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15-招牌给谁40(1 / 2)

徽州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有一家名扬四方的糕点作坊——满堂春。这家店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绝佳的糕点,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生意一直十分兴隆。然而,最近,这家糕点作坊的主人刘掌柜却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之中。

刘掌柜,一位经验丰富、心思细腻的商人,他一手创办了满堂春,并将其发扬光大。如今,他年事已高,身体也日渐衰弱,他知道是时候将这份家业交给自己的儿子们了。刘掌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家骥,沉稳内敛,做事稳重;小儿子刘家成,机智灵活,富有创新精神。两个儿子都已二十多岁,各自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这使得刘掌柜在分家的问题上倍感纠结。

自古以来,兄弟大了要分家,家产可以一分为二,但满堂春的招牌却只有一块。这块招牌不仅代表着店铺的声誉和口碑,更承载着刘掌柜多年的心血和期望。将它交给谁,谁就能继承这份家业,继续发扬满堂春的品牌。然而,刘掌柜实在是心里没底,他不知道该怎样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满堂春作坊里,有一位三十多岁的伙计,名叫小笛。他身材中等,面容清秀,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机敏和睿智。小笛在作坊里已经工作了多年,他勤快能干,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更让刘掌柜欣赏的是,小笛的脑子十分灵活,常常能提出一些新颖的点子和建议,为作坊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因此,小笛深得刘掌柜的信任和喜爱。

刘掌柜的烦恼没能瞒过小笛的眼睛。他观察到刘掌柜最近总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小笛知道,这是因为分家和继承家业的问题让刘掌柜感到困扰。他心疼刘掌柜的处境,也理解他的难处。于是,小笛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刘掌柜解决这个难题。

这天,刘掌柜正紧锁眉头,小笛道:“掌柜的,您何不将招牌传给最孝顺的儿子?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刘掌柜不禁眉头一展。小笛的话有道理,可随即他又为难起来,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实在难以分高下。

小笛又道:“掌柜的,您何不出个难题,试一试他俩之中到底谁更孝顺?”

刘掌柜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他对两个儿子说:“他想吃些梅子和桑葚。”两个儿子立马上街去买梅子和桑葚,可他俩找了一圈,却没能买到一颗梅子和桑葚,他俩为啥买不到呢?因为时下正是五月,桑葚的成熟时节是四月,此时桑葚早已下市了,梅子的成熟期是六月,远远未到上市的时节。

见两个儿子空着手回到了家中,刘掌柜不住地摇头叹息。刘家骥道:“爹,您别着急,我明天便出门去给您寻找梅子和桑葚,一定让您尝到它们。”

刘家成也说:“爹,我明天也出门去找寻,并将梅子和桑葚带回家。”

第二天一早,刘家骥和刘家成早早出了门,分头赶往乡下寻找去了。望着他俩急匆匆的背影,刘掌柜得意的笑了,他早就盘算好了,虽然两个儿子肯定寻找不到梅子和桑葚,但谁更晚回家,哪怕只是一天,都能说明他最肯花时间,都能说明他寻找的最为用心。

第十天上午,刘家骥回来了,他一进家门,刘掌柜便想,既然大儿子先回了家,那么只要小儿子今日没回家,那块满堂春的招牌便是他的了。刘掌柜正在心里头嘀咕着,却见刘家骥从怀里掏出了一只小布袋,打开,爹,您看这是啥?刘掌柜伸头一看,只见袋子里装满了一种圆溜溜、黄澄澄的果子。不是熟透的梅子是啥?

他不禁大吃了一惊,眼下离梅子上市的时节还早着呢,这些熟透的梅子是从哪里弄来的?刘掌柜正在疑惑。刘家骥开口说,他走过了一村又一村,一路打听哪里有成熟的梅子,哪里有桑子,可一直没能打听到。两天前,他走进一座村庄,忽然发现一棵树上挂着满熟熟的梅子。

主人告诉他说,那棵树上的梅子每年都比别的树上的梅子早一个月成熟,想来它肯定是一种很少见的早熟的品种。刘家骥惊喜之余,买下了一小袋子成熟的梅子。为了让父亲尝尝鲜,他顾不上去寻找桑葚,连忙往回赶。刘掌柜尝起了梅子,正常的期间,忽然一个人走进屋来,刘掌柜抬头一看,那人竟是刘家成。

这兄弟俩一前一后回来,相隔不到半个时辰,刘家成也从怀里掏出一只小布袋打了开来,袋子里竟装满了桑葚。这个时节怎么可能找到桑葚?刘掌柜惊讶的张大了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刘家成说,他到了乡下后,到处打听哪里有桑葚和成熟的梅子。两天前,他在一处深山之中见到了一片桑树林,枝头挂满了或紫或黑的桑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