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春晚上的小品141(1 / 2)

春晚

这个充满传统色彩和家国情怀的盛宴,

曾经是大家每年除夕夜的必看节目。

它伴随着亿万观众的欢声笑语,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秦铭小时候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最期待的节目不是歌舞、不是相声、当然也不会是戏曲。

是赵奶奶还有本山大叔的小品。

他们有很多经典作品,每一部都让秦铭开怀大笑,记忆犹新。

虽然赵奶奶已经因病离世,但她多年前的作品仍然让大家津津乐道。

甚至曾经有网友用其中的一句台词,识破了潜伏的间谍。

对,就是这句:“宫廷玉液酒!”

您别控制,听从内心的声音。

报价吧!

是不是?

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

秦铭决定在燕京台的春晚舞台上让经典重现。

可在演员的选择上,秦铭有些挠头。

于是,只得用出大召唤术。

铭轩大厦

李红梅推门进了秦铭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什么事儿,我忙着呢。”

王玉溪跟着顾嘉出发去泰国拍电影。

公司里的事情虽然有方含玉帮忙,但李红梅还是忙的昏天黑地。

秦铭笑着道:“梅姐,我需要一个小品演员,你帮帮忙?”

李红梅见秦铭找他真有正事儿,便也不在抱怨:“什么要求?”

秦铭道:“60岁左右,女喜剧演员,最好是唐山口音。”

李红梅狐疑的望向秦铭道:“你这什么小品啊?还要求口音。”

口音是秦铭的执念,不可能放弃的。

秦铭笑道:“梅姐,帮帮忙!好好想想。”

李红梅沉思片刻道:“我还真想不到。”

见秦铭一脸的失望,李红梅便道:“你不是和话剧团的冯老师关系很好吗?她团里的演员应该可以轻松拿捏吧?口音什么的学几天就好了啊!”

找话剧团?

秦铭开始的时候也想过。

但话剧更注重故事的深度和思想性,而小品则更侧重于幽默效果和娱乐性。

话剧团的演员未必能愿意放下身段来演小品。

而且也秦铭担心他们演不出喜剧效果。

秦铭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红梅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问问呗!”

秦铭想想也是,打个电话问一下吧。

李红梅见秦铭去打电话了,丢下一句:“我去忙了,不行的话我再帮你找人。”

说罢便走出了秦铭的办公室。

秦铭摸出手机,拨通了冯巧珍的电话。

“小秦?”冯巧珍惊喜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是不是要带芊芊和楠生来家里呀!?”

秦铭尴尬的说道:“冯阿姨,芊芊和楠生去学校了。是我有事想请您帮忙。”

“你看我,都忘了。我们芊芊和楠生已经是小学生了。”冯巧珍笑道:“什么事儿,说吧!”

秦铭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冯阿姨,我接了燕京台的春晚。有个小品,咱们团里能帮帮忙吗?”

冯巧珍听后愣了一下道:“你是说想让我们团排个小品,上燕京台春晚?”

秦铭不太好意思的回了句:“嗯!”

冯巧珍笑着说道:“你先把剧本发给过来吧。提前说好,太烂俗的我们可不接哦。”

秦铭当然明白,夏国国家话剧团。

如果是纯为了搞笑的烂俗段子,人家是肯定不愿意帮忙的。

秦铭忙回道:“好的,我这就给您发过去。”

冯巧珍挂断电话前还不忘嘱咐秦铭,周末要记得带芊芊和楠生来家里玩。

秦铭又打给吕瀚翔。

本山大叔的小品演员就交给燕京台来找好了。

“秦导,什么指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