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太子监国交作业66(1 / 2)

回到南京之后的洪兴皇帝心情很好。

云南顺利平叛,木府的巨额财宝他留了一部分在云南,其余的都充入国库。

国家初立,百废待兴,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这次回来,他还打算再适当地开一些工厂。

有了这些钱做创业资金,干起事来就不那么捉襟见肘。

出去一年,他的那一双儿女也一岁多了,长得粉粉嫩嫩,胖嘟嘟惹人爱。

洪兴一只手一个,笨拙地搂在怀里爱不释手。

又亲又抱,龙颜大悦。

顾念之也在一旁看着他们父子三人,眼里满是柔情。

小别胜新婚。

夜里,两人几乎打到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洪兴并没有醉在温柔乡,还是依旧早早地就起来了。

毕竟要上班的嘛。

首先,是听取太子这一年的工作汇报。

朱慈煊在张煌言,李来亨和邓凯的辅佐之下,活干的很漂亮。

洪兴皇帝很满意,在他离开南京的这一年间,把南京甚至是全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土地划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当初洪兴在辰州府发现土地划分有人动手脚后,就立即给在南京的朱慈煊写信。

命他好好检查一下全国各地土地划分的具体情况。

这一查不要紧,果然发现有人暗箱操作,欺上瞒下。

太子对这些人深恶痛绝。

在他的治理之下,那些阻拦土地划分政策的黑恶势力、官员、土匪,均被一网打尽。

百姓一片欢呼声。

有了土地,无天灾人祸侵扰,百姓收成很不错,赋税自然也差不到哪里。

这一年,南京机械制造局又加了几条产线,生产力不断提升。

短短一年的时间,火器产量突飞猛进。

太子朱慈煊也很明白,在这个世界,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

国防才是真正的后盾。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他把火器专家钟洵从广州调来南京,交给他一批人,让他带着这一批人好好研发火器。

这些人可不是普通人,他们有一个很特殊的称谓,匠人。

在明朝,老朱将人分为军、民、匠三等。

匠籍实行世袭制度。

换句话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

这个匠籍从你一生下来就给你定死了。

除非你家祖坟冒青烟或者喷火(皇帝特旨批准),要不然这辈子你爹打铁你打铁,你爹劁(qiāo)猪你劁猪(阉割牲畜)。

子孙后代世袭下去。

后来,匠籍制度,被满清顺治皇帝在顺治二年(1645年)废了。

当然,朱慈煊并不是要重启匠籍制度,而是根据钟洵的需求,从天下匠人中选出那些各行业出类拔萃之人,交给钟洵。

他们有的会打铁、有的会木活、有的会铜工等等。

让钟洵把这些人打造成帝国栋梁之材。

这一年,除了云南土司叛乱之外,境内几乎无战乱,粮食丰收,百姓安乐。

整个大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太子朱慈煊跟着倒霉老爹朱由榔从出生到现在,一路颠沛流离,是一个过过苦日子的人。

他对战乱、饥饿和贫穷有着很绝望的体验。

那年洪兴入缅甸之前,为了防止出现被人一锅端的情况,他把朱慈煊交给了窦名望。

临行前,他吩咐窦名望好好训练这个大明惟一的继承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