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制度畅想36(1 / 2)

龙言羽陷入了沉默之中。</p>

他从懂事时就被父亲教导,要杀龙博,夺皇位,拨乱反正。</p>

这个观点每日都在龙言羽的脑海游荡,已经深入到了他的骨髓之中。</p>

龙言羽也将这件事情当作他们的使命。</p>

燕王失败了,那他就会接过担子,继续走下去。</p>

因而以前龙言羽完全没考虑过当皇帝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之间会有冲突。</p>

直到戴垚现在提出来。</p>

“我不会。”</p>

龙言羽沉思片刻,看向了戴垚,目光坦然真诚。</p>

如果是幼年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的龙言羽,可能会选择继续造反,直到将皇位夺到他手中为止。</p>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p>

燕王府藏书很多,这些书本是历代先贤的智慧结晶。</p>

龙言羽在这些书籍中认识世界,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不会被人盲目引导。</p>

因此,如果是为了他父王的要求,期望,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愿意去执行这些教诲,即使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p>

然而,如果仅仅是为了争夺那个虚无缥缈的皇位而导致整个天下陷入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惨状之中,那么这绝对不是龙言羽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在他眼中,皇位并非一切,相比于个人的权力欲望,他更关注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宁与幸福。他希望能够以一种和平、和谐的方式来统治国家,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这种信念在他心中坚如磐石,无法动摇。</p>

戴垚看人的眼光还是挺准确的,他相信龙言羽说的。</p>

“其实,我刚才的问题并不成立。”戴垚笑了笑说道。</p>

“龙轶并非贤明君主。”龙言羽微微点了点头。</p>

当今太子龙轶对外形象温和,在民间口碑也很好。</p>

但是这些都只是表象,龙言羽知道他的真面目。</p>

龙轶现在是因为被龙博压制,才刻意营造的形象。</p>

一旦龙博去世,龙轶登基,他就会暴露真面目,到时候他做的可能会比龙博更加过分。</p>

“不,我的意思是,即便不是龙轶继位,而换上了一位贤明君主,百姓也不会过上所谓的好日子。”</p>

戴垚摇了摇头,和龙言羽不同,戴垚是从后世过来的。</p>

他不是封建王朝的人,所以能够跳出时代的局限性去看待问题。</p>

“无论什么人当皇帝,只要存在皇帝,那百姓就是受到压迫的,他们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好日子过。”</p>

戴垚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关键,“因为皇帝的存在对于百姓而言,就是一种压迫。”</p>

“可是,没有皇帝,天下如同一盘散沙,反而会陷入混乱。”</p>

龙言羽摇了摇头不赞同戴垚所说。</p>

“这就是制度问题了。”</p>

戴垚手指在桌上画了一个圆圈,“往前看两千年,经历过数十个王朝,短则数年,长的也不过三百余载。”</p>

“在这两千年里,百姓一直都处于社会最底层,无论君主贤明或者荒淫无度,他们一直都是受到压迫的对象,繁杂的赋税徭役压迫在他们的头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好日子。”</p>

戴垚在圆圈旁边画了个三角形,皇帝处在最顶端,权贵中间,底层则是百姓。</p>

无论是什么样的君主,这天底下的百姓,都过不上什么好日子。</p>

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贤明的君主,他们受到的压迫会少一些,荒淫的君主,他们受到的压迫会重一些。</p>

“粮食是百姓种的,房屋是百姓建造的,绸缎是百姓编织的,然而古往今来,享受的却是压迫在他们头上的这些人。”</p>

戴垚笑了笑说道:“所谓的当皇帝,让百姓过上好生活,这两件事情属于悖论,从根本上就不会同时存在。”</p>

龙言羽看着桌上的三角形和圆形,不由得陷入了沉思。</p>

他看过的史书不在少数,所以他理解戴垚话语里的深意。</p>

哪怕他真的当了皇帝,做一个贤明君主,但是也未必能够保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p>

治理天下,不是容易的事情。</p>

哪怕龙言羽愿意做一些于百姓有利的事情,但是下面人也有可能会阳奉阴违。</p>

他们所在的这片土地就好像陷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一直都在不断地重复着前朝的悲剧。</p>

但是却泥足深陷,始终无法从中跳脱出来。</p>

“那该怎么做,才能让百姓真正解救百姓呢?”</p>

龙言羽眼神有些迷茫,他找不到答案,抬眸看向了戴垚。</p>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

龙言羽看不到出路,所以只能期待戴垚能够给出答案。</p>

“换一种制度。”</p>

戴垚在金字塔上画了个从下往上的箭头,“历朝历代,权力都是由上至下给予。”</p>

官员的政绩考核往往取决于上司的看法,而所有官员的权力源头则是来自于皇上的赐予。因此,小官听从大官的指示,而大官则听从皇上的旨意。至于那些普通老百姓,他们无权无势,无人关心他们的生死存亡。</p>

有时候,运气好的话,或许会遇到一些品性良好的官员,这些官员可能会愿意充当他们的父母官,为他们作主。但残酷的现实却表明,这样的官员终究只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官员根本不会在意百姓的死活,只顾着自己疯狂地敛财和争夺私利。</p> 归根结底,正是由于这种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制度存在,才使得封建王朝始终无法摆脱这一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也是其深陷困境的根源所在!</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