一个女人,那人看了看张让一眼,又往她身上扫了好几眼,见到张让撑着手让她先过去,这才擦着两人边上先过了,等两人走出去以后,才叫了一句:“张让,这是?”

张让有点赶时间,也来不及给她介绍,拉着楼小乔的手:“这是我爱人,回头再给你介绍吧,快迟到了。”

楼小乔冲她歉意一笑。

柏娟张了张嘴,又闭上了,礼貌的冲对方一笑。

两人快步往车棚方向走。

楼小乔:“刚才那个,也是你发小?”

张让头也没抬:“嗯,从小一块儿长到大的,我爸妈进单位那年一起进来了一大批人,年龄段都差不多,生孩子的时间也差不多,我们这一拨都是从幼儿园一起读到高中的,那会儿单位高中门槛也不是很高,只要成绩不错,都能上到高中。”

因为接班也有个学历门槛,有些人家里的孩子哪怕是混日子,也要混个高中学历,哪怕是不能接正式工,进厂里当个临时工也不错,有几年退的老人多,都是在跟孩子们让位子的。

现在看来,烟草就是很好的单位了,以前更是。

六七十年代,烟草的规模没有现在这么大,等到全国人民温饱都解决了,烟草单位又扩招了一批,所以跟张让同一批上学的人,运气都还算不错,基本上都踩着边上进了卷烟厂。

只是大部分人都还是在底层混混日子,一进去了开始都得干产线,有些甚至混到了现在,还是在一线。

不过一线没什么不好,烟草跟酒厂都是后来很好的企业。

楼小乔问:“那你那会儿怎么没选进烟厂,我看烟草也挺好。”

张让把摩托车发动了,踩着她的节奏一起走,两人骑着摩托并肩往家属楼外头去,因为周围还有行人,速度没怎么开起来,还能优哉游哉的聊天。

“我不想跟他们一起混。”张让不知道怎么形容内心的感觉,但当时确实是这样想的,就是觉得许军那帮人那样过日子没意思,他小时候也跟他们一起玩,但有些事情他就不愿意跟他们一起。

八十年代那会儿流行游戏厅,录像厅,他们找家里骗了钱拿去打游戏,很多时候家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张让家里只他一个孩子,宠的不行,但他就是不愿意跟他们一起混,那会儿大家也没觉得他有什么不一样,直到他考上了大学以后,再也没回来过。

等他再回来,跟大家就完全玩不到一起了。

但没人想到更深层去,大家只当他在外面久了不太适应。

“柏娟也是大学的时候考出去的,我们是同一届,她去了京市,读书了以后也就寒暑假回来回来,工作以后就见的更少了。”

楼小乔悟了:“敢情是青梅竹马?”

张让给她惊的:“胡说八道。”

楼小乔:“老张,你慌了。”

张让哼了一声:“有我爸在,老张还轮不到我当。”

楼小乔:“哼哼,你老实交代。”

张让叹了口气:“交代什么,我跟她真的没什么的。”

楼小乔大怒:“好恶毒男配的发言。”

张让就不理她了,默默地看向她。

出了家属区,楼小乔嘿嘿一笑,加快了速度

————

楼小乔的事情不算是小事,育才对招生这方面把控的很严格。

复读超过两次的学生,都不会收了。

露露的这个举报,于校长决定先不站哪一头,而是把孙老师等人喊来教务处一起商量怎么办。

孙老师气的脸通红:“于校长,又是顾露给你举报的吗,我倒是想问问她,到底是哪里跟楼小乔有过节了,就非得揪着人家不放,我现在就去把她找来问问,她空口白牙的污蔑别人,这对楼小乔很不公平。”

于校长制止了她:“这件事情我也没说出去,现在只跟你讲了,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我自然不会只听她一面之词,但我也不好开口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才跟你好好商量的。”

孙老师是个很爱惜人才的老师,来这个地方教学,也并非只是为了钱,其实她退休收入在当地也不低了,好好享受老年生活不是很好吗,但她退休那年,一中出了个政策,高考复读生不允许继续留在学校复读了。

这样一来,好些个好苗子要被耽误掉,这才有了现在这个补习学校。

于是孙老师跟于校长等人,才发挥余热成立了这么一家学校。

她是一个基于教育本心的人,心里也很喜欢那些积极上进的学生,当年她自己就是通过不断努力,在高考结束第一年考上的大学,她考上大学的时候比楼小乔年纪还大呢,所以一碰到楼小乔这种学生,她是很能共情对方,也很敬佩对方的。

思索再三以后,孙老师开口:“这样吧,她是个女生,面皮也薄,我们直接问她也不太好,我们先把她叫来再考一次总可以吧!”

于校长:“题目呢,哪有现成的题目?”

孙老师说:“随便找一套高考题,参考答案都是现成的,现在就让她考,我就不信她背一套参考答案,还能背下来每一套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了不成,即便是她背的,我也觉得她是个好苗子。”

是啊,光靠死记硬背,真能背下来这么多答案,那她楼小乔也是个人才。

于校长思索了一下,同意了这个方案。

于是楼小乔早上一进学校,就被孙老师叫去一边。

“您好,孙老师。”楼小乔对自己这个班主任好感度满满:“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孙老师笑容满面:“事情是这样的,你跟其他的学生情况不一样,学校想对你的基础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再对你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你跟我来一趟办公室吧。”

这个理由也是孙老师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如果有人问起来,她也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楼小乔想了想,觉得没毛病,就跟孙老师一起到了教室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比一般的办公室都凉快,顶上还有个风扇吹着,孙老师就在自己的办公桌旁边空出来了一个地方,让楼小乔坐下来,又从办公桌上翻出来一张试卷,就让楼小乔这样在办公室做题。

孙老师也不怕楼小乔作弊这套题是历年高考题里面的其中一套,在现在这样一个没有普及网络的时代,就算她走出去找人要真题,也未必能找到同样的一套卷子,刚好又找到这样一套答案。

“那我就在这里做?”

“嗯,你就在这里做吧,办公室一直都有人,我走了会叮嘱别人监督你的。”孙老师继续说:“跟正式的考试不一样,咱们今天一天要把题目做完,上午考一科,下午考两科,晚上考一个,考试中途不能出去,没有问题吧。”

楼小乔已经在掏文具了:“没有问题。”

这段时间,她在家刷的最多的就是高考真题,高考模拟卷,在家里做完试卷还要寄给齐老师那边,也很不方便,但在这里做题能马上有人批改,楼小乔没想那么多,一五一十的做起题目来。

这张卷子,就是今年的高考题,刚好楼小乔没有做过,拿到卷子以后她开始审题,然后找出自己最有把握的先做了起来.

孙老师上午没什么事,就坐在她旁边办公,偶尔也能看上几眼,她发现楼小乔做题的习惯跟一般人不一样,如果你从一半去看,会发现她空着的地方太多,看上去就是乱做的感觉。

但仔细一琢磨就能看出来,她做到越前面的题,正确率也越高。

做到后面,孙老师就开始皱眉了。

哪怕她不是语文老师,也看得出来这个学生在努力的编,到后面的内容是连编都没力气编的,索性空了出来。

最近楼小乔做了太多题,时间上把握的也很好,恰好在考试结束的前半小时,也检查完了整张卷子。

“老师,我检查完了,可以交卷了。”楼小乔不打算浪费自己的时间,再做下去也不会有更高的正确率。

孙老师收了卷子,放回到抽屉里:“时间还早,你去休息一下,下午两点到办公室来考数学和英语。”

楼小乔是走读生,中午可以出校门吃饭睡觉,她在学校里面吃了个午饭才回到家里,今天张让就没回来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把空调打开,关了房间门,定好闹钟以后,就在客厅睡了一个小时。

一点四十的时候,闹钟把她给闹醒了,楼小乔这才从容不迫的往学校走去。

而此时的学校里,于校长也才结束了午休,拿到语文试卷的那一刻,下意识的扫了一眼卷面。

嗯,卷面是整洁的,就是字写的不太好,不过她就是个初中学历,在家里待了十几年了,没时间练字写字也很正常。

她先看了前面,眉头一点一点的皱起来,要背诵的基本上都是空着的,理解的有些是瞎蒙,有些是好好写的,然后她再去看作文。

看着看着,于校长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作文切题,处理的不错,文笔也很出彩,跟前头狗啃一样的风格可太不一样了。

如果叫于老师打分,作文她可以打到四十五分以上。

“楼小乔之前的卷子呢?”

“在这里。”孙老师给她收着的呢。

于校长看向这两套卷子,心里已经有了评判,就语文而言,比之前考试的成绩还略好一些,并不存在背答案的可能性,而且作文是很难写的,就算现在满分作文满天飞,真被楼小乔看到了,背下来了,她有这恒心去背这些,高考考出来肯定不差。

孙老师看着于校长的眉头紧锁,有些紧张的问:“考的怎么样?”

于校长并不回答她的话,而是把试卷放在一边,然后说:“时间快到了吧,下午考数学跟英语,我下午会在办公室,就由我来监控她。”

孙老师没有从于校长的表情里面瞧出来什么端倪,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她对楼小乔的感官是蛮好的,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希望楼小乔不是顾露嘴里的那种人吧。

两点不到,楼小乔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她叫了一声孙老师,很自然的坐在上午她坐过的位子上,等她一坐定,于校长便过来跟她发卷子。

这一套试卷,却不是今年的高考题了,而是之前育才的一套模拟题。

楼小乔挑了挑眉,这是怕她上午出去找了本届的答案?

没事儿,就当再做一套卷子吧,她自己复习的期间,也是经常做的。

楼小乔从书包里面掏出纸笔来,做好了准备好了的姿势,低头认真的做起卷子来。

所有的科目里面,数学跟英语她投入的时间最多,也是她的拿分项,就不像上午考的语文那样做题了,而是从第一题开始,很认真的解答。

这套题目相对这几年的高考真题来说,偏难,还挺有挑战性的。

孙老师要上课的,冲着楼小乔看了好几眼,这才往教室去。

而留下来监考的,成了于校长。

这会儿露露也打听出来了,知道一上午楼小乔都在这里做题,于是下午晃去了老师们的办公室,居然看见她还坐在那里老老实实的做题,看上去还挺认真的样子,周围时不时有人进出,也并不能打扰到她。

露露瞧着她的样子出了神,心中免不了起了几分好奇来。

“于校长。”露露进了办公室,高声说道:“上午要寄宿的学生都安排好了,现在宿舍还不够,您看看我们这边要不再隔出一间房出来当宿舍用,不然等高考生再来报道,地方怕是不够用。”

这会儿老师们都去上课了,办公室里面相对来说比较安静,她突然出声,不仅打断了楼小乔的思路,让于校长的心脏也狂跳了一阵。

于校长还没说话,就听到露露高声说:“楼小乔,原来你在这里做题啊,不好意思我刚才没看到你,有没有打扰到你啊?”

说着,眼睛往下瞟去。

这一套试卷,楼小乔刚起了个头,还没做多少呢,这会儿最忌讳人吵,刚好露露说话就打断了她的思路,她没好气的抬起头来。

虽然没说什么,但眼中的嫌弃她是连藏都懒得藏。

于校长也注意到这一幕了,没好气的挥挥手:“这是什么很要紧的事情吗,回头再说。”

露露心里顿时不舒服起来,那楼小乔考试又是什么要紧的事吗,为什么大家都对她另眼相看。

看样子,于校长是没打算处分她,而是想让她再考一次。

再考一次,居然给开了个绿灯。

看楼小乔乖乖做题的样子,应该是还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

露露恨恨的走出教室办公室大门,临出门前又看了屋里一眼,见楼小乔又低下头继续做题了。

三套题,每一套题都取自于不同的地方。

下午考了两套试卷,做完题楼小乔觉得眼睛都是酸涩的。

英语算是她的强项,以前她用到英语的地方也多,还需要经常出国,听力跟口语都很好,基数也比这边一般的学生要好。

值得一提的是,前世的楼小乔是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的英语,而这边是初一开始启蒙,就算是天赋再好的学生,年龄这么大了才开始学英语,底子都比从小学的又差些。

加之这会儿县城初高中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老师甚至自己都不是科班出身,带出来的学生素质也是堪忧的,这个年代的小县城里,英语底子好的很少,全凭天赋。

英语像楼小乔这样好的不多,但楼小乔没打算隐藏自己的实力,英语和数学自然是火力全开的把题目做完了。

或许是因为齐老师最近辅导的好,这一段时间数学成绩提高的很快,每一次做题楼小乔都能感受到自己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晚上吃完了晚饭,楼小乔又在家眯了一会儿,下午七点才回到办公室。

白天做了三套题,楼小乔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但于校长依旧把卷子发个了她。

文综还是今年的全国卷,楼小乔揉了揉额头,专心答起题来。

考完,都九点多了。

孙老师晚上没走,看她脸色不好便说:“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可以晚一点来。”

楼小乔觉得身体不是很舒服,也没有推辞,点点头便应下了,到家的时候张让还没回来,楼小乔下午走的时候就没关空调,她去洗了个澡,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就睡下了。

刚开始以为是做题做到累了,直到后来才发现不对劲,喉咙干干的甚至有些疼,楼小乔几次想爬起来拿点药吃一吃,发现身体疲惫的很,已经起不来身了,又觉得很累,往被子里缩了缩,直到听到外头有动静,楼小乔喊了几声张让的名字。

然后很快就有人给她喂了点水。

楼小乔总算觉得舒服了一点,睁开眼看见张让正坐在床头,他刚从外面回来,一脸着急的看着她。

“小乔,你发烧了。”张让说:“觉得哪里不舒服?”

楼小乔耷拉着眼皮子:“我觉得很累,回来就睡了,现在几点了?”

还是很困很想睡。

张让说:“已经快十一点了,你觉得怎么样,我出去给你买点药吧。”

楼小乔摇了摇头,又觉得他说话很吵,孩子气的发了一通脾气,把头更深的埋进被子里:“我想睡觉,不要吃药。”

张让看她这样,有些哭笑不得。

他也不是没有生活经验的人,最近这段时间楼小乔累的很,外面里面温差过大,她总这样进进出出的,感冒了也很正常,于是又倒了些温水,给她喂了几口水喝,摸了摸她额头上的温度,觉得好像还行,就收拾自己去了。

感冒要发出来,光吃药也不太行,还是等到明早再看看情况吧。

这一晚上张让没睡安稳,半夜起来给她又喂了几次水,楼小乔除了喝水,叫她就不耐烦的撒娇要睡觉,折腾到后半夜张让也困极了,两眼一闭就睡死了,结果等第二天起来,本来只是低烧的楼小乔第二天脸蛋烧的红扑扑的,这下连叫都叫不醒了。

张让给吓了一大跳,穿上衣服就跑去汤大姐家。

刚好汤大姐在家里做早饭,听到外头咚咚咚有人敲门,赶紧去门口开门,一打开门就看见张让在外头。

“咋啦?”

“大姐,我媳妇儿,我媳妇儿.”张让是一路跑过来的,连气都没喘匀:“她昨晚上感冒了,我想着没事观察一晚上,结果今早就高烧起来,喊都喊不醒,大姐你去帮我看一眼,要不要送去医院?”

何局长昨晚上也加班了,这会儿刚起,听张让这样说,挥挥手让汤大姐过去看看,于是汤大姐把手里的东西一收拾,就跟着张让出了门,到底也是带大了几个孩子的,汤大姐比较有生活经验,她觉得张让太紧张了。

“又不是小孩子,发烧烧不坏人的。”汤大姐说:“感冒是要发出来,也是有周期的,只要没炎症,就等着她自己身体里的免疫系统慢慢修复。”

又不是小孩子,烧不坏脑子。

可张让也没见过人发烧烧成这样,连他说话都不搭理了,心里自然是着急。

汤大姐进了屋,感受到屋内的冷气,就跟张让说:“外头太热了,进进出出的很容易感冒,往后空调少开,我看看小乔去。”

进了主卧室,那里面的冷气倒是没那么足了,但汤大姐给他们把空调关了,门窗都给打开,这样对流的风才能吹进:“这屋里才装修,有味道呢,早晚还是通通风,她感冒了有病毒,憋在屋子里不透气才麻烦。”

张让说:“那她怎么病成这个样子。”

早上起来喊不动人,他都吓死了好吗?

作者有话要说

求一求预收啊,这本书大概还能写一个多月的样子,到下个月月底肯定就完结了。

下本书我今年会开,一定会开,暑假我准备存点稿子。

麻烦大家康康我的预收,最近我挂上去的预收是一点都不涨,急死我了。

《逐鹿[穿越]》

先帝尸骨未寒,最受宠爱的五公主被太后娘娘看重(bushi),选去和亲,即刻就要出京。

满朝文武皆惊,背地里纷纷议论:

“公主以前深得先帝宠爱,母亲又是最受宠的夫人,太后这是存心不让她好过啊。”

“她这性子,能跟胡人大汗处得好吗,不会一到匈奴就被人砍了吧。”

“北方酷寒,公主这一去不知道小命还保不保得住。”

洛阳城中顿时流言四起,京中贵人们纷纷惋惜,都说公主从小娇贵,到了关外怕是日日要以泪洗面.

——————

一觉醒来,刘翎就从末世穿来末代汉朝,正在和亲的半路上,

作为求和的一方,和亲队伍里不仅有粮食布匹金帛,能工巧匠无数,还有她那身为女儿奴的皇帝老爹生前留下的亲卫队和私房钱,

此时又传来了京中局势大变,皇帝被人刺杀,太后临朝,外戚篡权的消息,

刘翎把心一横,胡人老可汗肾虚秃顶还体臭,她可睡不下去,这亲她不和了! 没过一会儿,外面响起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楼小乔赶紧去开门,就看见两个臭小子呼啦啦的往外头跑,小锦一马当先的跑在前面,紧跟着在后面的就是小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