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睡觉生娃种洋芋108(1 / 2)

在封建时代,人口就是国家强大与否的基础。

打仗要人,种地要人,赋税也要人。

所以,在古代,确实是人越多越好。

可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乱,大明疆域之内,好多地方早已荒无人烟。

房子无人住,土地无人耕。

宋代词人姜夔在金兵南下之后,路过惨遭掠夺的扬州,写下了千古名词《扬州慢淮左名都》。

词中云: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而此时的北京,恰如当年的扬州,几乎是一座空城。

虽然已经迁都,但那些破败凋零之景,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恢复的。

当务之急,是先赶快普查人口,然后划分土地。

洪兴基本上把当初在南京那一套搬过来。

随后,洪兴立即马不停蹄地安排人开始人口普查。

有了之前在南京的经验,这次搞起人口普查工作就没那么困难。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兵荒马乱这么多年,有地没人耕,粮食自然也就不够吃。

必须想办法搞一些产量高,能吃饱东西出来。

而这个东西,洪兴早已准备好。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土豆,穿越古代必备神器。

土豆的好处课太多了,这玩意儿好养活、不娇贵、病害少、产量高、易长时间储存、还管饱!

这么好的东西肯定要全国推广种植。

它性喜冷凉,不耐高温,最合适的生长温度是17℃-21℃。

纵观全国,能有这个温度的,只有彩云之南。

因此洪兴当初在云南的时候,就特意留意了一下。

但无奈一直没找到。

但洪兴一直都没忘了这件事。

直到跟着郑成功收复了T湾,在T湾巡查的时候洪兴无意间在路边乡野看见,几株随意丢弃的土豆植株。

洪兴非常高兴,急忙询问T湾本地人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好多人都不知道。

洪兴猜测可能是因为荷兰殖民者在T湾期间,跟随商船一起传过来的。

但现在这玩意儿从哪来已经不重要了。

别人不知道这个东西的神奇之处,洪兴却非常了解。

他仔细考察了一下T湾当地的环境,决定就让郑成功在T湾大力推广种植土豆。

土豆的生长周期是60-100天,差不多也就三个月就可以出产。

只要找好合适的环境,把他的块茎种下去之后,基本上不用怎么去管理。

等着收获就行!

属于是那种“活好话少不粘人”的优良品种。

很快,T湾第一批土豆实验品就出栏了。

那时候洪兴已经离开了T湾,但他走之前没忘记教给众人食用土豆的各种方法。

其实也不用教,这玩意除了生吃不好吃,其他的无论煎炒烹炸,蒸煮火烧都好吃。

关于土豆五花八门的吃法,感兴趣的可以请教一下身边贵州或云南的朋友。

他们两个老表可真是把土豆吃出花来。

关键是还贼好吃!

对了,土豆在贵州或云南主要叫“洋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