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弗陵此生疑点830(1 / 2)

汉昭帝刘弗陵一生传奇不断,命运多舛。其中就有几个疑问。

首先,刘弗陵是不是武帝的孩子现在也没有确切的答案的,正史上当然没有质疑,但是当时民间的说法就很多了,王侯什么的也不服刘弗陵而造反。

正史记载中,没有说钩弋参与谋划巫蛊之祸,但是现在从科学的角度,什么手握玉钩打不开,怀孕14个月之类的,完全就是谋划,费这么大心直指的就是太子之位,太后之位。最后“巫蛊事多不信”的汉武帝在立刘弗陵之前杀了钩弋;制定了掣肘的大臣(钩弋的孩子昭帝就没有真正掌权亲政过,连宠幸宫女都受限,到死都没有孩子);为据太子的孙子(以后的宣帝)大赦天下,入籍;临死前几天才正式立刘弗陵为太子。甚至可以猜测是不是武帝知道了一些钩弋的内情。

刘弗陵是武帝的儿子吗?

值得怀疑的五点:

一、他出生的时候汉武帝都已经60多岁了。嘿,我承认武帝的确身体蛮好的,但那时他都快死了,不要说古代了,就是现代60多还能行人事的男人都很少,有那可能还搞个儿子出来?我真有点怀疑。

而且,史书记载,刘弗陵是在其母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所生,这个好象还真的有点让人怀疑,14个月生个小子,嘿,好像有些个太神了吧?

而且钩弋夫人并不是什么冰清玉洁的女人,谁知道她是不是为了能享受富贵和权利而和其他人搞个儿子出来?

最重要的就是武帝后妃很多,而且他15岁即位却在后妃众多之下到快30了才生了个儿子(戾太子刘据)出来,十几年啊,那么多老婆十几年才生个儿子,这说明武帝在生育方面并不是很好,不但得子晚,而且子嗣很少,这倒好快死了还搞了个儿子出来,真是让人不能不怀疑是不是钩弋夫人给他戴了绿帽子!

嘿,这最后一个么,也许在史书上记载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还要说说,武帝本人有“龙阳之癖”!

一般的有“龙阳之癖”的男人在生育方面都有点问题,史书记载武帝未继位前就有这个嗜好,到死都没改,嘿,从这也可说明(个人猜测)为什么武帝得子那么晚了,而且子嗣少了,他身体很好,可是在生育方面却不怎么样,也许跟这个有点关系吧(恩,说着说着还真有点道理)!!!

基于第一点,就有理由怀疑 刘弗陵身世问题!

第二,其母钩弋夫人的入宫过程很可疑。

史载,钩弋夫人赵氏,齐国河间人(也就是河北人)。汉武帝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望气者”是谁?

这个“望气者”在武帝后期一共在关键时刻出来三次。

第一次就是在河间说此地有奇女子,间接的给武帝推荐了钩弋夫人。

第二次是在“巫蛊之祸”之前,说“宫中有‘巫蛊’气象,恐对天子不利。”这样直接导致了“巫蛊之祸”的开始。

第三次,是在“巫蛊之祸”后,“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

那时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才刚出生数月,便遭巫蛊事,太子刘据、史良娣、皇孙刘进、皇孙媳王夫人皆遇害。

“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亡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更乳养,私给衣食,视遇甚有恩。”

“……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

根据这三条有着明显前因后果的证据链,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钩弋夫人的进宫是在有精心预谋和准备的策划下由“望气者”直接执行的。

其次,“巫蛊之祸”也是在精心预谋和准备的策划下由“望气者”直接启动的。

最后,为了斩草除根,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这也是由“望气者”直接暗示的。

我们从《汉书五行志》中发现:“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未央宫柏梁台灾。先是,大风发其屋,夏侯始昌先言其灾日。后有江充巫蛊卫太子事。” 这里提到了一个叫夏侯始昌的人。他是谁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