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黑猪林1155(1 / 2)

“天禄,你上车来细说。”

“是,老师。”

天禄将马匹拴在了车厢后面自己上了马车,

“老师、师叔,还有一物是红薯,村里的叔伯们更喜欢叫地瓜。产量比玉米更高些,村里已经种了几年了。这几年村里能够抗过灾荒后困难,全靠了它们了。”

他伸手从怀中取出个小包裹来,放在中间的小方桌上慢慢打开,

“我姐夫回去的时候还不到收秋之时,没有新鲜的地瓜,这是晾晒成干的地瓜干,可以保存很久,当个零食很不错,就是有些硬。

也可以生晒成片,不但易于存放口感也不错,可以煮粥也可以直接蒸食。只是这东西不宜多食,吃多了容易反酸。”

天禄说得明白,二老也听明白了,

“这东西是谁找到的?”

玉老问出出门了关键东西,

“我和长姐到了黑山村后衣食无着之时,在林中发现的,也是幸好我家长姐广博杂书,记性也算不赖,这才没有错过。”

天禄一句话,将功劳算到了自家长姐身上,

“老师,您上报之时可否写成,我长姐与姐夫进山之时,我家长姐发现的?”

玉老看了天禄几眼,

“为何?”

“老师,弟子自小便发宏愿科举出仕,为家族改门楣,为生民立命,此生志不变。”

说到这里天禄眼圈是红的,

“当年我们一家五口出来逃荒,只有我与长姐活了下来。一路逃过来,也有施粥的官府,可是怎奈当时逃荒百姓众多,当时的稀粥只能一薄再薄,先让更多的人活命下来再说。听说,当时有一县令,亲自带人进林了寻吃食,差点没了命。这话就是他说的,弟子记忆犹新。”

“好,我明白了。”

车队继续向前,玉家的一个下人骑着天禄的马匹往回跑,他到时将独自一人回京。

天禄掀开车帘向前看了一眼,

“老师,前面就是陆安州城了。”

“天禄,告诉大牛咱们在这里歇上两日,我带你们去拜访一位故人。也领略下陆安州阳麓书院的风光,看看那里的学生风采。”

“是,听从老师安排。”

他们一行人寻了一家客栈包了个小院住下,当天玉老的一封拜帖便到了阳麓书院院长的桌案之上。

“快请送帖之人。”

“真是玉老、庞老到了?”

“是,何院长。我家老爷让我知会于您,不必大事声张,他只在这里停留两日便离开回京,不必惊动地方官员,我家老爷这是私事。”

“只是听说二老来了北方,一直无人知道他们在哪里。好,明日我将扫榻相迎。”

“我家老爷还吩咐了,不可铺张,只当平常接待即可。何院长,小的告辞了。”

何晋是这里阳麓书院的院长,有了这个消息他没敢隐瞒,直接一封书信飞马报于京中家族。他自己按照玉老的吩咐,只在自己院长的书房前相迎。

有了这个机会,他们也走了半个月了,大牛赶了骡车带着欣欣上街了,玉老吩咐玉米不能再吃了。他们又补充了些大米、面粉,又在杂货店补充了些油盐、调料。 现在天气凉了,青菜也能多放几日,考虑着马车上的空间,欣欣又买了些白菜、萝卜带回去,留着他们路上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