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这事咱俩没完62(1 / 2)

察珲多尔济看着清廷给他的这些伤兵残将,人都傻了。

你们本地帮会怎么能这样没礼貌。

当初赏月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人家牛夫人。

我拼死拼活帮你们打工,完事后你们不给钱,而是给了我几袋发霉的米,让我自己拿去换钱。

察珲多尔济不是傻子。

通过天津之战,他也看出来清军此刻已很难完全消灭明军。

好吧,你们如此无情,那就别怪我无义了。

他也没说啥,带着清廷给他的这些人就回了喀尔喀蒙古。

不过在他离开北京之前,他写了两封信。

一封是写给南京的大明洪兴皇帝。

另一封是给被薅秃噜皮的朝鲜国王。

他要把倒霉的朝鲜也拉下水。

他吩咐送信的心腹,这两封信无论如何都要送到对方手里。

中间不能出任何差错,一旦被清廷发觉,那所有人都将有灭顶之灾。

这两封信走的极为艰难。

从北京出发,它得穿过戒备森严的清军管辖区域,一封渡过黄河,还得再渡过长江,才能顺利到达南京。

另一封稍微好一点,管理没那么严格,很快就到达了朝鲜。

朝鲜此时的国王叫李棩(yuān),李氏朝鲜的第十八代国王。

他是一个宽厚仁慈,但同时也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国王。

但这些一点也不影响他对清廷的仇恨。

可是,弱小的人,再大的仇恨那又怎样,还不是得老老实实地憋在心里。

察珲多尔济在给李棩信里大骂清廷不仁不义,痛斥清廷对朝鲜的残忍剥削。

这些话挠到了李棩的痒处。

这些话他在心里不知已经骂了多少遍,可从来不敢说出口,更别说写在纸上了。

骂完后,察珲多尔济在信里表示,想邀请朝鲜再一次并肩作战。

只不过,这次的敌人不是明朝,而是清廷。

这些在当时大逆不道的话吓得李棩脖颈(gěng)凉凉的。

他很想和察珲多尔济成为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

可他被打怕了,最重要的是,他手里没兵。

本来是有的,可现在都被瓜分完了。

他无能为力。

在最穷的时候,遇到了最想照顾的人,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

甚至他都不敢给察珲多尔济回信,万一回复的信被清廷截了。

他必死无疑。

朝鲜和察珲多尔济的联姻,基本宣告没戏。

另一封来南京的信,这一路,走了一个多月。

洪兴二年八月初,这封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南京。

但此时明朝老板朱由榔,正在云南吃野生菌。

太子朱慈煊收到信件后,得知是察珲多尔济的来信,事关重大,他不敢独自决定。

而且此事涉及机密,他立即招张煌言、李来亨和邓凯三人商议。

这三人都是洪兴当初留给太子朱慈煊,让他们辅助太子监国。

三人一致决定,既然皇上让太子监国,那这封信太子就有权利打开。

于是在三人的见证之下,这封信被打开了。

信是察珲多尔济亲自写的。

在信里,他把当初他为何帮助清廷打明军的原因说了,把清廷如何坑他,如何坑朝鲜也说了。

把他给朝鲜写信的事也说了。

在信里的察珲多尔济都快哭了。

“这些满清鞑子不讲江湖道义,一口吐沫一个钉,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应该做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