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欧元鼓励朱胜非,创造二次睢阳保卫战奇迹65(1 / 2)

“老子曰: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

宋徽宗赵佶还恬不知耻地把自己封为道君皇帝。

但他们要是真明白是非好坏,早就把金贼扼杀在摇篮中了!

哪还有如今的局面?

你现在就不要再去想他赵家的事了。

这大宋江山,不是他们赵家的私人物品;这是天下万万人的栖息之地。

他们赵家要完了,但天下百姓还不会完。

你现在要想的,是你治下的百姓;接下来怎么面对金贼的侵略,甚至赵家天子的纳降国书。”

“陛下和朝廷都未能对抗金贼。”

朱胜非失神道,“本官一隅之地,又如何挡得住金贼的兵锋?”

“事在人为。

太原四万人的孤城,都能拖住金军九个月。

这南京城,人口比太原多数倍。

钱粮富足。

更有运河之便。

使用得当,谁言一定不能再创一次睢阳保卫战奇迹?”

“唐朝安史之乱时的睢阳保卫战么?”

朱胜非眼前一亮。

“是呀。”

欧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唐安史之乱两年后,安庆绪杀他老子安禄山即位(公元757年)。

后欲打通运河下江南劫掠。

他派三十万燕京兵马,气势汹汹地来攻睢阳。

睢阳太守许远奉真源县令张巡为统帅,6800余人的残兵孤城,硬扛10个月。

更关键的是,还杀了12万贼兵。

直接粉碎叛军下江南劫掠的梦想。

还为唐军反转赢得宝贵时间。

如今金军不比安史之军强多少。

今日之睢阳,更是远胜于昔日。

朝廷和皇帝,更未如大唐朝廷和皇帝那样跑路。

我大宋朝廷陛下和公卿们用自己的牺牲,为我等反击准备工作,提供了宝贵时间。

如今正是你我大显身手,二次成就睢阳保卫战佳话之时。

朱太守切莫要说丧气话。”

(安史之乱睢阳保卫战:

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定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卢龙(幽州)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一般统称为"河朔三镇,大致在今天的山东北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一带)联合发小心腹平卢(东北辽宁和山东东部一带,唐朝的河北,包括今之东北)兵马使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建立“燕”政权,自称“燕皇帝”。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即位,为向江淮地区发展,以燕将尹子奇为统帅领十三万燕军攻睢阳。

睢阳周围州县相继落入燕军手中,睢阳告急。

睢阳太守许远联合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张巡共计六千八百余人,并以张巡为统帅,抵抗燕军的进攻,双方鏖战月余后,尹子奇无果退兵。

此后尹子奇接连多次攻城,均遭睢阳守军的顽强抵抗。

张巡率军苦守睢阳,期间多次设计打击围城燕军。

至八月,睢阳城中近乎断粮,城中军民多以树皮、鼠雀为生,守城官兵数量锐减至一千六百人。

张巡命部将南霁云突围求救,却遭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等人的拒绝,只求得宁陵城使廉坦三千余兵力前往救援,因途中遭袭,援军赶到时仅有千余人。 至十月,城内守军仅有五百余人,张巡、许远等仍不肯弃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