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出动鱼枪19(1 / 2)

接下来,又在海水小脚深浅的地带发现了两条鱼,一条剥皮鱼,一条大墨鱼,但均跑掉,就连自小生活在海边的黄武斌都无可奈何。

剥皮鱼又叫马面鱼,在闽浙一带称橡皮鱼,在北方称猪油、皮匠鱼、面包鱼、烧烧角等,是常见的海鱼,产量颇高,是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

产量高,就代表价格低,最近市场上十多二十元每斤。

那条墨鱼也有点大,估计有五斤以上。大墨鱼的价格可不低,六七十元一斤。

对赶海人来说,看到大墨鱼,绝对是不会放过的,毕竟一条就两三百元以上。

黄武斌被气得哇哇叫。

几百块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溜走。

“他妈的!我回去拿鱼枪。”黄武斌怒了。

那无能狂怒的样子,多少有点玩不起,要出动鱼枪。

杨坚同样郁闷,另外一个叫阿远的小伙子,刚才为了捉大墨鱼,直接扑下去,湿了一身。

黄武斌跑回家去,杨坚继续搜寻。本来是看不上海螺的,但其他海鲜暂时不好捉,也唯有捡海螺了。

他从沙子里掏出两个拳头大的海螺。

“这是什么海螺,能吃吗?”杨坚问道。

阿远告诉他:“坚哥,这是花点琴螺,我们这边便宜,听说有些地方贵,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别看它大,其实没多少肉。”

海鲜这玩意,一个地方一个价,有时候甚至是天差地别。

得!杨坚不嫌弃,看着这螺壳还挺漂亮,拿回去当工艺品摆设也不错。

一看手机的到账信息,果然很一般。

他稍微让深水一点的海趟过去,因为看到个在水里的光符,还蛮亮的。

杨坚半个身子都没入水中,蹲下来,用手摸了几秒钟,捞上来一只奇形怪状海螺,巴掌大。

好在手机放进了防水袋,才没有进水。

他有经验了,每次来赶海,基本上都给手机套上一个防水袋。

“这又是什么?”

只见这海螺的壳厚实,轴唇滑层厚、外翻,螺层有大而圆的瘤。

“凤凰螺,还挺大只的。”阿远立即道出这只海螺的底细。

凤凰螺喜欢在温暖的水域中和浅海泥质或砾质海底活动,从潮间带至浅海沙、泥沙和珊瑚礁环境中均有栖息。

“值钱吗?”杨坚又问。

阿远摇头:“我没卖过,不太清楚。”

他也很少看到有人卖凤凰螺,毕竟这种海螺不算多,没有人专门去捕捉,自然也就不知道行情了。

杨坚忽然觉得自己问得有点多余,看一下手机收款信息不就知道了吗?

他掏出手机,瞄了眼,非常惊讶,这海螺竟然让他进账两万多。

离谱!

“不会是保护动物吧?”这么贵的,也难怪杨坚多想。

要是保护动物,那就放了,无所谓,反正已经进账一次。

忽然发现,这金手指是真不错。以后遇到什么保护动物,即便不能捕捞,也能收走它的光符,收割一次韭菜。

比如什么黄唇鱼,现在就不能捕捞,误捕得立即放生。 因此,即便捞到,大家也只能看着流口水,不敢拿去交易。当然了,胆子大的人另外说,要钱不要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