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锅饭之——胡辣面片汤126(1 / 2)

“先看看,这厨房里,那都有啥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没东西,咱们也做不出东西来。”

提前这大队长啊,就把夏收期间要用的一些粮食,都放在了食堂里面。

他们自己的估摸着来做,每天做多少,夏收持续小半个月。

给大家伙儿做的饭菜,只能多,不能少好,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要是没吃饱,下地都得晕过去。

沈建设不知道这村里面有多少人,中午要熬给村里面做多少的饭。

但是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食,就觉得这一天的消耗不带少的。

过来做饭的婶子不仅跟孙大娘的关系好。

个个都是做饭的好手,做出来的饭菜好吃。

梅花婶子擅长做面食,揉出来的大馒头,光滑宣软蓬松,还是水光肌。

扯出来的面条有嚼劲儿,调配出来的酱汁浓郁醇厚,不论是面条的韧性,还是汤头的鲜美,都让人说不出的好吃。

吃过她擀的面条,都会念着这一口。

杏花婶子擅长蒸饭,蒸出来米饭洁白如玉,粒粒分明。

在阳光之下,就像是一颗颗小珍珠,闪烁着白色的光芒,软硬适中,口感绵软之际,富有弹性。

蒸出来的米饭,带有食物本身淡淡的甜味软糯可口。

冬花婶子擅长刀工,手脚麻利,凡是在她手中切出来的配菜,薄厚均足,长短一致,在烹饪的过程中能保证食材的入味和受热。

这些婶子擅长的东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这么些年打搭配磨合出来的。

屋里摆放的粮食大多都是粗粮,几乎没有精细的粮食。

精细的粮食良都需要上交,完成一个大队的生产任务。

再一个,村里都是个顶个的大胃王,干完农活,胃口好着呢,汉子们吃起饭来,可是敞开肚皮吃的。

村里面管他们的肚皮,但是不管吃的好。

一个个要是都吃精细粮食,可费粮食了,没那么多可以给他们造的。

都得参加一些粗粮下去,蒸米饭的话,这米饭里得切一些地瓜下去,不是地瓜,就是杂豆。

蒸出来的米饭比较饱腹,口感上肯定没有纯纯大米饭好吃。

窝窝头里还得掺和一些野菜疙瘩下去,没那么面给你造。

给村里人做好饭这一件事情不容易,过程中都得精打细算的。

不是说粮食摆在这,你就直接把饭做出来好了。

这些粮食,是完全不够村里人吃的。

得花些心思下去,研究怎么能节省粮食的同时,又能把这一顿饭给做好。

年年到了这时候,他们就有些头疼,做的一样,又被村里人嫌弃。

婶子们一边思考着,一边在心里估算着人数和食量。

要想让大家都吃得饱,就必须得合理安排粮食。

沈建设加入了她们,婶子们回头看了看沈建设,“沈知青,你有啥想法没有?年年我们想法子,想的我们头都大了。

你们年轻人脑子比我们好使,给我们几个出出主意?”

“这前一阵子分完肉以后,还剩下百来斤,都腌制起来,做成了咸肉,在坛子里腌着。

玉米面,黑面(荞麦面),黄豆,绿豆,菜籽油……还是这些东西,咱们要咋做?”

沈建设:……这,都看着他,还真是硬着头皮都得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