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修机器的老师傅128(1 / 2)

阿布有这样的想法,并非异想天开。z城是一个有着悠久纺织业历史的城市。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建成投产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纺织厂。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z城甚至出现过“六厂争辉”的景象,z城也因此有了国内“纺织基地”的称号。

然而,曾将的辉煌并没有持续下去。

这些情况造就了z城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大量失业的纺织技工,凭借自己扎实的维修技术,纷纷改行,所以在z城,汽车维修、电器维修、汽车改装等行业发展很快。

阿布要去拜访的这位樊师傅,他的店铺就在原来国棉三厂大院旁边不远处,是一家以家用电器维修为主业的门面。

考虑到是位老师傅,阿布特意跑去打印店把手机里的照片打印了出来。

听了阿布的请求,樊师傅才伸手接住递过来的香烟,他从口袋里拿出老花镜戴上,仔细看了好一会儿照片,深深叹了口气。

“这个机器我可太熟悉了,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捷克产的小型纺织车床。分?型、n型两种机型,这个是?型的,当年国家曾经援建给柬埔寨过一批这种机器,就是在我们厂里组装调试的。”樊师傅摘下眼镜,揉了揉眼,“时光一去不返了啊。”

“樊叔叔,看起来您对这种织机能熟悉啊。”

“我们厂里用的是n型的,?型的国内很少,就是因为考虑到柬埔寨工人的身材瘦小,特意从捷克进口了一批小传动轮的?型机器。”樊师傅用手指敲着照片继续说,“我们厂里也只有几台,两个机型的差距并不大,骨架都是一摸一样的,为了节约成本,当年我们几个老伙计,就把厂里的几台?型机器改装成了n型的。”

“那现在呢?这些机器怎么样了啊?”阿布兴奋地问。

“哎,我们三厂拍卖的时候,那些机器基本上都被周边的私人小厂当废铁给拉走了,”说到这里,樊师傅不停地叹气,“倒是奇怪了,你们从哪里见到的这些东西啊?”

“樊叔叔,您可真厉害啊。”阿布咧着嘴笑了,“这还真是从柬埔寨拉回来的纺织机械啊,本来在柬埔寨的时候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是拆卸的时候太野蛮,现在已经装不起来了。”

“你们是要做细帆布么?”樊师傅抬头看看阿布,“现在可以做细帆布的机器很多,也比这种要先进,基本上都是数控的了。” “它能干的活,数控机器却不一定能干得了啊。”阿布笑着说,“把它拉回国的原因,就是打算能像在柬埔寨一样继续正常运转起来。但是安装组合成了大问题,正在发愁这个事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