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被迫觅王侯_分节阅读_第34节(1 / 2)

  众人都去看钱老太,钱老太的儿子是这里的里正,平日里谁想讨主意都会与钱老太商量。

  钱老太点点头,然后转头去看身边的人:“搬个物什来,就让丫头在这里给大家写书信。”

  大家对会读书、写字的人,一向会高看几眼,即便是个小姑娘。

  赵学义看着侄女儿很快就与村民们说上了话。

  他这侄女儿可真厉害。

  片刻之后,他就看到侄女跟他招手,显然是让他们过去。

  这就行了?

  好快!

  赵洛泱那边已经开始磨墨,她也没忘记与脑海中的时玖交谈:“时玖,一会儿咱们多打听打听,从这往西南,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好走的,再问问城里哪儿卖牲口,哪里卖粮食,有没有大酒楼。”

  替人写书信能得知许多消息,如此一来也省得他们再去城中四处打听,不是一举多得吗?

  “万一我有不会写的字,”赵洛泱一点都不脸红,“时玖,你就告诉我。”她早就发现了,时玖懂得比她可多。

  她带着一个现成的先生,还怕什么代写书信?

  时玖不知该说些什么,赵洛泱用他用的愈发顺手了。

  赵洛泱提笔开始写书信,赵学义这边也有人唤他帮忙修物什。

  看着一群人围着侄女儿,赵学义咋舌,家里学到爹那些学问的人,可能不是大哥,而是小侄女。

  一会儿等二哥他们过来了,瞧见这场面肯定会吓一跳。

第41章 熟悉

  赵洛泱给村民们写了两封信函,就弄清楚为何村中男丁少了。

  这钱家村的壮年男子都被府衙急招修筑城墙去了。

  最先与她说话的钱老太,是村中里正的娘,怪不得所有人都向钱老太讨主意。

  钱家村里正是个心思活络的,与衙署关系不错,虽然是修筑城墙,但每个人每日会给八十多文的工钱。

  再有俩月,钱家村的人也该回来了。

  几封信写下去,赵洛泱带的纸用完了,钱老太立即让人从她家中取来。

  不用她的纸,还是要给十五文钱,赵洛泱自然是赚了。

  每次写完一封信,赵洛泱都会念一遍,等到村民满意了,才将信函递过去。

  钱老太始终坐在赵洛泱身边,听了几封信之后,她点了点头,这小丫头果然是识字的,看来之前小姑娘说的话也没假。

  没有了防备心,钱老太就觉得这伙搬迁的人,当真是不容易。

  尤其她眼前这小丫头,衣衫破旧,发髻凌乱,脸也不怎么干净,远远看去与流民差不多。

  “等写完了书信,就到我家来,”钱老太道,“他们知晓我家在哪里,我家有些东西,你们可以卖去城里。”

  赵洛泱急忙向钱老太道谢。

  钱老太挥挥手道:“都是庄户人家,哪有恁多礼数,看着你,我就想起那刚出嫁的孙女,她也懂得识字。”

  “阿姐,一共写了十封信,”赵元让眼睛中是压制不住的欣喜,“有九十文钱,还有两件旧衣裳,三双草鞋和两碗粗粮。”

  旧衣裳是补丁摞补丁,但布匹本来就贵,这些抵十五文绰绰有余,而且他家中无论是奶还是娘和婶子针线都好,将衣服拆了缝缝补补,就能给弟弟们做裤子。

  赵元让眼睛亮光,这次没白来。

  比卖给宋太爷鸡蛋赚的还多呢,就算爹他们能把昨晚扔掉的包袱全都拿回来,他们家也是缺这些的,他平日里赶路都不敢迈的步子太大,为啥?裤裆已经漏风了,娘给补了又补,可布都糟烂了,说不得啥时候一下子就咧开了嘴。

  往前还有那么多路,几条裤子能穿到地方?谁也不知道。

  所以赵家人的布料都用在大人身上,大人裤裆开了寒碜,孩子嘛,就那样吧!

  大人这么想,孩子们不乐意。

  谁愿意光着?被蚊虫咬不说,他们也要脸。现在有了旧布,至少毁两条裤子。

  赵洛泱让赵元让收拾笔墨,自己则去了钱老太家中。

  钱老太已经坐在院子里等她了。

  地上放着几个竹筐。

  “米和面粉,”钱老太道,“都是今年才下来的,你拿去城里卖吧

  !城中每斗新米能卖到七十四五文,我算你七十文,这里有一石,让你四叔来背。”

  “面粉精贵,磨起来又麻烦,我家里得的不多,不过若是在城中遇到好买家,能卖八十几文一斤,这里大约有十斤,”钱老太思量片刻道,“就算你一斤八十文。”

  赵洛泱走过去看,赵老太家的面粉看起来的确不一样,粉看起来又白又细,从前赵老太爷生过一场大病,病愈之后,想起小时候吃的面条,吩咐杨老太去买好面。

  杨老太买了面,回来就说:“有钱人家都吃这個,听说还有更好的咧。这一斤面能换一斗米了。”

  钱老太家的面,看起来比当年杨老太买来的更好,肯定能卖高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