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枪换回了亿两白银?214(2 / 2)

熟悉清国人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人指出,“虽然朝廷颁布了禁止李鸿章再穿黄马褂的命令,但并没有同时撤销任命他为帝国军队统帅的圣旨。虽然李只能穿他的普通官服,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做清军统帅。如此看来,黄马褂的回收只不过是个警戒,希望这位帝国司令警惕,在抗击日本军队时必须有上好的表现。如果成功了,他可以指望重获黄马褂的殊荣,这无疑将是对他丰功伟绩的最高奖赏;但如果失败了,等待着他的可能是割掉他的马尾辫子甚至砍掉脑袋。”

差一点掉脑袋的败将李鸿章来到日本马关的春帆楼和伊藤博文“媾和”谈判。

1895年3月24日下午4时,第三轮谈判结束过后,满腹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坐轿子返回驿馆。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轿子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窜出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朝李鸿章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黄马褂,倒在血泊之中。迷迷糊糊中,他还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的黄马褂血衣保存下来,要求不要洗掉血迹。然后一声长叹:

“此血可以报国矣!”

今天,在合肥大兴集李鸿章享堂的正殿内,有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玻璃橱,玻璃橱中陈列着一件染满暗黑血迹的李鸿章黄马褂,应该就是马关的这件。

小山丰太郎用的可能是土枪吧,威力不够大。李鸿章中的这一枪,子弹正好嵌在左眼下方一寸的位置。子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及眼睛。李鸿章不让取出来,俄国医生也坚持不取。

一是老先生时年七十三,一动不如一静。

二是老先生可能希望留下这个让伊藤博文揪心的“罪证”,和日本人做“有理、有节的斗争”。

果然,一颗子弹换回亿两白银,最后理亏的日本人要价从三亿两降到两亿两。这“一枪”甚至还引来了俄罗斯、法国、德国对日本掠夺辽东的联合干预。在他们的压力下,特别是俄罗斯有意无意地在远东作调兵姿态,吓得日本不得不接受中国三千万两白银的“补偿”,放弃了辽东。毕竟日本打败清国后,自己也累得只剩一口气了。

李鸿章血染风采的这档子事儿,欧美的报纸都有实时的详细报道。李鸿章和“yellow jacket”(黄马褂)多次上了他们的版面。他的黄马褂、三眼花翎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而且还有一股子血腥味,这些让西方读者浮想联翩:

原来,在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家,一个将军打败了,只要脱去他的黄马褂,就等于责罚了他。当黄马褂被重新还回,就意味着一个官员重新被信任。原来血袍可以“报国”。他们马上联想到《灰姑娘》童话中的水晶鞋,魔力无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