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岂曰无盐(1 / 2)

父子俩在玉清宫散步时,赵孝骞便发过宏愿。

此生四大爱好,“吃”排名第一。

很严肃,不开玩笑。

敢在菜里放香菜,就是破坏赵孝骞的宏愿,谁折他的翅膀,他定毁谁的天堂。

厨子这顿打挨得不冤。

有人吃完饭才打厨子,赵孝骞是不一样的烟火,他还没吃就先打厨子。

不吃香菜是赵孝骞做人吃饭的底线,前世今生,闻到香菜味就想吐,不小心误吃会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

今日只是踹了厨子几脚,已经算是很克制了。

“芫荽”这东西,最初是外来物种,西汉时被引入中原。

引入它的人名叫张骞,出使西域的那位,他不仅引入了芫荽,还引入了许多外来物种,每一种都在我华夏大地上种植千年。

老祖宗严选,必属精品。

张骞带入中原的物种,要么能增产吃饱,要么味道极好。比如黄瓜,大蒜,葡萄,蚕豆等等。

除了芫荽,它一定是张骞一时糊涂的决定。

赵孝骞对它深恶痛绝。

活了两辈子,恨仇人都没这么恨过。

大家名字里都带个“骞”字,何必为难后世小迷弟。

厨子揍过了,赵孝骞心情好了些,饭菜一口没动,肚子饿得慌。

又踹了厨子屁股一脚,赵孝骞令他带自己去王府后厨。

早就对大宋的饮食不满了,对赵孝骞这个经历了前世八大菜系的人来说,大宋的饭菜简直是猪食。

神奇的是,这个年代其实已经有了炒菜,但不大普及,炒菜的锅也不是后世的铁锅,而是一个四方形的鼎。

大宋厨子如今对炒菜的概念,大约还处于原始时期,那就是把菜扔锅里,不放汤,这便算是炒了。

而且炒菜在如今并非主流,权贵百姓和集市酒楼里,饭菜仍以蒸煮烤为主。

厨子恭敬地领着赵孝骞,一路朝后厨而去。

王府内遇到下人丫鬟,纷纷惊疑不定,避让一旁行礼。

赵孝骞的神色缓和了一些,甚至还挤出微笑招呼示意。

厨子见赵孝骞脸色好看了些,不由松了口气,赵孝骞目光瞥向他时,表情又冷了下来,一脚踹上他的屁股。

大部分时候,他对下人还是很亲和的,……放香菜的厨子除外。

王府后厨规模不小,毕竟王府包括属官下人在内总计数百人,每天要做的饭菜不是个小数。

赵孝骞走进后厨,瞬间感觉自己又穿越了千年,回到了当年大学食堂的操作间。

两排厨子齐刷刷地站着,屋内和外面露天约有二十多个灶台,案板上各种肉类和绿菜,其中就有赵孝骞深恶痛绝的香菜。

做好的饭菜被丫鬟们放进漆盒,送去王府各院主人,他们有的是王府属官,有的是后院侍妾。

见赵孝骞到来,厨子们吓了一跳,急忙停下手头的活,朝赵孝骞行礼。

赵孝骞点头,发布了世子视察后厨的第一道命令:“后厨所有的香菜全扔了,以后王府不准采购一根香菜。”

挨了揍的厨子补充说明:“世子说的‘香菜’,就是芫荽。”

厨子们恍然,急忙领命。

看了看厨子们做出来的饭菜,赵孝骞露出愁容。

古代人真的没那么幸福,饮食方面太简陋粗鄙了,每天吃这些玩意儿,人生何来幸福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