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风云际会峥嵘现(一)(1 / 1)

李东然命令所有特武全部从基地出发集中到武威城,即可以就近采取行动,有大事又可以快速到达凤州。每天不停有情报汇聚到小小的客栈。李东然的大脑终于得到充分利用,基本上一整天都处于高速运转。吴尹也终于没有机会亲自监视女首领,被李东然调回客栈,帮忙处理调度整个侦查部,传达命令给战斗部。这期间有侦查部人员混进了凤州,消息传递出来很难,但至少比一无所知要强。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眼看着还有10天就要过年了。凤州城里传出消息,郭崇韬已经被李继岌控制起来,罪名是强占巨量民财,私拥兵甲,并且在卧室搜出蜀国玉玺,这些证据综合起来给判了个预谋造反的罪名,预计年前问斩。李东然听说以后,第一反应是历史改变了,这郭崇韬按正史记录死于成都,被铁楇打死,现在要在凤州问斩。同时侦查部也已经确定,染坊那伙人就是郭崇韬的人,很有可能是郭崇韬的唯一的女儿带着郭崇韬的两个孙子躲避在这里,同时在联络郭崇韬旧部,应该是郭崇韬事先有所察觉,安排下的一个后手。而且目前武威小小的地方,除了自己一方,已经确定有李继岌,郭崇韬,李绍琛,前蜀降兵几股势力,还有另外一股势力来历不明,目的不明。这里面以李继岌官方势力最强,有3个营共计2200余人,主要在城中心。郭崇韬旧部大约一个营位于城南一角。李绍琛的人都是零零散散进城,然后集中到城西南,大约有70人左右,前蜀降兵大约500人,被监视分布在城北。那股不明势力人数一直增增减减,大约在30人左右。经过一番权衡思考,李东然决定先不要打草惊蛇,不表露态度,只是加强情报搜集,密切关注各方动向。同时李东然让韩城送过来一批炸弹以备不时之需,之前特武营是接受过炸弹使用训练的,只是平时并不配发,现在队员们发现,发下来的炸弹刚好装在马甲侧前方的一排口袋里,使用时十分顺手。到了农历25,武威城里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各个兵营里都开始动作不断,明显是在准备战斗。

未到日落时分,李继岌的人封锁了四门,不许进出,之前都是昼夜不禁,现在出现如此情况,看来凤州已经动手。李东然要求所有特武全副武装,随时准备行动。至于到时候帮哪一方,李东然没有明确,但是他自己知道,心底里还是倾向于帮助郭崇韬,有历史知识造成的情感倾向,也有吴尹对女首领的情感影响,最重要的是潜意识里有隐隐的冲动。

天光黑了下来,守军如临大敌,李继岌三个营有两个营都上了城墙,即对外防备,也对内警戒。一个营在城中各处巡逻警戒。尤其对郭崇韬旧部,无人知道到时候这股势力如何取舍,所有势力都在重点观察他们。到了午夜时分,城外东南方向有火光传来,前面一队人马在拼命奔跑,后面更多的人马在追赶。双方都穿着同样军服,一时之间分不清楚是敌是友。前面队伍到了城门附近,城上守军张弓戒备,有守城官喊道:“城下队伍报上所属,不然射杀当场!”城下队伍答到:“凤州城遇袭,我们沿路通知各城戒备,路上遇到李绍琛部队攻击,请城上兄弟开门放行,阻住后面追兵!”这时就听见追兵队伍有人高喊:“守城兄弟千万不可放他们入城,他们是郭崇韬叛军所属,其中有郭崇韬家人,我们追击至此,城上兄弟要配合捉拿叛军!都统定有封赏!”城中守军早已获知消息,今晚可能有叛军来袭,听闻这个消息并不吃惊,只是一时分不清城下情况,犹豫不决,不知应该帮助哪一方。此时城下双方已经相接,互相砍杀,天黑看不清楚,火光中只见追击一方人数二倍有余,不多时已经将另一方消灭殆尽,捉住一名男子五花大绑,男子二十岁左右,犹在挣扎,眼见大势已去,悲痛喊道:“我郭家一心为国,如今糟小人陷害沦落如此,诸位如今助纣为虐,将来只怕比我郭家还要凄惨!”说罢挣脱军士,冲着城墙冲撞而去,看样子是是要自杀当场。可是身边重重敌军,距离城墙5米开外就被重新控制。城下众军士喊道:“城上兄弟,如今我们抓住了郭崇韬第三子,赶快开城放我们进入,明天押解回凤州,功劳也有你们一份!耽误了时间,万一有变,你们担当不起!”守城官听闻心中思考,既然叛军从我这边来的,未能及时出城捉拿已经错过大好功劳,如今不能再耽搁军情,于是命令开门放行。

待所有人已经进入城门,守城兵准备重新关上城门时,异变突生,城外来的兵士纷纷撕掉左边袖子,露出一节白衣,其中将官高声喊道:“为郭大帅伸张正义,保全他的家人,兄弟们给我守住城门,不能让他们关城门!”与此同时,之前被消灭的众人活了过来,重新起身拿起武器也攻进城来。本来守军势大,奈何城门狭小施展不开,双方都只能投入几十人战斗,形成了拉锯战。这时远处有大量军士出现,同样左边袖子白色,不过不是撕掉袖子,而是缠了一条白布。最少千人以上。快速来到城外,虽然被射杀一部分,但城门未关得以进入,这样一来进攻一方士气大涨,很快控制了城门。城内守军闻声已经向此处城门移动,希望与与城墙上守军汇合一处,与此同时城内郭崇韬旧部的营地,亮起一片火光,千余人杀将出营,同样左臂缠绕白布,不用问和城外杀进来的人马已经约好。如此一来攻守双方人数差距就没有那么大了,而且守军要分出来人驻守城墙,一时间双方你来我往,短时间都奈何不了对方。正在双方拿命互换时,城西南有一道火光冲天而起,然后城北杀出几批人来,加入到攻击守军的行列,这些人正是蜀军降卒,手中武器五花八门,显然是临时凑的。之前特武监视的李绍琛部众人也开始攻击,看来他们是和蜀兵约定好的,这几路兵马都把目标对准了守军,一时间守军兵将感觉四面楚歌,到处都是敌人。

天快亮的时候,城中处处火光,守军伤亡过半,士气全无,最终从北门败退,绕城而过向南退走。李东然把所有特武集中到客栈,不再分散实力。只让吴尹带着两名特武监视染坊,不出意外接下来的戏台就在那里。果然城中安定下来以后,各方势力向染坊集中,首领人物先后进入染坊。天近正午,吴尹返回客栈汇报所得。那名女首领名叫郭爱嘉,是郭崇韬唯一爱女。本次出征郭崇韬本就是为了争取军功,希望能够镇守整个西南,远离洛阳的政治漩涡,所以家人紧随其后来到凤州,如果郭崇韬真想自立,理应带着家人同去成都,可是为了表示自己无意自立,把家人留在了李继岌驻地。这次李存勖派人来蜀,朝中亲近之人已经提前通郭崇韬可能对他不利,郭崇韬偏偏认为他功不可没,帮助李存勖定鼎中原,李存勖不会害他,于是放下成都军务,只身来到凤州面见天使和李继岌,以表忠心。郭崇韬到达凤州以后,开始意识到事情可能和想象中不同,为时已晚,家中成年男子目标明显不易走脱,安排女儿带着两个幼孙躲出城来,本来是安排回山西老家,但是郭爱嘉放心不下家人,暂时躲避在武威,这处染坊本就是郭家早年置办的产业,就成了郭爱嘉的临时行动中心。城中原有的郭崇韬旧部,是一直跟随郭崇韬南北征战的一名魏姓军官,官至折冲都尉,这次被抽调随郭崇韬出征,到了武威郭崇韬安排他带一营镇守武威,就在上个月被李继岌派人取代,但是一时间还没有去处,所以也留在武威等候军令。

至于攻进城来的部队,是郭崇韬意识到危险以后,以枢密征讨使的身份调动军队,安排在凤州附近以备不测的人马,带军将领是征讨副使甄武义,也是郭崇韬多年的生死兄弟。这次带人进城的,正是甄武义的长子甄博仁。据甄博仁带来的消息,郭崇韬一家已经被李继岌处死,因为郭崇韬在军中威望甚高,当日军中不服,李继岌派兵弹压,也正因为如此造成李继岌军力不足,才让甄博仁有机会带兵绕过凤州城,诈开城门占领武威。现在凤州城要面对李绍琛,还要面对甄武义,无力抽兵回援武威,甄武义欲借武威地利,收拢郭崇韬旧部中忠心之人,正式和朝廷撕破脸皮,反正这李家杀功臣已经上瘾,目前各地军心不稳,甄家未尝就没可能占了大位!要想收拢郭崇韬旧部,一定需要一个大义,而最好的选择就是郭家仅存的两个孙子。所以在染坊,甄博仁提出让郭爱嘉嫁于自己,郭爱嘉十分反感,当场拒绝,甄博仁则以帮助郭家复仇为筹码不停纠缠。魏都尉忠心为真,对甄博仁趁人之危之举深为不齿,支持郭爱嘉。李绍琛派来的人则支持甄博仁。双方僵持之中,甄博仁突然发难,将郭爱嘉和魏都尉扣了,现在魏都尉手下正在和甄博仁的人对峙于染坊外,一触即发。

吴尹一口气说完才想起来喝一口水,李东然心中奇怪,这些情报显然不是靠埋伏偷听就能获得,这吴尹真是神人,这都怎么获得的情报。心中实在好奇,问道:“如此多的情报,你是如何收集的?”吴尹停顿了一会,突然拜倒:“属下知错,我见那郭爱嘉被关在装燃料的库房里不得出入,即是为了情报,也是出于私心,找机会潜了进去,说明我们并不属于任何一方,只是看她一个弱女子遭此欺凌,想帮助她脱困,这些情报主要都是她说给我的。”李东然心中好笑,面色却是一沉:“吴尹,军伍之中最忌讳什么?”吴尹:“不从将令,擅自行动。属下知错,但这混蛋世道真是让人憋闷,遇到郭爱嘉让我心中一亮,忍不住想帮她,愿受将军责罚!”说罢低头不语。李东然沉声道:“行动过后自会处罚,现在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营救郭爱嘉。”吴尹抬头,眼中不可置信的表情,看见李东然冲他点头一笑,确认不是玩笑话,眼中一层雾气升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