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长大了,管不着了70(1 / 2)

孙母的脸色,由难看变得更难看。

好吧,她本娜娜的事,结果又被气的忘了。

楼小乔勾起唇角,看向对方说道:“拜拜。”

她没有说再见,因为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了!

孙母的眼神,在两人离去的背影上扫来扫去,确认两人不是做戏以后,这才喘着粗气蹲下身。

她是不会在外面做出这么没形象的事情来的,但刚才张让的发言,让她觉得女儿跟张让复合的可能性。

就像张让说的,娜娜还有什么呢?

他们家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嫌弃他?

他以前可从不这样护短,也不会这样轻声细语的跟娜娜说话。

孙母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看来一向冷清的前女婿,是真的找到了合心意的对象。

————

张让拉着楼小乔进了单位,一边吃午饭一边聊。

天气热严重影响到了胃口,楼小乔点了个绿豆汤,一边喝一边说:“那是你前丈母娘?”

打扮的倒是蛮精致的,就这天气,小卷毛都卷的很熨帖,妆容精致的出门,换楼小乔她不能。

她前世持靓行凶不化妆就敢出门,到了这一世更是没什么包袱。

原主本来就不是五官特别靓丽的类型,但有了楼小乔本人的气质加持,让她看上去也算是个气质美女,不化妆也不会影响到她的颜值,所以就更少化妆。

张让叹了口气:“我跟他们的关系一向不是很好,不知道怎么回事来找了我几趟了。”

楼小乔:“你前妻是出国了吗,念书?”

张让:“去了日本,读语言学校吧。”

这年头出国可要费不少钱,楼小乔心里头嘀咕。

看那老太太的穿着打扮,家庭条件看起来还不错。

但看张让话里漏出的意思,好像这一家人又是面儿光。

张让觉得再避开这个话题不聊也不是个事儿,于是把之前的事情跟她道来。

他是怎么跟孙娜娜结婚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争吵,最后又是怎么爆发的,最后两人分道扬镳。

孙娜娜一直想出国,不拘日本美国欧洲都行。

张让却是想留在国内的,孙家父母觉得他没什么上进心,更是看不起张家这边的父母,甚至连小锦出生以后只回过新都一次,孙娜娜更是连新都都没来过。

“就这样?”楼小乔还以为有什么狗血大剧呢。

九十年代开始日韩风刮到国内,更早些日本明星才是大众偶像,谁家理发店里不挂上几张酒井法子的照片。

但是喜欢看剧归喜欢看剧,真哈日哈到要出国,这对父母还鼎力支持,真是少见了。

楼小乔索然无味的戳着碗里的饭,闷闷的说:“为什么人家爹妈能这么支持孩子的梦想啊。”

她有点羡慕好不好。

这种没有下限的父母爱,她也很想有的好不好!

从张让的角度来看,孙家父母是不讲道理了一点,但从女儿的角度来看,这

对奇葩爹妈还真是给了闺女无上限的信心,和绝对的宠爱。

张让见她不骂骂咧咧,倒是好笑了:“怎么,在你眼里他们还好了?()?()”

楼小乔叹气:“他们搞地域歧视自然不好,不管哪里的人,都有好的有坏的,你工作认真学历高,他们因为地域歧视你自然不对,可是我又好羡慕他们的女儿啊,人家可以得到父母没有底线的疼爱,这是我没有的。?[(.)]???$?$??()?()”

张让挑挑眉:“你看问题的角度也很犀利。()?()”

楼小乔:“所以呢,你打算怎样?()?()”

张让很生硬的换了个话题:“下午我没什么事,我们去家电城把冰箱那些买了吧。”

之前楼小乔叫他自己买的,但走到电器城他就懵了,冰箱和洗衣机款式也太多了,热水器也分很多种,万一买得不合她心意,后面拌嘴就不好了,所以他只买了需要提前安装的空调,剩下的打算找她一起买。

楼小乔看看这个日头,这会儿她也不想顶着大太阳回去。

先去他办公室睡了个凉凉的午觉。

两人下午去了趟家电城,把冰箱,洗衣机,热水器都买了。

花钱的时候很爽,楼小乔不后悔来这一趟。

这会儿已经有全自动的洗衣机,单缸的!

冰箱要买上下门的,张让又不懂这些,他家里用的是老款的冰箱,不知道有多少年历史了,他见小卖部用的都是冰柜,还以为这才是现在的主流款,差点就奔着冰柜去。

楼小乔要笑死:“幸好我来了,洗衣机现在都不买双缸的了,丢进去一溜儿洗完。”

男人在电器这方面确实不懂,张让傻眼。

电器都是现成的,付款了以后直接送过去。

东西摆放在哪里,是要主人决定的,楼小乔他们自然也要去。

“洗衣机放在那个位置。”楼小乔指着阳台上的一个位置:“水龙头也接过去了,麻烦你们给我安装调试好。”

师傅们看了一眼下水和上水的位置,觉得没问题就开始安装。

冰箱买的是很普通的国产冰箱,上下分层的,其实张让家用的也是这种。

款式是楼小乔自己挑的,位置也是她挑的,就摆放在客厅。

家里,厨房厕所都是重新刮了一层腻子,贴了白色的墙砖。

就是普普通通的装修,家里却洋溢着幸福的感觉。

房间里面的味道也散的差不多,主卧的床跟衣柜都是实木的,搬进来以后还请了人每周都擦一次,楼小乔闻了一下,确实没什么味了。

孩子们的房间只周末住人,床是找木匠打的松木架子床,最简单的款。

两人的意思,这边的房子主要是上学方便些,用的东西就凑合着用,不追求奢华的享受,主打一个绿色环保健康。

空调打开了半小时,楼小乔在客厅沙发上还眯了一会儿,真舒服。

张让说:“怎么样,万事俱备,什么时候结婚?”

楼小乔环住他的腰:“求婚也不来点仪式感吗?”

张让从口袋里面掏出

一个小小的盒子,单膝跪地:“什么时候能嫁给我?()?()”

还是很直男好吧.

楼小乔憋住了笑,接过他递过来的小盒子,里面躺着个钻石戒指。

款式嘛花里胡哨的,主钻也不是很大。

不过这个年代能买钻戒求婚的也不多,算是年轻人里面的时尚。

张让解释道:“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就去金店问,店员小姐说钻石代表永恒.7()?7%?%?7()?()”

——

回下井村的摩托车上,楼小乔还是晕陶陶的。

下午的时候天色变了变,看着是要下雨,楼小乔赶紧骑着摩托车往家赶。

走到半路上碰到也在卖力往回走的张玉娇,两人打了个照面,就一起走。

“小乔,你不快点回去,马上下雨了你连个棚子都没有。()?()”

张玉娇说。

楼小乔看了一眼天,觉得万一突然下了自己还能跑过雨,于是没加快速度:“我马上要结婚了,马上要搬走,你啥时候要我这个房?()?()”

张玉娇擦了一把汗:“砖还没批下来呢,不过你家搬了就租给我吧,村里这段时间很多人盖房,我跟王盛商量了下,干脆他留家里做小工,这天气要是能下来一场雨,地里就不用人挑水浇了。”

自从沈大娘的外甥死了以后,沈大娘的身体也一直不见好。

王盛在外头待着焦心,干脆回来了。

回来以后先是在楼小乔家工地上干了一阵,后来工地上的工也停了,楼小乔家也不需要专人做饭,张玉娇就干脆去城里卖盒饭。

新都县城的馆子多,卖米粉的也多,可到了中午出汽车站,有些人不是舍得下馆子,也不是很想吃米粉,张玉娇这一试,生意果然还不错,菜大部分都是家里现成的,成本又不高,张玉娇每天控制在一百来个的量,几乎都能卖完。

但这样一来,菜园就只能多种点蔬菜。

这段时间不是总不下雨吗,好在王盛有一把力气,都是他从河里挑水去菜园子里浇,家里留的半亩地,就算早晚挑水,每天太阳这样晒着,大半时间都耗在地里了,不怪张玉娇说,等雨下下来了,她家才有空。

不过看云层不厚,这一场雨应该也下不了多久。

果然,两人刚到家,雨就下下来了。

细细的一阵,落到地面上都没打湿土地,雨又结束了。

张玉娇叹了一口气,看样子傍晚王盛还得去挑水,不过好在太阳也没了。

她把在外面疯玩的老大找回来,开始做饭。

米饭在电饭锅里热着,早上她出门之前煮的。

菜随便煮个豆角再加个苦瓜就行,张玉娇想了想,又从菜地里摘了几个西红柿回来,准备打个蛋汤。

“楼小乔怎么说?”王盛刚从外头回来,半路上还淋了场小雨,本以为这场雨能下久一点,没想到下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但看着天上的云团,晚上还有一场大雨要下。

“我跟她说了。”张玉娇脸上带着喜气:“她马上就要搬了,咱们这也开始准备起来,咱们家请两个大工,三个小工够吗?”

她算了一笔账,现在她的这个生意一个月有一千多块,家里挣钱主要靠这个,不能停。

那盖房子就只能请人干,王盛自己就是个壮劳力,可以少请个小工。

可家里的事情要人操持,自从沈大娘病了以后,她什么活都干不了,家里彻底要仰仗两口子,这样一来压力就大了,要不是靠着张玉娇在外头的那份收入,就算是有了征收款,王盛家里也是不敢提盖房子的话的。

王盛叹了口气:“我去砖厂问过了,火砖现在可难批,还得走关系,送了两条芙蓉王,才给我批了两万匹砖。()?()”

家里要盖两层房子,至少要三万匹火砖。

现在买砖还要批条子,以前可不兴这个,楼小乔那房子也就早盖了几个月,当时的火砖都是随买随有。

张玉娇把手里的刀狠狠往砧板上一拍,气得直哼哼:“真是惯的这些人,算好了咱们得要三万才够数。?()_[(.)]???。?。??()?()”

说白了就是要好处。

火砖长在邻村,是个私营厂,管批条子的是厂长的侄子。

以前没那么多人盖房,厂里那些干活的都还算正常,现如今到处是人盖房子,火砖一下气供不应求了,就连个砖瓦厂的会计,都摆起谱来。

王盛随手拿过来豆角,坐在椅子上帮忙摘豆角,低着头不知道想些什么。

去年家里还穷的响叮当,像他们这样的农民还不少,今年突然有钱起来,村里盖房子的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连瓦匠都有接不完的活儿,工费见天就涨。

也有人不好好过日子的,拿到了钱不盖房,不送孩子读书,拿去外头搞女人,或者是赌钱,吵架的打架的离婚的,菊子家那事儿不就在眼前吗?

王盛是个老实人,也没想过这些,只是以后没地种了,他心里也不踏实。

“你说,咱们以后靠什么营生?()?()”

王盛问。

张玉娇把烫过的西红柿的皮剥了,轻描淡写的说:“你没听人说吗,以后咱们这里要盖大学,现在都开始动工了,等大学城盖起来,一个大学得上万人吧,有这么多人你还怕没饭吃,随便干点小买卖,或者做点小营生都够过日子了,而且你看到没,外头都在修路呢,他们说修完路,这边都得发展起来,人多了自然就多条路,你少操心这些,把家里的那片菜地种好,往后只有这块地了。()?()”

王盛低着头没说话。

傍晚的时候他看了一眼云团,没出去浇水,结果晚上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外头一刮起风来,大雨就噼里啪啦的下了起来,楼小乔还没来得及出去接孩子,于是给刘菊花家里打了个电话,晚上就不去接孩子们了,当天就降温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外头的风带着几分凉意。

楼小乔早上出门去的时候,就听到村里人在说征收的事。

“上井村的征收款快下来了吗,咱们村的怎么还没动静?”

“大约就是这几天了,也别太着急,这钱还能赖了咱们的不成?”

有人看到了楼小乔,热情的跟她打招呼,大约是知道她现在的男人是城里单位的干

部,找她打听起征收款子的事,楼小被问的一脸懵,摇了摇头:“他不是管这一块的,离的远着呢,我看还是找王山问一问,不过六大叔说的对,征收款肯定不会少了咱们村的,就是个先后次序问题。”

当着她的面,这些人打了个哈哈聊别的去了。

可楼小乔一走开,一个两个的私底下说起她来:“真是个厉害的,跟四顺离婚才离多久,就跟别的男人勾搭上了,未必不是以前勾搭上的,四顺也是倒霉,当初怎么想的,离婚的时候干嘛把房子给了她?”

以前楼小乔倒霉,村里或许是向着她的,那会儿觉得她惨。

但如今楼小乔跟大家不一样了,多少眼红的看着她呢。

不过楼小乔没把这些风言风语的放在心上,她要真跟这些人计较,能把自己气死好吧,以后她还要把日子过的更好,这些人不是会更生气? 结果白天的时候就收到了通知,征收款打下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