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崇宁终逝85(1 / 2)

第85章崇宁终逝

“今日他们怎么不攻城了?”东门城墙上,城楼的最上一层,远远望着黑鸦鸦的土司兵列阵站在几里之外,却丝毫没见动作,朱文琅奇道。

“今日应该不会来了……昨天他们那么多的兵力来攻城,打得那么凶,也没讨得了好,洛加的弟弟洛真还被瞿小子射了一箭,受了伤,没想出来新法子之前,他们应该暂时不会来攻城了。”沐英似乎早就猜出来了,慢条斯理时喝着茶道,

“呀,昨天那些尸首都收走了。”丽娜看着东门外干干净净的战场,讶道。

“这是自然的,双方都须得将自家兵士的尸首收走,免得曝尸荒野,容易生发瘟疫。再说了,土司下面的都是族兵,人死了,总得拖回去好好安葬才好。”沐英道。

“他们过来拖尸首的时候没想着再杀一拨?”朱文琅问道。

“没人杀。”沐英摇摇头:“这是规矩……人死为大,双方都有尸体,各自收殓安葬,有时双方的收尸队还会互相帮忙抬一下。要是连这事都要算计,那以后对手就会报复的,别的不说,只要你算计过一次,只怕以后凡是你这边死在战场上的兵士,都得被对手拖走喂狗,这样于自己的军心大不利,所以,只要打完了仗,双方各自的收尸队来收尸首,双方都是客客气气的……这几乎算是普天下的大规矩,连蒙古鞑子都这样。”

“哦,明白了。”朱文琅没想到连战场上的双方都能形成某种潜规则,估摸着也是因为整个中华民族都有一种“死者为大”的观念。

“那他们到底还会不会再来?”丽娜抢先问道。

“估摸着不会了。”沐英道:“昨日成都的颖国公应当已发兵动身,十日内前锋便可到昆明。而明日,洛加他们几个大土司就会收到消息。除非他们能想到办法在三日之内攻破昆明城门,否则他们就得赶紧放弃攻城,拉着族兵回本部固守,等候颖国公的大军的围剿,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洛加不是笨蛋,我猜洛加明日就会退兵,然后回到他们自己的地盘,占据有利地势与朝廷大军抗衡,那是在山里,确实不太好打……这也是我吩咐瞿小子,尽量在昆明攻城战中多消耗土司的军力的原因。”

“昨日颖国公就发兵了?他如何知道云南出事?怎么会这么快?”朱文琅讶道,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他是知道朝廷要发兵是多麻烦多周折的一件事。

“呵呵,云南早有征兆,老哥我和颖国公,还有圣上都早有准备,这边一动,那边就马上会有反应。”沐英说得很含糊,毕竟他们之前弄的法子,连朝廷出兵的事都靠两只信鸽解决,根本没走朝廷的流程,本就不全规矩,能少一个人知道便少一个人。

“既是如此,土司兵不攻城了,颖国公的大军又已出发,云南的局面很快就能稳定下来,我这次赶来云南的事也就办得差不多了,还得跟老哥哥辞行,抓紧赶回四川去,也不知道朱守仁大人那边怎么样了。”朱文琅朝沐英一抱拳。

“这就要回去了?”沐英很意外,站了起来:“在云南多待一阵子,帮帮老哥呗,这边气候也好,还可以带老弟到处转转,看看风景……”还没说完,却也想着朱文琅毕竟身有圣命,不是那种没事干到处闲玩的公子哥儿,知道阻拦不住,便改口道:“要不今日请老弟吃个饭,算是饯行,明日……明日老弟再走?”

朱文琅见沐英确实盛情,再说事情也没这么急,晚个一天差别也不大,便点头道:“行,听老哥哥的安排。”

沐英闻言喜道:“好!来人,回府!备宴!”

++++++++

成都,蒋钦终于去了那个地址,那是一家说书场,成都人比较注重休闲,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喜欢喝茶聊天听书的人还不少。

他已在成都的客栈中住了两天,这两天中,他连门都没有出过,一来根本不知道要找的小师妹丽娜在哪,也不知道去哪里打听,二来,他的心一直在纠结,在犹豫,甚至纠结到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纠结什么。

段大伟是书场的老板,但他也是天一盟在成都的“朱雀”总头头,拿的是“朱雀拾壹号”的铁牌,负责及时打探成都这边的消息,并传回云梦泽谷中,以便大长老二长老他们能及时知晓成都这边的动静。

只是天一盟做的事情很隐秘,自然也不可能真能在各地布置多少消息暗探,人要是多了,总容易被朝廷发现,听说朝廷中有个叫“锦衣卫”的衙门,就是专门干这种事的,如果被锦衣卫知道了他的“朱雀”身份,只怕是马上就要被抓进官府中。

因此,段大伟所谓的这个“成都朱雀总头领”,手底下除了两个小帮手,根本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想要打探消息,便只能尽量自己想办法。

他想了两个办法。

一是多联系成都街面上的小混混,稍微给点钱,便可以让他们四下打听一些消息,只是漫无目标的,这些小混混每天报上来的尽是些杂七杂八的内容,比如说张家嫁女,新女婿是某个衙门里的小吏,李家吃了官司,因为得罪了某个六品官家的小公子,等等之类。每天都能将段大伟烦死,可他又不敢掐断这条消息来源,因为谁知道哪天就会有某个消息十分关键呢?

他的第二个办法,便是他如今的店面了。他开了个书场,请了说书先生在书场里讲书,收些场面费,同时还可以卖些茶水、水果、瓜子之类的零嘴,还能有些进项,勉强维持生活。没办法,盟里给的那些钱,又得自己吃喝又得打探消息,根本不够用。而开个书场还有个好处,每天人来人往的,许多来听书的人又都是有钱有闲的,闲聊之间,段大伟也能探听到好些消息,就如同昨日城外的颖国公傅友德大军向南开拨,据说是要去云南平乱,这个消息便是从书场的闲聊中听来的,他已将这消息安排人送往云梦泽了。

段大伟也曾经是大汉军中的兵士,后来主公陈友谅兵败,手下的大军大多被打散,段大伟是四川人,便自己回了老家。大明建朝,他偏偏原来又是陈友谅的手下,怕朝廷算旧账,只能在成都城里,与一帮街面上的闲汉一起混日子。

张然是他当年大汉军中一起的兄弟,突然有一天找到他,说是请他当什么“天一盟”在成都的“朱雀”,还能每个月给他些银子作为使费——于是,他便做了,一来图他每月二两的银子,二来听说这“天一盟”的主事之人,是当年老主公的军师,大汉军中的“镇军之心”,虽说他从未见过这位老主公身边的智囊人物,但在当年军中之时,他便十分崇敬这位“镇军之心”,替他办事,心里也是乐意的。

于是,他真的便当了天一盟的朱雀,然后又紧接着成了成都的“朱雀总头领”。不过除了随时打探一些连他也不知道有没有用的消息送回去之外,其实和别的普通百姓也没什么两样,有时在他心目中,甚至觉得“朱雀”这个身份,无非和“书场老板”这层身份一样,都只是他的一份养活糊口的“生意”罢了,他并没有参与天一盟的其他什么事——说实话,他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是张然兄弟让你来找我的?”段大伟拿着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看着眼前的蒋钦,问道。

他没有怀疑蒋钦,因为作为当年大汉军中少有的能识字的人,那张纸上的字迹他认得,确实是兄弟张然所写。张然就曾给过他鸽信,说是会有一个叫蒋钦的可能会来成都找他,要他安排蒋钦入谷,拜见大长老,至于一些详情,张然已用鸽信向大长老细说过情况。 段大伟眼前的这个蒋钦,以他的多年阅历——尤其是在成都当这个什么“朱雀”的几年练就的眼光——一眼看上去,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人物,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玩不出什么花样:“却不知张然让蒋兄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