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便民超市开张66(1 / 2)

有了楼大乔宣传,楼小乔考试这事儿算是顺理成章了。

以前她复习也只敢偷偷复习,生怕别人知道了以后拿她当个怪物看。

在楼大乔的形容下,楼小乔就是个辍学以后自强不息,一直坚持学习的,不用为生活奔波了,才开始实现自己梦想的女青年。

楼小乔考学的事情开始过了明路,她也开始高三内容的复习了。

复习跟复健一样,刚开始是很痛苦的,人从舒适的环境到了一个紧绷的状态,刚开始是很难找到感觉,等身体习惯了学习节奏以后,后面的学习进度也在加快,再加上有南江一中的名师辅导团的一对一辅导,资深老教师编纂的资料,学习起来更是事半功倍。

高考还没开始,楼小乔的复习也到了贯穿整个高中的阶段。

最后一次齐老师的电话打来,告诉她上一次模考的成绩是三百九十五分。

虽然是个连本科都考不上的分数,但齐老师依旧是很有信心:“你复习时间不长,能打到近四百分,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而且你的进步也很明显,我对你很有信心,这一周你还来南江吗?”

楼小乔是一周去一次南江,花一天时间做一对一的辅导,一般是周日去。

徐冬冬也会一起过去,蹭她的课听。

虽然两人的进度不太一样,但听这些名师解析,对徐冬冬的帮助也很大。

两人一起走,一起回,路上还有人说说话,路上比一个人倒是有意思一些。

“表姐,你可真厉害,这才短短多久啊,进步也太大了。”徐冬冬忍不住赞叹道:“我看明年高考,我还不一定能考得过你。”

楼小乔顶着风说话,必须大声点:“你也很厉害,这段时间进步也很大。”

虽说是蹭的课程,但徐冬冬可不小气,也给了老师一些学费。

本来只给楼小乔用的补习资料,也给徐冬冬拿了一份,他又忍不住夸这一套资料,两人就这样一路回去,一直把人送到了他学校才分开。

回去的路上路过菜市场,顺便跟徐佳佳说上一声他弟弟最近的情况。

徐家的炒货铺子刚刚开张,这个季节也不是旺季,生意居然不错,店里面大多数时候都是两兄妹守着。

这会儿徐佳佳正在打包货,见到楼小乔过来,热情的喊她过来坐。

这段时间楼小乔总带着徐冬冬去南江,倒让两家的关系更亲密了些,徐佳佳时不时的就拖楼小乔带回去些东西给孩子们尝尝:“这几天你去看过二姨没,她身体好多了,还问起你呢。”

楼母住院以后,这段时间偶尔是徐佳佳兄妹两个送饭。

因为是亲戚,倒也不好为难他们,楼母最近挺老实的。

这个年代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羁绊很深,两个姐姐一起住院,楼小姨这个当姐妹的,也不好意思不表示一下。

楼小乔点点头:“我刚送了东东回学校,他们学校还要上晚自习,就没回来了,店里生意怎么样?”

徐佳佳脸上挂着时常都有的笑容,忙的满头是汗:“固定起来,生意到真比以前好些了,有些小卖部拿我们这里当个批发店,索性来这里上货。”

徐媛媛最高兴了,她是最不喜欢出去赶集的,日晒雨淋,什么样的天气都不得休息,店里也不是一直都忙,她还在店里放了个小电视,没客人在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美的很呢。

这会儿徐佳佳在忙,她也就没敢闲着,在旁边搭把手忙活。

楼小乔看旁边的店也在装修,好奇的问:“你隔壁也在装修啊,这边是做什么的?”

徐媛媛眨了眨眼:“也是我们家买来的,到时候也放炒货。”

炒货的生意,他们家现在的县城一家独大,名气也渐渐做出去了,就有人想模仿,还想把他们家隔壁的店买下来,徐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提前把店给买了下来,自己家开个竞品店,卖一样的东西。

瓜子和花生,还有一些热门的副食品,一年四季的生意都不错的。

楼小乔吃惊的看着隔壁店面:“也买了吗?”

看来小姨家赚了不少钱啊。

“不光这样,我爸妈还把我们家隔壁的地买下来了,准备在那边盖房子搞个车间,现在在家里搞实在是太混乱了,到时候还会做一些别的卖。”徐媛媛喜气洋洋的道。

以前这种私人小作坊都没什么许可证,但现在不一样了,工商那边查的很严,各种证也都要办下来,徐家还专门去找了人打听,人家还让他们自己注册一个商标。

楼小乔是不知道小姨到底挣了多少,但看这规模,以前也没少挣钱吧。

难怪徐佳佳那么舍得钱请人。

随便跟徐家兄妹寒暄了几句,临走前又被塞了满满一包的东西,徐媛媛还问了她婚期,虽说这次没打算办酒,但看张让的意思是请亲近的亲戚要吃上一顿,红包就不必收了,只是请客而已。

楼小乔只得说两人其实还没定好日子,等商量好了时间一定告诉他们。

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的就往家里跑。

经过王超家门口的时候,看见菊子正在收拾东西,楼小乔下车打了声招呼。

菊子说:“我跟王超的离婚手续也办好了,今天我就要搬出去。”

两人离婚的事情很快就办了下来,为了能顺利离婚,菊子甚至都没什么计较王超打她的事,苦主不计较,但也还是要判的,两人一个分了房,一个分了钱,虽说菊子住院花了不少钱,但征收款还在,加上之前家里的存款,菊子这一离婚,分了不少钱。

现在最不高兴的就是王超他娘,以前没觉得女儿那么讨厌,现在一看到闺女就骂,当然她看到菊子也不顺眼,谁叫她拿走了家里那么多钱。

村里也有人见菊子要走,纷纷上前打招呼:“你去哪里啊,以后都没地方打麻将了。”

不年不节去别人人家里打麻将也不好,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惯家里人打牌,碰到那种很反感打牌的家里人,人家是会直接摔麻将桌的,这边的人打麻将一般都去茶馆,但茶馆要收费,也不是每个小卖部都摆麻将桌。

但也不好再去王超家里的小超市那里打牌了。

小超市还开着,但王超的妈妈可不是什么好打交道的人,刚开始有几个老顾客去他家门口晃晃,让王超母亲当做菊子的姘头给赶了出来,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两次,在牌友那边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就没人上门打牌。

没人气也就不热闹了,有些东西是可买可不买,有些是去别处也能买,别人也都不爱来她店里买东西。

现在菊子也不在店里了,老太太反应还迟钝,问价格更是一问三不知,现在除非是锅里烧油快烧冒烟了,刚好缺一包盐,不然也没人会来这个小超市买东西。

本来以为有个超市在手,就能稳稳当当来钱的王超,现在估计也傻眼了吧。

他倒是有一帮牌友,可他自己现在还关在里面呢,判了一年,从拘留开始算起,还有十一个多月才能出来。

指望他把牌友变现是不可能了,菊子在的时候服务多好呢,要吃方便面,菊子都是泡好了给送到手边上,店里还一直煮着茶叶蛋,只要来她店里打牌,绝对能做到宾至如归。

王超连照顾自己都不会呢,还给人泡面,省省吧!

菊子笑着说:“还不知道,我先回娘家住一段时间,过一阵子再看。”

她也好久没回娘家住了,大哥二哥家里都盖了新房子,就在一处,山里面晚上还凉快,等孩子们放暑假了也接他们去山里住一住玩一玩,她嫁出来以后这么多年,就很少回去住过,也很少这么放松过。

楼小乔心里有些遗憾:“那你以后还会回来吗?”

菊子发了一下呆,然后摇了摇头,她再也不想回这里了。

虽然算不得什么伤心地,但也不是很想再回来,这里的生活她并不怀念。

曾经一心都扑在家庭上,换来的却是其他人的轻视,这样的日子她觉得没什么意思。

“可惜的很,村里打牌的地方都少了一个。”

“瞧你这话说的,我怕不知道村里有多少人暗地里骂我吗,估计不少人要放鞭炮欢送我的。”

打麻将这种事,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也有人因为赌博家里头吵架的,这些人不见得会埋怨丈夫/妻子,有些甚至把怒气发到菊子身上,认为没有她敞开着给别人打麻将,这些人自然不会一天到晚的泡在麻将馆里。

楼小乔见菊子就收拾出来了两个大包,拎着包就出了门。

“你给我站住。”身后冲过来了一个人,拉着菊子的包袱就不让人走。

两人齐齐看过去,正是菊子的婆婆。

这会儿儿子被关了进去,女儿也被关进去了,要问菊子婆婆现在最恨谁,估计就是这个前儿媳。

以前家里什么都有的时候,她恨不得这个儿媳妇离这个家远远的,但如今家里就她一个人了,她又看不惯菊子这样离开,毕竟两人离婚,菊子拿走了家里大部分钱,等王超一出狱,家里头除了这个房子,什么都没有了。

菊子出门时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出,被她一拉包就掉在了地上。

“你这是要干嘛!”

“你不能走,谁知道你有没有拿家里的东西。”菊子婆婆恶狠狠的说:“你给我把东西拿出来,一样一样的给我检查,我允许带走了的你才能带走。”

“我拿的东西都是我屋的,什么时候拿你屋东西了?”

这就是无理取闹了,菊子拿走的也只是她房间里的东西,自己的几身衣服而已,这老太太玩这么一出,纯粹就是给菊子添堵。

周围看着的人也都纷纷看不过眼了,纷纷替菊子说上几句话。

“老太太,你家里还有什么值钱东西啊,还值得菊子去拿?”

“是啊,你看好你自己屋里的东西就行了,外头摆的有几样值钱的东西?”

这老太太不依,叉着腰哼哼道:“我怎么知道家里是不是养了个贼,东西不过我的眼,谁也别想走,今天你要是不给我看清楚就走人,回头我就报警说家里丢了东西!”

这就是恶心人了。

菊子被气的脸涨的通红,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她嫁过来的时候,娘家还打了几个很好的箱子,她都没带走呢,另外还有几床好被子,前些年拆开了重新弹了一回,又成了好被子,她嫌麻烦也都没带走了。

楼小乔也看不过眼了:“老太太,刚才我去扫了一眼,里头都是菊子的衣服,她能拿走你家什么东西,再说了你们这还有什么值得她拿的。”

王超娘说:“那我怎么知道,这个超市里面的东西样样都值钱,一样不能拿,谁知道她是不是个贼,万一真看上了我家东西,偷摸的拿走呢,我告诉你们,这女人就不是什么好人,以前家里困难的时候,她说是在厨房做饭,偷吃东西还被我抓到过几回,这种人人品我就信不过了。”

这事儿听村里老人说过,王超他爹娘为人苛刻,以前经常克扣儿媳妇的饭菜不给她吃饱饭,菊子有一次在厨房饿的眼冒金星,抱着装米汤的钵就喝起米汤来。

刚出锅的米汤,烫的要命,但是能饱肚子,不是饿到极致,谁会抱着刚出锅的米汤饱腹。

这事儿刚好被王超的娘看到,顿时就嚷嚷起这种话,菊子的第一反应不是羞愧,而是愤怒!

半辈子辛辛苦苦,最后换来人这么一句话,换谁心里能好过。

楼小乔见菊子憋红了一张脸,说不出话:“行,你要看看就给你看,不过菊子姐,咱们这里离婚还有个习俗,你以前的嫁妆也要拉走。”

菊子:“可是——”

“我帮你倒出来好吗?”

菊子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点了点头。

“老太太,您看好了,里面的每一件衣服你都看好了,有什么疑问都说出。

王超娘脸上的表情顿时就诡异起来,这事儿可太丢脸了。

周围的人也传来一阵哄笑声,笑的不是菊子,而是拦着前儿媳无理取闹的恶婆婆。

这时候的麻将桌是那种很普通的桌子,上面摆个特质的麻将盘,轻得很。

楼小乔利索的拖出一个麻将桌出来,把上头的麻将清了,然后把菊子的那两包行李都倒了出来。

“没事,我帮你整理。”

“好。”菊子心里也很疑惑。

菊子收拾的这几包,还真都是她这几年买的衣服,还有一些她自己的首饰,并没有值钱货,楼小乔把这些翻出来,当着众人的面一样一样的整理好,塞回菊子的包包里,倒比她刚才胡乱塞的要更整洁一些,菊子看了几眼,又进去拖了几件好些的衣服出来,把包重新塞满。

这老太太脸色顿时很不好,青一阵白一阵的,嘴里嘟囔着骂了几句脏话。

“老太太,看清楚了吧,有没有拿走你家的东西。”楼小乔也是恨极了这一家人,故意拿话刺她:“今天这么多人都看见了,做个见证,菊子姐走的时候带的东西,可都是她自己的。”

王超娘顿时不说话了,看着外头围着看热闹的一群女人,脸色更差了。

她不知道的是,这里不少人平常跟菊子交好,也是来送她的,自然不会站在她那一头。

且楼小乔说句什么,她们也跟着搭一句话。

楼小乔压低了声音说:“菊子姐,你有嫁妆没有?”

菊子咬咬牙:“可我带不走啊。”

本来和和气气的分开,留给他们就留给他们了。

但让这老太太这样闹一场,菊子心里也起了逆反心,不想把这些东西便宜了他们。

楼小乔说:“带不走,毁掉就是了。”

菊子眼前一亮,顿时有了主意。

“我的嫁妆我也要带走。”菊子走进屋子里,一床一床的抱出来几床被子,当年嫁闺女流行四铺四盖,她娘家虽然穷但胜在地多,找周围的邻居们借都借到了几十斤棉花,弹了这八床被子,从厚的到薄的一应俱全,当时她儿子女儿去学校寄宿,带了四床好的过去,剩下的四床弹成了三床,现在看着也不算太旧。

她干脆丢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几脚,还搬起一桶水淋在上面。

东西不新了,也不够好了,但也不想便宜了这种人。

周围有人看着觉得解气,替她叫好声不断。

王超娘见她这样,哭着跟她跑出来:“真是杀千刀的,哪有人这样糟践东西的,许东菊你个败家娘们,你不得好死!”

菊子恶狠狠的说:“我得不得好死,反正你也看不到了!”

说着,又拿起周围劈柴的斧头,气势汹汹的。

王超娘看到她这样,还以为这煞神要过来劈她,吓得原地打抖,跌在地上。

有跟菊子相好的,也怕她气急了犯了毛病,真把这个老太婆给劈了,自己白白搭进去一条性命,连楼小乔都下意识去拉住菊子,摇了摇她的手:“她都是半条腿踏进去棺材里的人了,你何必跟她置气,气坏了自己不值当!”

王超娘:“.”

她也只有半条腿踏进棺材,也不想被砍死好吧。

菊子摆摆手:“你放心,我才不会拿我的命去抵这死老太婆的命。”

说完直直的冲着屋子里去了。

一走进去,菊子就找到了自己当年陪嫁的大木箱子。

这几口箱子是用很好的樟木打的,刷过了油漆,样子款式都用的很好,因她当年是远嫁,娘家又没什么钱,给的东西没什么电器,但几口箱子做的是很好,她嫁过当年的事情。

菊子看到那两口樟木箱子,抬起斧头就劈了过去。

一下过去,还没能劈开,倒是把王超的娘气的坐在地上嚎嚎大哭:“败家的东西哦,这么好的东西,说劈了就劈了,谁家的儿媳妇是这个样的,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找你这么一个破家的东西。”

她气急攻心,没想到菊子连这个都不给家里留下。

尽管这也是老物件了,但老人家素来节省,看不惯这么糟蹋东西的,她竟然气的差点厥过去。

但菊子手里拎着个斧头,她又害怕触及菊子的怒火犯了左性,一斧头把她给劈了,所以也不敢以身去拦。

之间三下两下,菊子就把那箱子劈的个稀巴烂,这么多日子来的郁闷也随着这几下子,得到了很好的纾解,劈完菊子一把就把斧头扔在了地上,拖着老太婆就往外面走。

这老太太,不知道有多狼狈。

外头的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也有跟菊子差不多年纪的,从嫁进门来也没少受婆婆磋磨的,见她这样子心里头也畅快,激动的连眼眶都红了,尽管旁边或站着男人,或站着自家婆婆,不愿意得罪王家的都对她使眼色,但她们也忍不住纷纷替她叫好。

王超娘简直要吓死了好吗,只哭这个破家儿媳妇,临走之前甚至把东西劈坏了都不留给家里,说她没良心云云。

楼小乔见菊子现在还撑着一口气说不出话:“本来你不为难菊子,好好的散了散了,她也是打算把这些东西留给你的,可你一口一个贼,做人基本的尊重都没有,菊子干嘛把嫁妆留给你们,我看菊子今儿这婚离的好,你们不是说离了她日子会更好过吗,如今你们过你们的好日子,菊子过菊子自己的生活,大家各不相干,大家伙都是邻居,也帮忙做个见证,看看这个老太婆现在是不是生龙活虎,别待会儿说什么哪哪不舒服,就要找人算账,毕竟这一家人嘴里是经常会造谣的。”

王超娘现在还在“哎哟哎哟”的唉唉惨叫,只是没人敢上去扶她。

嗯,万一扶了被赖上了呢?

处置完这些,菊子拍了拍手,拎起两个袋子就要走了。

她本来是有车的,但离婚的时候只要了钱,别的东西自然是不能带走的。

楼小乔见她要拎着这么多东西走,有点凄凉。

“你等下,我去骑车送你。”这里面楼小乔跟她关系最好,以前她出门是很放心把孩子丢给菊子的。

说完回家骑了摩托车出来。

从这里进城的公交车就没有,菊子必须到了城里雇个车才能到她娘家。

至于后面的路,楼小乔就不敢走了,虽说是修了路能通三轮车了,但她没去过那边怕找不回来。

楼小乔骑着车,一路上把菊子带到了白云村小超市那里。

菊子下了车,扫了一眼,没见到平常拉客的那种三蹦子。

楼小乔看了周围一眼:“菊子姐,你要不在县城住几天,打通了电话让你哥他们你一个女人,租车万一路上出什么事了怎么办?”

听说菊子老家那个地方很偏,都到山里面了。

那边的人都不买自行车,有钱就要买摩托,没钱干脆走路,骑自行车踩上车半条命都没了,这也是菊子为什么走之前没要自行车的原因。

菊子回娘家的次数也少,往年都是过年的时候,让王超去租个三轮车,全家人一起回,她离婚之前也没跟家里通个气,说个具体的日期,所以今天也没家里人来接。

“我去打个电话找下我哥,他要是不忙开车过完往旁边的小超市去了。

楼小乔一见,是之前她买过东西那家小超市,那边是有电话打的,她也不着急走,就跟着菊子一起。

结果菊子一走到门口就发现不对,里面正在拆东西,以前那个小超市也不在了,老板也不是之前那个。

菊子:“这个超市呢?”

里面的那个人是这个房子的房东,看了两人一眼便道:“老板做不下去了,不做了。”

菊子一惊:“那你是?”

那人说:“我就是这个房子的房东。”

那个老板信誉不好,坑了周围人不止一次两次,慢慢的生意就差了,后来做不下去了索性退租。

菊子干脆不着急走了,就跟房东闲聊了一会儿,这房东是自己建的三层楼,自家就住在楼上,因为这里位置好,他家靠着租金每年都能赚不少钱,后来这个老板因为生意差不想续租了,其他倒是有开米粉馆子或者炒菜店的想租下来,但房东嫌弃炒菜的脏污屋子,就不太愿意,所以房子到现在也没租出去。

没费多少功夫,菊子就把以前租给人家是多少钱租金,租一次要多久的细节给套了出来。

她一个在外头做生意做了这么多年的人,问话也是相当有技术的,楼小乔在一旁不动声色的听着,也跟着学,最后菊子离开前来了一句:“这个租金给我,我能租下来。”

房东正郁闷呢,听她这话顿时瞪圆了眼睛,心下有些后悔刚才嘴巴没把门,竟然把租金都告诉人家了。

话都说出去了也不能收回来,现在他要长点租金都来不及。

“那个什么,我跟那个老板谈的租金,是几年前的价钱,现在这个价格可租不到。”房东明显也不是职业收租的,谈个涨租的话都有几分不好意思:“另外我也说过了,我不想租给饭馆子。”

菊子说:“我不做馆子,还做超市,只是后头空出几个麻将桌子来打麻将.”

这边的小卖部都会收几桌麻将,这也是人家的人气,三桌麻将带围观的就是十几个人,这些人势必要在店里买烟买饭,店里基本不收盘子钱,就靠卖东西的利润挣钱,以前菊子也是这样把人气做起来的。

房东想了想:“我要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菊子点点头:“行,我在这等你吧。”

房东上去的功夫,她把周围扫了一圈,见到这附近有几家早餐店,也有理发店,人气也是挺不错的,以前也经常从这里经过,还来过这里吃早餐,但她很少留意这附近有什么店铺,今儿倒是仔细的看了一圈,心里大概有了点谱,这边的人气比下井村的要更好些。

楼小乔问:“菊子姐,你想在这里做生意?”

菊子说:“这个位置好,我倒是注意到这里有个超市,印象中生意不是很好。”

楼小乔才把自己那个时候买东西被坑的事情说了一遍,这附近的人大概都知道那个老板娘不诚信,她店里挤压了库存太多,这人也不是很讲究,把葱油饼干处理给学生了,吃坏了几个学生的肚子,人家家长闹了过来,超市的老板干脆不开了,人都跑了。

因为她这里的声名狼藉,开超市的怕受她影响,并不敢在这边开店。

听楼小乔这样一说,菊子就有谱了,大概也猜到这个店为什么不好租。

这么大个门面,开个早餐店或者美发店肯定大了,别人不见得愿意花这么多成本,只有开馆子或者开超市合适,但房东并不乐意租给开馆子的人,一是他们自己就住在楼上嫌油烟味大,二是这个位置开馆子的,门口停着货车影响家里人休息,三是楼下开馆子,楼上老鼠蟑螂肯定不少,又不是自家的馆子,租给谁不是租,租给做超市的才干净。

菊子脸上也浮现出笑意,待会儿房东要肆意提价,她也有了谈判的本钱。

果然,房东一下之前那个价格做不了,至少要提价一倍,不过他同意签五年的租约。

菊子也很硬气的表示,这几年物价都没怎么涨过,房租一下子提一倍,那做生意也没什么利润了,她最多同意加百分之十,签五年的租约,原话是这样讲的:“你这个位置是好,但原来开超市的老板把这边的名声也搞败了,我再来这里做生意,是要冒风险的,而且你一下子提到那么多,利润也全挤走了,我做的是小生意,原本用不着这么大的地方,其实你这里的位置好,租给做馆子的人,这个价格应该有人愿意接手。”

租给开馆子的人,这屋子还要不要住人了。

两人一通博弈下来,最后谈妥了以在原租金的基础上,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租金,房东同意签五年,租金一年给一次。

签合同,定租约,一口气搞定,菊子干脆不走了。

菊子不走,楼小乔也很高兴,介绍了县城的一个广告店给她。

“你店什么时候开张?”

“货架他都送给我了,我看看有些地方旧了的要重新刷漆,店里还要买些东西,尽快开张。”菊子很果断的说

楼小乔走后,菊子就在这里忙活了起来。

前任店主没把货架弄走,但有些地方也很老旧了,该扔的要扔掉,该重新粉刷的粉刷起来。

然后菊子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几个懂装修的,迅速谈拢价格,当天开始拆了起来。

门口本来是有个招牌的,直接扔掉,菊子打算做个大招牌挂在上头,她跟楼小乔介绍的广告公司联系了,那个广告公司是楼大乔开的,她的广告业务也是刚刚开展,很乐意做这种广告牌,带着设计师过来量好了尺寸,沟通了设计方案,谈好了价格,广告牌也在火速制作中。

这边动作一大起来,原本存在感不高的超市,一下子也成为村里的热门话题。

村里就有人了出去,不消几天功夫,这边换了个老板开超市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对了,这边还能打麻将呢!

之前的老板给大家的印象不好,换了个人以后,再观察观察吧。

菊子是个利索人,加上又不缺钱,事情一一安排下去,雇佣过来的人井然有序的就开始干起活来,她自己跑批发市场,选品选货采购,桌子椅子床,甚至连麻将都买了,周末的时候她上初中的女儿回去的路上,才知道妈妈离婚以后不回外婆家,居然在这里又开了个小超市。

妈妈离婚以后不走,王菁菁也高兴坏了。

本来菊子就担心回了娘家跟儿女们联系少了,以后想见女儿就得等到暑假,现在好了,王菁菁周末不上课,她放学就可以过来这里,菊子在这里留了一间房,她自己住在里头,也自己做饭,回头这里就是她跟孩子们的小家庭了。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菊子便民超市”就可以开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了楼大乔宣传,楼小乔考试这事儿算是顺理成章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