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另一个人文世界21(1 / 2)

玩笑归玩笑,天哥在工作上是毫不含糊的。因为职业习惯,天哥一直秉承着“怀疑一切”信条。“除了眼睛,我连自己都不相信”,他对阿布说。“不管这个马总到底有怎样的实力,考察一下总归是必要的。”

天哥开着他的大房车,叫上阿布和大亮,三个人一路人歇车不停,下午出发,天亮时分就赶到了开城。

马总说的话,的确没有添水。从马家接待的规格,就能够看得出来。酒桌上到场的人,基本涵盖了从市政到司法的各个部门,“怪不得马总可以轻松找到小美的家庭信息了。”阿布心里暗想。

马家是开城的大户,在开城当地相当有社会地位。实际上,马家早年间也曾经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但随着马总的大哥入伍,家里的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山哥是家里的老大,与其他从小就忙于割麦放羊的小伙伴不同,山哥酷爱武术,甚至瞒着家人悄悄跑去少林寺拜师,父亲拗不过他,干脆把他送到了登封鹅坡武校。两年后他居然在全省的比赛中拿到名次。恰逢部队征兵,山哥的一套开门八极拳让带兵的首长非常喜爱。

“我们马家还真是祖坟冒烟了呦。”在中央做警卫的山哥回家省亲,乡里有头有脸的干部竟然跑上门来,和马家兄弟坐在一张桌子上喝了大酒;退伍后的山哥,更是受到了地方的特别照顾,同样在中央做过警卫员的县委副书记,把农药和化肥的地方经营权交给了马家。

山哥在外多年,世面上的人情世故把握得轻松自如,又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带领一众兄弟辟疆扩土,很快就成了开城人人皆知的大人物,不仅垄断了整个县城的农药和化肥,在房地产、运输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又抓住了好机会,无论是大型基建、房屋装修、甚至是货车改装等等行业都少不了马家兄弟的身影,赚得是钵满盆满。

马总在家中排行最小,山哥他们吃过的苦,他基本上算是全都躲了过去。在他的少年时期,家里的生活环境,已经称得上是相当优渥了。山哥有意培养小兄弟,所以马总受到了相对良好的教育,和其他的地方土炮老板很不一样,称得上是个很有思想,很有眼光的商业人。

马总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没有到大哥的公司去谋差事,而是找大哥借了二十万块钱,模仿着大城市“量贩超市”的样子,在开城陆陆续续开了好几家小型便利店,他认为这种“要啥有啥“的零售方式很适应老百姓的购物需求;再者说,超市里的员工人多,就算自己家里临时有个杂七杂八的事,也不缺跑腿儿、干杂活儿的人,这轮操作让马总有一种做“东家”的感觉。

“要提防这种“地主思维”,会把你的商业意识给拉低的!”家庭聚会上,山哥对马总表现出来的状态很不满意,“既然做,就要做最大最强的!打了几个小舢板就飘起来,一旦遇到实力强大的同行,连哭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事实上,表面上开起来玩世不恭的马总绝非安于现状的“土财主”,为了自己的事业,他愿意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实践。马总特别爱到发达城市去旅行,对名胜古迹的兴趣,远远不如当地的零售卖场带来的感悟,繁华的商业环境能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启发。

那些陈列整齐、装修简洁的连锁超市,让他的眼界为之一亮。回到家乡,他就比葫芦画瓢的把自家的小杂货店做了整改,窗明几净、层次分明的视觉感受,立即甩开了其他同行,定期的分类降价促销活动更是让同行们望尘莫及,连锁店越开越多。“福美来连锁超市”在开城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

大哥这句“恨铁不成钢”的教导,让一贯争强斗狠的马总,迅速爆发出了做大做强的决心。

“大哥,这个想法我其实早就有了啊,只是当下要面对很对很对的问题,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啊。”国内的大型购物中心,马总基本上已经逛遍了,只是他感觉这想法太不现实了。

“年轻人要敢于做梦。”山哥看了马总一眼,“首先你要明白,这种大型购物中心出现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如果搞不懂这个,那这个梦就只是个梦而已。”

听到这句话,全家人的筷子都放下了,眼睛都直盯盯地看着山哥。 “首先这是一个“政绩”工程,在政府“简报”上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商业扶植力度、招商引资的能力。”山哥吸溜吸溜地喝着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