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套路,都是套路!120(1 / 2)

“去给我买瓶水,我渴了,也饿了。”小美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她给自己找个台阶。

“楼下就有饭店。阿布连忙凑了上来,这讨好的语气让小美很受用,“今天来的时候我就观察了,有一个麦当劳,还有一个“味香辣面”,好像是武汉口味的。”

“那,还不赶紧背我下去,我的脚已经疼了!”

从“味香辣面”老板说话的强调,小美判断出是湖北人,于是就挑了个座位坐了下来。阿布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绿色的“小明同学”,拧开盖子放在了小美的面前。

“这面看起不错啊。”小美看了看旁边吃面的人。说话间,阿布已经端着面放在了桌子上。

“服务不错嘛,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小美“哼”了一声,斜眼看了看阿布。

“不让坚持不高兴。谁也拦不住我滴。”阿布打磨着一次性筷子,双手递给小美,笑嘻嘻地说。

“别讨好我,转了一整天,有什么感受啊,有啥想法跟我讲讲呗。”这才是小美最最关注的话题。

“说实话,咱们河南的确落后了很多啊,义乌小商品城可是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八十年代初就建成的啊。”从小饭店向外望去,可以清楚看到小商品城外广场上“鸡毛换糖”的铜人。

“这个“鸡毛换糖”的铜人,应该称得上是义乌的地标了吧。记得小时候,总有沿街买零食,换锅修鞋的,口音听起来怪怪的,老人都说他们是浙江人。他们的性格很温和,做事情也很精明,完全不同于我们当地小卖铺的掌柜,这个给我的印象很深。那是,我也经常会从家里偷拿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跟他们换辣椒糖、换卡片什么的,感觉就他们的买卖东西很灵活,一点都不死板,好像一切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着来的。”阿布认真说。

“恰恰是这些我们这些所谓的体面人,都很看不上那些小成本生意。其实,也正是小商品的生产和交易,体现出了浙江人当年超前的经商意识,用“以物易物”的朴素商业方法,换取有效的使用价值;到现在,浙江商人已经开始采用“资本运作”来赚取非交易的服务佣金了,就比如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不得不承认,浙江人精明、实干的精神,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啊。”阿布放下碗。

“针头线脑也能发家致富的理论,打造了这个“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这个称号”。阿布盯着铜人旁边的大广告牌,感慨地说。

经过前一天的折腾,第二天起床,小美显然已经对逛小商品的兴趣减掉了百分之八十。她不停地揉着脚说:“今天咱们得有个计划,不能盲目地乱转了啊。”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呢,把《小商品城简介》再给我看看。”阿布一边活动着脚一边说,“看看还有哪些区域咱们没有逛的。”

“二区的厨卫,三区的办公用品,四区的日用百货,”小美看着记录本对阿布说,“还有五区的进口商品馆,这个是最应该去看看的。”小美放下记录本,抬起头,“海淘刚刚兴起,咱们也开开眼界去啊。”

“那就先去五区吧,看美美的感兴趣的东西。”阿布边帮小美按摩脚边讨好的说。

“算了吧,还是工作要紧呢”。小美口是心非,嘿嘿笑了,精神状态立即饱满起来。

“傻瓜,如果自己都不喜欢,压根就感受不到自己商品的好,还怎么把货卖给别人呢?还谈什么经营呢?”阿布笑着说。

“可是,脚真的很疼啊。”小美卖乖的说。

“回去再送一双匡威给你好啦,还是限量版的,黄色满天星的那一款”。

小美感兴趣的五区,就是大名鼎鼎的进口商品馆,整体的装修风格明显比其他展馆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到处都挂着“汇四海精品,交五洲朋友”的条幅和招牌。

小美和阿布按照《说明地图》转一圈,算是大致了解一下。

“说是进口商品馆,大部分都是日本、韩国的商品,欧美的基本上都是奶粉、维生素、营养品啥的,和咱们的目标很不符合。”阿布有点泄气。 “昨天晚上你不是说“海淘”很火么?”阿布说。“咱们可以看看那些卖得很火的商品啊,看看这里有没有价格优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