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寒假,偶遇69(1 / 2)

寒冬腊月。

最后的一场期末考试过后,林雨歌学校放了寒假。

放假的那天正逢刚下完一场大雪,林雨歌背着鼓囊的书包,搬着木凳,跟随放假回家的学生大军,踏着前人踩出的雪水泥浆,深一脚浅一脚地费力地往家走着。

林雨歌的棉鞋已经渗进了冰凉的泥水,可是她的头上却冒着滚烫的热气。

终于到了家门口。

林雨歌快速地在门口台阶上挫了几下鞋底的泥巴,来不及换下湿了鞋底的棉靴,进门就把木凳放在堂屋门口,跑到东屋卧房把肩上斜挎的书包卸到炕上。

“娘!我们放假发新书了!看!这是我的寒假作业书!”

“呵!发了这么多啊!”

林母盘坐在温热的炕头,正缝制着一件冬衣,这冬衣是给姐姐林雪做的,粉色格子的棉袄,林母 一针一线的缝着,林雨歌看着很是喜欢。

林雨歌仅是看了一眼,便收起了羡慕的目光。

她把目光重新转移到自己的书包上,然后从红色书包里,掏出两本崭新的寒假练习册和两套试卷。

这些寒假作业,是林雨歌在班里交上十六元钱后,老师给发的。而这十六元钱,林雨歌只向林母要了十二元,有四元来自林雨歌日常攒下的小金库。

林雨歌把平时帮林母买盐打醋跑腿给的一毛毛的纸票钢镚,整齐地放进一个纸折的双层钱包里,然后趁林风,林雪不注意的时候,深深地掖进了炕毡下。当她把它们取出来时,纸钱包还散发着温热。

如育红班发新书那次一样,林雨歌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小心翼翼地打开封了膜的顺滑封面。

印刷清晰,干净整洁的页面,没有一点书写过的痕迹。

浓重而新鲜的纸墨气味迎面扑来,林雨歌深吸一口,内心顿时被这种香气填充得异常满足。

寒假里,门前池塘的厚厚冰面上,又是如游乐场一般,每天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池塘虽是在自家门口,但林雨歌从不敢单独去冰面上玩。她时常跟着林风,林雪,和小志一起去,或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只要可以是一个人的跟屁虫,林雨歌就觉得对方可以保护自己。

林雨歌在寒假里大多数时是跟林风和小志一起玩的。而林雪几乎每天都去街上的同学董慧家写作业,董慧的父母都是高材生,母亲在供销社上班,父亲是名党员,在大多数人家都用煤球炉,林雨歌家靠烧炕取暖的时候,她家已经烧炭用暖气片取暖了。

董慧的父母知道林雪的家庭情况,可能她们优越高学历的家庭境况,使得他们的胸怀更多包容性,他们不爱嚼舌根,她们看中林雪的品学兼优,并且喜爱她洋娃娃一样的可爱面庞,所以他们很欢迎林雪和他们的女儿成为朋友。

每次林雪去董慧家写作业的时候,林雨歌也总想跟着,她喜欢和一群女孩子在一起玩,并且在董慧家温暖舒适的房间里,不需要再瑟缩着手去写作业。

可是林雪并不是每次都愿意带上林雨歌,这时候林雨歌就只能跟着林风和小志来到冰冻的池塘,或是到冰天雪地的田野中寻找乐趣。

林风带着林雨歌和小志在池塘溜滑的冰面上,溜冰,打陀螺,凿冰捞鱼,在野外厚厚的雪窝里打滚,捉麻雀,刨地瓜。

她们在村民早已收完的地瓜地里认真地搜寻翻找,如挖到几个稍微大点的地瓜,林风便带着林雨歌和小志,到路边薅一堆干草用随身带的火柴点燃,火旺了,把地瓜扔火堆里,然后大家围坐在温暖的火堆旁,一边烤火,一边闻着烤红薯发出的浓浓的香气。

新年来临这几天,池塘冰面上的孩子慢慢减少了。

大家都窝在家里,和林雨歌兄妹几个一样,围着熏炸的灶台, 端着瓷碗,接过大人刚从油锅里炸出来的冒着热气的藕盒,糖叶,不等晾凉就迫不及待地塞到嘴里。他们呼哧呼哧的哈着热气,龇牙咧嘴地咀嚼着嘴里的美味。

藕盒炸好后,林母把它们装进了一个大大的白瓷盆里。喷香的气味引得几个孩子口水直冒,大家每人吃了两个藕盒,林母便扣上盆盖不让再吃了。

“这还没真正过年呢,等过年再吃!”

几个没有解馋的孩子撇撇嘴,散去了。

她们顺着油炸的香气来到几个大娘家门口,几个大娘都在炸制年货,她们眼巴巴地往锅里巴望着,几个大娘见了啥都没说,都直接递出了几个冒着热气的藕盒。

林雨歌嘘哈地吃着手里还有些烫嘴的藕盒,三个大娘家每家做得藕盒味道都不一样,但是每一种都很香。他们拿了藕盒不敢贪恋吃完就走,生怕惹来大娘们的不满。

转眼就到了过年,农村里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除夕夜里看春晚包饺子。

林雨歌家没有电视,她们包完饺子,林母便带着三个孩子脱了棉靴坐到烧热乎的炕上打扑克牌。

四个人围坐在宣软的棉被上,林母在每个人跟前放了十个一毛钱的钢镚当作各自的本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真金白银地打扑克,这成功激起了林雨歌兄妹三人的斗志。大家摩拳擦掌,个个出牌的时候,注意力比在课堂上还集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