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请客吃饭33(1 / 2)

“今天我们这边的热热闹闹的,知青院那边冷冷清清的,我们这边的动静大,他们肯定能听到。

不管他们,回头就会说咱们没良心,搬出来了都不请他们来吃一顿饭。

按照咱们那的规矩,这乔迁的新房都是要请亲朋好友来吃一顿饭的。

就想着问问你的意思,我们几个觉得,要是他们来这知青院,有几个知青的人品,确实是不咋地。

要是来了,指不定说些让人难听的话,我们这边也纠结犹豫。

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

在没跟你商量一声之前,还是决定和你说一声。

问问你的意思是怎么样的。

别回头,几个知青请过来,大家闹得都不愉快,那乔迁宴算是给咱们弄砸了。”

李国强说这些话的时候,院里面所有的知青都停下来了手里面的活。

就看着他们两个。

他们一群的人之中,沈建设的人情世故做的最到位的。

“emmm~咱们确实应该请他们来吃一顿饭,他们确实说话比较直接。

可咱们都是知青,之前也住在一块,前两个月受了他们不少的照顾,他们也教会了我们不少东西。

头一天到这的时候,他们也给我们大家做了一顿饭,自己出的粮食,也没跟我们算。

在他们日子不算好过的情况下,他们还是给我们庆祝。

这一点,我觉得的是不能忘的,顶多就一顿饭而已。

我们也不是负担不起,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把他们请过来。

咱们这些话说出去了,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情。

我们基本的礼仪到了,也就让人挑不出错来。”

“你们听着呢?建设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坚持我的观点,咱们应该把人家请过来吃一顿饭,顶多就是一顿饭的事情。”

“那就请吧,谁去?”

“就各派一个代表,男知青就李国强去,女知青就郝敏敏去。

你们俩是我们这一队知青的队长。”

“那麻烦你们俩个跑一趟,说话婉转一些。”

“行,我们两个去。”说完,两个人就摘下了身上的围裙。

“今天晚上我们做他几个菜?建设,你是我们今天的住处。

我们两边,就姚家姐妹俩会做饭,还有李国强和韩卫国两个。

我们不会做饭的人就给你们打下手。”

“都有什么菜。先看看。”

“都在厨房呢,你看看吧,都是我们跟跟村里面的老乡他们换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常见的菜。

萝卜大白菜韭菜芹菜,老鸭小母鸡大头鱼……

我们每个人出了一斤的面粉,还拿不定主意做什么,是包包子还是弄馍馍或者烙饼,等你来拿主意。

之前你包的包子,弄的烙饼,我现在还想着呢。”朱秀英是个非常直爽娇小的姑娘。

圆胖的小脸,一双杏花眼,笑起来很勾人。

“那就各做一些,先发面,趁着现在天色还没黑,这边天黑的迟。

来得及。”沈建设说着就开始动手了。

“麻烦帮我拿个围裙。”

天边太阳还没完全下山,泛起了霞光?

沈建设接过围裙,洗干净了双手,就开始准备揉面。

一锅馒头,一锅包子,再烙一些的饼。

他们晚上这么多人,如果光是吃米饭,那肯定是不够吃的。

一个人,那就能吃得下两三碗的米饭,肯定不能管够。

现在粮食这么紧张,但是馒头就不一样了。

经过发酵之后就会充分的膨胀,组织细腻。

来点点面团就可以发酵的很大,包子馒头,这种东西饱腹感特别的足。

吃一两个,就撑了。

东北饮食习惯就是喜吃面食,最多的也就是馒头烙饼包子之类的。

将面粉称出来之后,就按照比例,水加面。

沈母在他下乡之前,就有教过他如何发面。

所以对于发面技术这一块,沈建设得心应手。

经过几次之后,他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发面。

水加入面盆之后,面团揉成光滑,不粘手,手光,面盆也光,

最后放在温暖的灶头上发酵,可以很好缩短的发酵的时间。

东北五月多虽然已经开春了,但是气温还是有一些低的。

放在常温底下发酵,得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让面团完全醒发起来。

放在灶头,经过升温的灶头,温度就在二三十度以上。

脸盆放上去,左右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让面团完全的膨胀发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