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允授计诛董卓17(1 / 2)

原来李儒到丞相府门口,听见随从的人说:“太师非常生气,去找吕布了!”李儒慌忙赶进去的时候,看见吕布奔跑,说道:“太师要杀我!”李儒急忙奔跑进去,正好撞见董卓倒在地上。李儒急忙扶起董卓到书院中,再次下拜说:“我实在是为了国家社稷考虑,冲撞倒了恩相。真是死罪!死罪!”董卓说:“可恶那逆贼玩弄我的爱姬,我发誓一定要杀了他!”李儒说:“恩相错了。昔日楚庄王夜里宴请诸侯,让他的爱姬劝酒,忽然狂风骤起,把所有的蜡烛都吹灭了。座上有一个人抱住爱姬,爱姬用手揪住他帽子上的缨带,告诉楚庄王。楚庄王说:‘这是酒后失态。’命令拿一个金盘来,把所有人的缨带都扯断,然后才点起明亮的蜡烛。那次宴会叫做‘撧缨会’。正不知道调戏爱姬的人是谁。后来楚庄王被秦兵包围,看见一个大将,杀进阵中,救出了楚庄王。庄王看见这人身上带着重伤,问他,那人回答说:‘我是蒋雄啊。昔日在‘撧缨会’上,承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前来报答。’太师为什么不借鉴‘撧缨’的品德,趁着这个机会,把貂蝉赏赐给吕布,吕布感恩戴德,一定会拼死报答太师的。”董卓这才转怒为喜说:“你可以去对吕布说,我把貂蝉赏赐给他。”李儒说:“汉高祖用二万黄金赏赐给陈平,于是成就了大事业。今日太师的所作所为,正类似这样。”李儒谢过之后就出去了。

董卓进入后堂,叫来貂蝉然后问她:“你为什么和吕布私通呢?”貂蝉哭泣着说:“我以为温侯是太师的儿子,就回避他。这人气势汹汹地提着方天画戟赶来,到了凤仪亭边,我想要投进荷花池,这人抱住了我。正在生死关头,太师来了,救了我的性命。”董卓说:“我想把你赏赐给吕布,怎么样?”貂蝉说:“妾身已经侍奉贵人您了,现在却要给家奴,我宁愿死也不愿受此侮辱!”于是就去抽墙壁上的宝剑想要自刎。董卓慌忙夺下剑并拥抱她说:“我是和你开玩笑的!”貂蝉哭倒在董卓怀里,说:“这一定是李儒的计谋!李儒和吕布交情深厚,所以设计出这个计策!”董卓说:“我怎么能舍弃你呢?”貂蝉说:“就怕太师不为妾身做主。”董卓说:“我宁愿舍弃性命,也一定会保护你!”貂蝉哭泣着道谢说:“只是担心这里不适合长久居住,一定会被吕布所害。”董卓说:“我明天就和你回郿坞去享受快乐。”貂蝉说:“郿坞能居住吗?”董卓说:“城里有三十年的粮食,门外排列着数百万的军兵。如果成功了,那你就是贵妃;如果不成功,那你也会是富贵人家的妻子。千万不要忧虑。”貂蝉拜谢。

第二天,李儒进见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可以把貂蝉送给吕布。”董卓变了脸色说:“你的妻子肯给吕布吗?”李儒说:“主公不能被妇人迷惑。”董卓说:“什么妇人能迷惑我的心?貂蝉这件事,不要再多说了,说就一定斩杀。”李儒仰天长叹说:“我们都要死于妇人之手了!”董卓命令身边的人:“把李儒赶出去,收拾车马,今天就回郿坞。”百官都各自拜别送行。

貂蝉在车中,远远地看见吕布在人群之中,眼睛望着车中。貂蝉假装遮住自己的脸,好像在痛哭的样子。董卓的车子已经离去,吕布缓缓地在土冈上放松缰绳,望着毡车哭泣。在他背后有一个人在马上说:“温侯为什么远远地望着而悲伤呢?”吕布看他,原来是太原祁郡人,姓王,名允,字子师。吕布说:“我是为了王允的女儿。”王允假装吃惊地说:“这么久了还没有给将军吗?”吕布说:“那老贼自己宠幸她已经很久了!”王允遮住自己的脸说:“这是禽兽的行为啊!”吕布将上述这些事一件一件地告诉王允,王允说:“一同到我那里商议。”

吕布跟随王允进入城中,到王允宅邸前下马,进入密室。王允置办酒席款待吕布。吕布的怒气更加增添,王允说:“太师奸淫我的女儿,抢夺将军的妻子,实在可以成为天下的笑柄。不是笑太师,是笑我王允和将军啊!我王允是年老体弱没有能力的人,不值得一提;可怜将军是半世的英雄啊!”吕布就气倒在地上。王允慌忙急救他,说:“是老夫言语失当,将军息怒。”吕布说:“发誓一定要杀了这个老贼,来洗刷我的耻辱!”王允急忙捂住他的嘴:“将军不要说,恐怕连累老夫,我全族都会死啊!”吕布说:“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怎能郁闷地长久居于别人手下呢!”王允说:“凭将军的才能,超过韩信百倍;韩信尚且能称王,将军怎么可以长久地只做个温侯呢?”吕布说:“我杀老贼,无奈是父子关系,恐怕招惹后人议论。”王允大笑说:“将军自己姓吕,董卓自己姓董。他掷戟的时候,哪里有父子情呢?”吕布愤然大怒说:“如果不是司徒的良言,那么我也会被老贼所害了!”王允说:“将军如果扶持汉室,那就是忠臣。青史留名,万古不朽;将军如果扶持董卓,那就是反臣,史官下笔,会留下万代骂名。”吕布随即下拜说:“我吕布心意已决,司徒不要怀疑。”王允说:“只是恐怕事情又不能成功,反而招来大祸。”吕布拔出佩剑,刺臂出血来发誓。王允跪地感谢说:“汉朝四百多年的天下,都多亏将军的恩赐啊!天子已经有密诏,将军应该怀揣着它,千万不要泄露。到时候有计策,自然会告知将军。”吕布慷慨地答应后起身。

王允立即邀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商议。士孙瑞说:“如今皇上有病刚刚痊愈,可以派遣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前往郿坞,邀请董卓来议事,在朝廷大门内埋伏甲兵,把他引进来诛杀。这是上策。”黄琬说:“谁敢于去呢?”士孙瑞说:“吕布的同郡骑都尉李肃,近来很怨恨董卓不给他提升任用。让吕布劝说这个人去,董卓一定不会怀疑。”王允说:“好。”邀请吕布一起商议。吕布说:“昔日我杀丁建阳,也是这个人。现在如果他不去,我先斩杀他。”派人秘密地请李肃到来,吕布说:“昔日兄长曾劝说我杀丁建阳而投靠董卓;如今董卓不仁不义,扰乱伦理纲常,对上欺骗天子,对下残害生灵,罪恶满盈,神人共愤。你可以传天子诏令,前往郿坞宣召董卓入朝。如果见到司徒有话,就一起下手,竭力扶持汉室,共同做忠臣。你意下如何?”李肃说:“我也早就想除掉这个老贼了,只恨没有帮手。这是天赐良机啊!”于是折断箭杆发誓。王允说:“你如果做成这件事,哪里还用愁没有显要的官职。”

第二天,李肃带领十几名骑兵先到达郿坞。有人禀报说天子有诏书。董卓说:“叫他进来。”李肃进入,行完再拜礼。董卓说:“天子有什么诏命?”李肃说:“天子病体刚刚痊愈,想要在未央殿会见文武大臣,准备把皇位让给太师,所以有此诏书。李肃知道这个诏书很紧急,快马加鞭赶来,拜贺主公。”董卓说:“王允怎么样?”李肃说:“王司徒已经差人修筑受禅台,士孙瑞已经起草诏书,就等主公到来。”董卓大笑说:“我昨夜做梦,有条龙笼罩在我身上,今天得到这个好兆头,时机不可错过。”就命令大规模排列车马进京。李肃说:“希望主上长久统治天下,我的子孙就有依靠了!”董卓说:“我登上皇位,你做执金吾。”李肃行礼拜谢并自称臣子完毕。董卓临行前,对貂蝉说:“我昔日答应让你做贵妃,现在就要确定了。”貂蝉道谢。董卓进去辞别母亲。他母亲九十多岁了。母亲说:“我儿要去哪里?”董卓说:“儿今天去长安顺应接受禅让,母亲早晚要成为太后了。”母亲说:“我最近肉颤心惊,恐怕不是好兆头。”李肃说:“作为万代国家的祖母,怎么会没有预先的警示呢!”董卓说:“我心腹之人看得很明白。”

出了郿坞上车,前面有遮挡后面有簇拥,数千士兵,引导前行不到三十里,车下面忽然折断一个轮子。左右的人扶住,董卓让人牵过玉面逍遥马,董卓整理衣服上马。又走了不到十几里,玉面马咆哮嘶喊,扯断了缰绳。董卓问李肃说:“车折了轮子,马断了缰绳,这怎么办?”李肃说:“这是太师应当继承汉朝皇位,抛弃旧的而迎来新的。”董卓说:“我心腹之人看得很明白。”第二天,忽然狂风大作,昏暗的雾气遮蔽了天空。董卓问李肃说:“这是什么征兆?”李肃说:“主公登上皇位,必定会有红光紫雾,来增强天威罢了。”董卓说:“我心腹之人看得很明白。”

董卓到了城外,百官出来迎接。王允、黄琬、杨瓒、淳于琼、皇甫嵩都趴在道路旁边自称臣子,说:“天子明天在未央殿举行大会,有推让皇位的商议”董卓让百官回去:“明天天亮来迎接。”吕布进来祝贺说:“大人明天应当斋戒沐浴后进城,来承接万代不朽的基业。”董卓说:“我登上皇位,你应当总管天下兵马。”吕布道谢,就在帐篷前住宿。

在这天夜里,几十个小孩子在郊外唱歌,风把歌声吹进帐篷。歌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下,犹不生!”歌唱完,声音很是悲伤凄切。董卓问李肃说:“童谣有什么吉凶的寓意?”李肃说:“也只是说刘氏灭亡、董氏兴盛的意思。”董卓说:“李肃说得对。”第二天清晨,排列好队伍进城。董卓在车上,看见一个道人,穿着青袍戴着白巾,拿着一根长竿,上面绑着一块布,上面大大地写着一个“吕”字。董卓问李肃说:“这个道人是什么意思?”李肃说:“是心智不正常的人。”呼喊将士推开他,道人倒在地上,李肃命令把他拖到一边。

董卓进入皇宫前,群臣都各自穿着朝服,在道路上迎接拜见。李肃手拿着宝剑,扶着车子前行。到了北掖门,士兵都被挡在门外,只有二十多个驾车的人一同进入。董卓看见王允等人各自手持宝剑站在殿门,董卓十分吃惊,问李肃说:“拿着剑的人是什么意思?”李肃推着车轮。王允大声呼喊说:“反贼到这里了!武士在哪里?”两旁转出一百多人,拿着长戈和长矛刺向董卓。董卓穿着铠甲刺不进去,所谓裹甲,就是在里面穿着铠甲,而在铠甲外面又加穿衣服。原来董卓害怕被人暗算,经常穿着两层掩心铠甲。董卓手臂受伤掉下车。董卓大声呼喊说:“吕布在哪里?”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来说:“有诏令讨伐反贼!”一戟直接穿透了董卓的咽喉。李肃早就把董卓的头割下来拿在手里。吕布右手拿着方天画戟,左手从怀里取出诏书,大声呼喊说:“奉诏令讨伐贼臣董卓,其余的人不追究。”于是,宫内宫外的将吏都高呼万万岁,拜伏在地上。董卓这时五十四岁。汉献帝初平三年,这一年是壬申年,四月二十二日。史官有诗感叹说:

董卓迁都汉帝忧,生灵滚滚丧荒丘。

狗衔骸骨筋犹动,乌啄骷髅血尚流。

眉坞追魂凭李肃,宫门取命有温侯。

奸雄已死戈矛下,直到如今骂未休。

又有诗说道:

董卓欺君自古无,岂知天地有荣枯。

宫门搠透方天戟,万姓歌欢满路途。

又有诗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