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_分节阅读_第141节(1 / 2)

  其实村民还有话没有说,昨日有个贵人家的孩子到他家橘子树上摘了几个橘子,只是几个橘子就给了半两银子呐。

  这话他不会对任何外人说,就是家里的人也再三嘱咐不许往外说。

  今天是几个橘子,以后呢?

  他们这些贵人在城里见多了世面,反倒是对乡下稀奇得很。

  县令又跟村民说了几句才离开,用同样的方式又问了几个村民,得到的答案都大同小异。

  这回,他便是不相信也相信了。

  沈华柔这人,确实生了一幅菩萨心肠。

  要是世上多有几个像沈华柔这样的人,百姓也能好过些。

  回想他少年时的凌云壮志,竟在这一年又一年里在慢慢消磨。

  不该!不该!

  县令大人早起到田地里走了一圈,这事儿没过上午便到了沈华柔耳朵里。

  她没什么怕查的,身正不怕影子斜。

  县令是下午走的,虽然是说了不让人送,走的时候也十分低调。

  但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最后还是被众人拥着送上了马车。

  沈华柔没有给县令送回礼,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是在为难县令也是在给自己为难。

  虽有人的回礼都是准备好的了,等他们回去之后,自会有人送到府上。

  县令一走,陆续就有人离开。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闲着喝茶赏景,能得闲的人准备下午登山赏梅。

  暖和的屋子住着,有人陪着喝茶聊天看景,谁不乐意享受?

  沈华柔他们是估算着日子回家的,怎么也要在于氏和贺元继回来之前回家去,不能在他们到家的时候发现家中无人。

  偏偏也就巧了,也是他们日子算得准,回去的第二天贺元继就到了家。

  家中人都关心贺元继的人,关心他是不是在外吃了苦受了累,没一人问他科考如何。

  沈华柔知道结果,是以她病不是太好奇,只耐心等待就好。

  在贺元继回来的第二天,沈家有人来报信,说于氏和于先生夫妇也到了。

  沈华柔想着路途劳累,等过几天再回去。

  还不等她到回去的时候,报喜的人又到了,是衙门的人敲锣打鼓一路喊着来到的贺家门前。

  管家取了早早备好的鞭炮出来放,这一来沈华柔暂时也没时间回去了。

  便是他们不说请客的话,村里的族老乡亲也自发的到家里来恭贺。

  不过也不是见不到人,贺家做宴的这天作为姻亲的沈家举家都来贺喜。

  黄老爷和夫人被请到主桌,他们是贺元继的岳父岳母,今天的这个场合,他们脸上有光,欢喜之意溢于言表。

  来时黄老爷还跟自家夫人炫耀自己的眼光,“当年我就看出来元继这孩子是有出息的。”

  黄夫人从得知女婿中了举之后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去,便是面对丈夫得意的神情她也能欢欢喜喜的应和两句。

  “是,全靠老爷慧眼识珠,早早的就定下了这么好的女婿。”

  她家女婿确实本事,可不是她自夸的。

  女儿在贺家日子过得舒坦,儿女双全丈夫上进,公婆慈爱妯娌友好,她最是安心了。

  沈华柔见着大嫂,拉着说了好一阵话都觉得不够,要不是今天客人太多她都想拉着大嫂就在她的院子里不出去了。

  长嫂如母在沈华柔这里十分贴切,她是家中的小女儿,与大哥在年岁上就差了不少,于氏嫁进沈家来的时候她才是个小丫头,于氏对他们几个弟妹向来都疼爱。

  这样一忙就又到了年底,到下雪后沈华柔终于才能真的静下心来家里蹲。

  过了年,贺元凌就离开一年了。

  今年冬日里格外的冷,明明去年她还嫌贺元凌太热的。

  大冬天里,贺元凌早上了床比任何汤婆子都管用。

  等她收拾好了自己上去,被子里一股子热气。

  有时候睡到半夜她还觉得太热,要推着贺元凌离她远些。

  今年给她暖被窝的人不在家,沈华柔把脚放在阳春给她准备的汤婆子上取暖。

  放在上面就暖和,挪开了一会儿就又凉了。

  半夜里,阳春还要来给她换一次,不然后半夜根本不暖和。

  是因为冷了才想他?

  春日没人帮她剪花插瓶,夏日没人给她驱虫捉蛇,秋日没人给她的芍药剪枝换盆,冬日没人给她暖被子。

  夜里,因为汤婆子冷了,沈华柔被冷醒。

  迷迷糊糊间她嘀咕,“还不回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