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将会受到严酷的惩罚38(1 / 2)

胡不归看着合同,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惊讶连连。

但他心里还是被范思辙大胆的想法折服了。

这合同若是给别人看,那保准要打上一架。

还是头破血流的那种。

这种各县都让最大利的手段,如果正常实行那当然是极好的。

但若有个别县私藏祸心,比如自己偷偷运货、故意减少产量、降低产品质量,那各县割出的利益,便全让这种坏人赚去了。

难道全凭良心约束吗?

或者说。

范县丞能掌控的住吗?

胡不归是相信范思辙的能力的。

但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一点。

虽说杭州府各地的县城都很需要清安县的码头,但是光凭这些,真能使各县让步如此之多吗?

毕竟之前没有清安县的码头,日子也是照样过的。

胡不归犹犹豫豫的问不出口。

倒是范思辙先一步说道,“胡知县,此事若成,仙居县百姓五十年内丰衣足食,杭州府周边,再无一人挨饿。”

范思辙语出惊人,惊的胡不归两眼瞪大。

“这...这‘清安通’有如此威力?”

想过此事业的厉害,没想到影响那么大。

胡不归盯着范思辙,希望他能解释解释。

范思辙将山核桃剥开,将果仁放到胡不归面前,娓娓道来。

当一个地区的货物、银子相互循环起来的时候,经济便会高速发展。

一个果农只有一筐杨梅。若是不卖,他只能自己吃掉。

但若是卖出去,就赚得了十两银子。

将银子用出去,他就可以买衣服、吃烤鸭。

那织女和烤鸭师傅便也赚了钱,可以买杨梅吃。

果农多出的钱可以扩大杨梅的生产,卖更多杨梅,赚更多钱。

如此循环下来,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能生产更多产品,赚更多钱,买更多东西。

胡不归听到这里,也明白了。

毕竟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县里的果农现在穿的起棉衣棉鞋,每天可以吃上大米饭,日子明显好起来了。

县里其他的百姓可是羡慕的很啊。

胡不归再一次心动了。

他小眼睛嘀咕一转,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范县丞,可你这不就是抢了那些,在各县来往倒卖货物的小贩的饭碗吗?”

范思辙微微一笑,“从根本上讲,正是如此。”

这解释这么直白吗?

胡不归还以为范思辙会有办法解决这样的矛盾。

“小贩们倒腾货物,需要承担的风险很高,往往卖的比较贵。”

范思辙顿了顿,“当然了,肯定没有那些大商贾黑心。所以现在加入清安通,百姓买东西都会便宜不少。”

胡不归这才意识到范思辙考虑的相当周全。

不仅是小贩,连大商贾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那似乎更难办了啊。

范思辙倒是一脸轻松,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最重要的啊,就是整个杭州府各县的百姓,得了利,能坚实的站在我们这边。毕竟最终花钱的可是百姓,而不是那些在庄园里的商贾。”

他看向挥洒着汗水辛勤劳动的果农,继续说道,“有了他们,清安通就倒不了,就能和那些奸商斗。”

“当然了,为了防止我们内部出现问题,我也定了一些限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