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光复北京93(1 / 2)

李定国开始发起总攻。

他的万人敌密密麻麻地朝宣府城内飞进去。

阵阵爆炸声不停传来。

城楼上尽管还有人在射箭,但清军的防守已经日渐疲软。

他们的损失不比明军少。

鳌拜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这时候,他派出去的人传来消息,大清康熙皇帝已经安全撤出山海关。

耿精忠也已经赶到了北京城,正在想办法破城。

既然如此,鳌拜心里也有数了。

打不过,那就逃吧!

按照既定计划,鳌拜打算往北边的草原一路狂奔,然后再从草原绕回老家。

反正此时的蒙古被明军打怕了,广阔的大草原可以任意驰骋。

只要回到了草原上,那就像鱼回到了水里。

明军要想追到,可要花费不少精力。

打定主意之后,鳌拜一秒钟都不想再待在这里挨揍。

他派出一支几千人的队伍登上城楼阻击李定国的进攻。

给李定国造成一个清军负隅顽抗的局面。

然后他悄悄选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偷偷跑了。

他还惦记着他那几十车的财宝,再不跑就麻烦了。

城上的清军打着打着才发现,原来他们的鳌少保已经跑了。

他们一边问候鳌拜的家人,一边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洪兴四年四月十日,宣府沦陷。

入城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鳌拜,他的手下告诉李定国,鳌拜已远遁大漠。

这可把李定国气得不轻。

他立即派出一直一万余人的轻骑前去追赶鳌拜。

随即继续带着大军朝北京赶来。

耿精忠觉得在他大魔王的威名之下,遏必隆会大大方方的打开城门迎接他。

没想到遏必隆竟然下令死守北京。

这就点燃了耿精忠的激情。

这一路赶来,还没打过仗呢,手痒的不行。

这回你偏要撞我枪口上,那我就不客气了。

其实不是遏必隆一定非要跟耿精忠过不去。

而是遏必隆很清楚耿精忠的性格,对于他们这些清朝将领来说,投不投降,下场都只有一个。

死亡。

更何况他当初还和鳌少保一起刨了洪兴他爷爷万历皇帝的陵墓。

好处自然也捞了不少。

这事若是被耿精忠知道了,他必死无疑。

眼下只能下令死守,让炮灰们先去拖住耿精忠,自己趁机逃跑。

清廷将领们此刻已是惊弓之鸟,一听到明军到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逃跑。

将领如此,下属自然也不例外。

遏必隆派士兵们严防死守,阻击耿精忠攻打北京城。

这些士兵可不想白白当做炮灰。

就在遏必隆带着亲信刚刚逃出北京城不久。

那些守城的士兵也不再抵抗,放下手中的兵器,没有丝毫心理负担,降了耿精忠。

耿精忠进城之后得知遏必隆已经逃跑。

立即派了五千骑兵前去追赶遏必隆。

他自己则暂时留在北京处理善后工作。

那些投降的士兵中,几乎都是汉人,满人早就跑了。

耿精忠自从劳动改造了之后,也不再滥杀无辜。

特别是这些人很多都是清廷强征过来的汉人民夫,他们已经很惨了。

但是对于那些没来得及逃跑的清人,耿精忠就没那么客气。

他就像一个小孩子满院子抓鸡一样,在北京城里到处抓清人。

抓到之后看看能不能从嘴里敲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