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论姓氏在小说里的人设121(1 / 2)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p>

泰山封禅,本就是皇帝向上天报告帝王的政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p>

后世人对那宋真宗语气不屑,说明此人本就不具备泰山封禅的资格。</p>

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p>

也只有那些真正有功绩的皇帝,才可以泰山封禅。</p>

而此时已经封禅的几位皇帝,在得知在他们之后,还有这么一个人和他们一样,不由觉得泰山封禅的行为有所不妥了。</p>

没来得及,亦或者是没有时间泰山封禅的皇帝们则是庆幸。</p>

还好没去泰山封禅。</p>

不然有这么一个人和他们相提并论,实在是耻辱。</p>

什么叫拉低了泰山的档次?什么人可以和他们一个档次?</p>

[宋真宗封禅泰山后,朱元璋都懒得去了]</p>

朱元璋:什么懒得去。</p>

泰山封禅其实在他心里还是挺重要的,毕竟,他是开国皇帝。</p>

朱元璋只是不喜欢宋真宗罢了,也没别的理由,可不是不喜欢泰山啊。</p>

[学校:困,实在是困</p>

抖音:雅,实在是雅。]</p>

果然无论在哪里都不缺不爱学习的学子。</p>

哪怕是老祖宗们,都不会所有人都喜欢读书,不过是看在读书人读出去之后的一系列好处,再加上普通人,想要有一番作为,读书是其中最好的方法。</p>

哪怕是不喜欢,他们也会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考虑。</p>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中不会想其他的事情。</p>

就如同这后世人一样,学堂里学不进去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却极其的吸引人。</p>

老祖宗们自从看到那位状元的试卷后,很多人也对自己有了信心,别人可以,他们怎么就不行了?</p>

但…天幕真的很吸引人啊!</p>

[听到君权天授这个词,我就想起纣王,第一个无神论者。]</p>

-[你要夸人家还称“纣王”?应该叫“帝辛”,纣王是丑化的人称谓。]</p>

商纣王,皇室贵族们并不陌生。</p>

那是他们认知中的第一位暴君。</p>

可究竟是不是暴君,这个答案早已掩埋在了时间的长河中。</p>

暴君一词,嬴政也不陌生,相信在后世会有不少人称呼他为暴君。</p>

别说是后世了,就是现在,除了六国余孽,他的所作所为甚至在部分老秦人眼中也与暴君无太大差别。</p>

“后世人似乎对商纣王没有太大的…恶感?”</p>

没有太大的恶感,那就是说部分后世人对帝辛的印象不错?</p>

扶苏不确定,毕竟自己的父皇也被称为是暴君,这和商纣王是一样的。</p>

不过区别在于,扶苏知道父皇所做,却不知商纣王所做。</p>

这二者之间,在扶苏这个儿子眼里,本就没有可比性。</p>

倒是身后的弟弟妹妹们,讨论起商纣王很兴奋。</p>

王朝更迭本就无法阻止,为了让王朝的更替更为合理,通常所采用的方式,就是为上一个王朝添加罪名。</p>

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那些都会牢牢地钉在上面。</p>

嬴政想到,在秦二世之后的王朝,是否也会添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到他身上?</p>

他做过的,他承认,但是没做过的,嬴政不会承认。</p>

看来还是要活的更久一些才行。</p>

[宋真宗和司马懿,愣是干废一山一水]</p>

老祖宗们:废了哪座山他们倒是知道了,但是那水是什么?</p>

可惜没有人告诉老祖宗们答案,此次的天幕,很快发生了变化。</p>

也只有司马懿本人,思考了半天,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