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平推中原31(1 / 2)

提前渡过长江之后的鳌拜和苏克萨哈听到枪炮声,吓得头也不敢回。

带着他们的骑兵一路向北逃窜。

郑成功看到浮桥断裂之后并没有下令攻击,而是命人不断朝岸边喊话。

“缴械不杀,明军优待俘虏!”

那么多优质劳动力,都杀了太可惜了。

这时候吴三桂也已经从南京城追到长江边,前后夹击,这些清军早已没有退路。

他们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南京光复。

次日天明,吴三桂召集众将士开会。

干事雷厉风行的吴三桂并没有像很多领导一样简单讲两句。

他的会议主题比领导们还简单

其一,迅速打扫战场;

其二,横渡长江,解放中原。

任务安排下去之后,他立即给还在福州的永历书信一封。

把此次收复南京的捷报快马加鞭地送去福州。

信里他还建议永历也赶快移驾南京,以此鼓舞士气。

做完这些后,他不想给鳌拜一秒钟的喘息时间,立即率众将士渡江北伐。

渡过长江后的鳌拜知道吴三桂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也立即向各州府下令,让他们带兵前来迎击南京方面来的明军。

可这如何来得及!

他的调令还没出去,吴三桂就已经率领三十多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渡过了长江。

吴三桂的眼里只有鳌拜。

可怜的鳌少保,他跑到哪,吴三桂就追到哪。

这一追,就追到了黄河边上。

得知鳌拜已仓惶渡过了黄河,吴三桂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

他派重兵在山东及河南等重要的渡口把持,防止清军反扑。

解决了后顾之忧,他自己则调转马头,放放心心地收复中原腹地。

原本以为黄河以南的中原腹地,清军会死守下去,可没想到他们听到明军三十万人北伐,很多清军直接弃城逃窜了。

没有弃城的也被当地起兵抗清的势力杀了不少。

明军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就平定了黄河以南诸省。

这里有一个疑惑,为何才短短一个多月,明军就能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收复中原?

讲到这,我们就要感谢提出意见的洪大善人和执行力很强的鳌少保了。

当初清廷下达连坐征兵法,清兵拿着花名册挥着大刀让这里几十万人生灵涂炭。

有不愿意当兵的,好办!一刀下去,省下多少麻烦。

惨无人道的征兵方式和多年的战火让这片大地上的人饥不堪命,绝亡相继。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对于清廷来说,没有人的地方,我就抢不到钱,抢不到钱的地方,要你何用?

在清廷的努力下,绝望的中原子民再也不愿做待宰的羔羊,他们提起了刀,誓死反抗。

清军如此不得人心,惨绝人寰的手段,拱手把中原让给了南明。

入主中原之前,永历颁布了一份无比严厉的诏书:大明将士,入城之后不得扰民,凡劫掠百姓者,立斩不赦。

于是,明军渡过长江攻城略地,秋毫无犯,百姓与商客照常营生,皆大欢喜。

明军与清军一对比,高下立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