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恶观音妙乐菩萨(1 / 2)

传言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遍察世间苦难,拯救世间苦海。身具三十三相,每一相都是一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化身。

“师父,为什么进了观音庙,就要改姓妙,而不再姓原来的姓了。”

“因为观世音本名妙善,入观音庙修菩萨果,观音弟子皆姓妙。”

“什么是菩萨果?”

“菩萨果就是融通果。”

“什么意思呢?”

“嗯,可以这么解释。如果佛要过河,看到的是对岸的目标有多远。罗汉要过河,看的是自己的力量速度够不够。菩萨要过河,看的是方法多不多那种合适。”

“哪种好啊?”

“哪有什么好坏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方法。”

“没有高下之分吗?”

“没有!众生平等,万法归一,不过一心而已。心即佛,佛即心。‘菩萨低眉,也是规避世间灾难。菩萨抬头,也是乐见世间喜庆’。‘前行路上,必有罗汉相随。转角休息,罗汉也有力尽时’。”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国,与大比丘国,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大王,门口有人,不让过。”

“冲过去,来不及了……”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无余盘而灭度之。如何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何以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人生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大王,过不去呀!她一个人把门全堵死了。”

“这尼姑好修行。给我冲,她坚持不了多久……”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着于相。何以故?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于意云何?……须菩提,菩萨无所住相布施,其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大师,我等虽是恶鬼,却也并非有意踏入人间,乃受人所邀。还请大师行个方便……”

“大王,后边追上来了。”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味,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给我冲,冲过去。……冲不过去我们都得死在这儿……”

“她的血粘不得,一点化了我半个身子……”

“……如来说诸心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菩萨果位,罗汉金身。好好好,我等已身陷绝境,拉一尊菩萨罗汉同去也算是不亏……”

“妈的,拼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做如是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