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抵达湾湾71(1 / 2)

经商议,此次进攻湾湾的路线是这样的。

从南京出长江,沿着海岸线直达厦门,在厦门搞一些补给之后,再从厦门过澎湖然后进湾湾。

洪兴三年五月一日(1664年),五万大军开拔。

这次洪兴基本上没带他那些老将们。

陆地战他们所向披靡,海战他们就别来凑合了。

就单单一个晕船就够他们受的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那些老将让他们留在南京辅佐太子监国。

他这次出海闹得动静比较大,清廷那边不可能不知道。

为了防止清廷搞偷袭,他只带了他的影密卫和锦衣卫三百人左右随他出海。

一个多月后,大明水师五万人终于来到了厦门。

耿继茂早就得到消息,也早早地来到港口迎接。

洪兴下令水师在厦门停靠补给,三日后启程。

军队有补给,那洪兴皇帝自然也不甘落后。

他找到耿继茂,问他有没有表示。

耿继茂知道这皇帝是一个雁过拔毛的主,也不敢怠慢,把他早就为洪兴准备好的礼物呈了上来。

洪兴看着满满几大箱子的礼物,直夸耿继茂懂事。

“嗯,不错,这不过这礼物是不是你搜刮民脂民膏搞来的?”

耿继茂都快哭了,经过了几次敲打之后,他哪敢伸手贪污受贿。

“回皇上,这些都是老臣省吃俭用攒出来的,没有任何问题。”

洪兴很高兴地收下了耿继茂的礼物。

广州机械制造局那边也早就收到皇帝的命令,把产线上最新最先进的各种武器弹药也运了过来。

三日之后,一切准备就绪的水师,继续动身。

洪兴三年六月二十五日(1664年),水师到达了澎湖,因遭风浪,为了安全,全军暂作休整。

第二天,暴雨过后的澎湖天空湛蓝,海水平静,一只只海鸥在海天之间穿梭遨游。

看着这一副美好的画面,洪兴想起了一首歌。

“澎湖湾,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他不自觉地唱了出来。

这首歌在他小时候几乎人人会唱。

歌里的澎湖,有白浪、有椰林、有斜阳和矮墙,还有拄着杖的外婆和那两对半的脚印。

如此温馨和睦的场景,怎能不让人留恋。

遥想到大海那边的湾湾子民正在遭受老外的压迫,洪兴这气不打一处来。

他妈的,整了走,一分钟都不想耽搁。

大军继续出发。

六月二十六日,周末,天气一日既往的晴朗,大海水平如镜。

占领湾湾已经三十九年的荷兰人的生活也和面前的大海一样,平静而乏味。

他们像日本轰炸珍珠港那天的美国大兵一样。

有的在湾湾街道瞎逛,时不时走进商铺买点东西;有的带着几人去山林中狩猎以此打发时光;传教士们则安安心心地为新入教的汉人举行洗礼。

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盘踞在湾湾的荷兰人在今台南市修筑热兰遮城,也叫湾湾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罗民遮城(今赤嵌楼)作为殖民统治的中心。

几十年无战事,他们很膨胀。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湾湾军队司令雅科步·描难实叮(JacobusValentijn),这位名字很怪的司令一大早起来右眼皮就跳个不停。

他也知道不能信中国的这些“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封建迷信。

可这眼皮跳的他心发慌,老觉得今天会发生什么事。

他没有选择像往常一样的去山里找湾湾本地高山族们吃野味。

而是架着望远镜朝风平浪静的海面乱瞅。

这一瞅不要紧,还真让他看出问题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