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 2)

从喉咙口生出一阵阵不成调的,模糊不清的言语及激动。

“原来还可以这样,竟然会是这样吗?”

不断有圉于此凤仙郡、此西牛贺洲当中,并不曾将外界之天地见识过的凡人只觉得内心里有什么在坍塌,新的理念与想法在生根发芽。仿佛是在随着那火焰而放肆生长。

与之相对应和伴随的,是那将妖魔燃烧的火焰,变得愈发强大且充满力量。

“这火......”

于那不远处,在凡人的肉眼所不能及,以及一众被燃烧的妖魔所不曾注意。在那繁重的学业中得以暂时脱身,得以放风的红孩儿开口。眸光倒映之下,面色与神情间有浓浓的不安与忌惮在流露。

按理,红孩儿所掌握的三昧真火同样非是凡火。风吹不灭水淋不熄,本不应当对此有过多害怕。只不过......

“这是人道之火。”

红孩儿身侧,蒙毅以目光望向虚空,抄了手,给出答案,说出言语。

是以人道气运等种种点燃,以凡人之意念与意志等种种做为牵引。叫那蝼蚁之力,同样可以倾天。

这是凡人的世界与社会,此方天地之中,只有凡人,方才是主角,是主体与主人。

因而人道之火下,一切终将烟消云散。

终将被湮灭。

那是古老的岁月与时空当中,新生的人族孱弱且无力,纵使聚集起来,亦不过是猛兽的口粮。

无需神明的出手,更无需任何妖魔以目光投注。不过是一场暴雨,一场天火,一群只知弱肉强食而没有任何灵智生出的野兽......

那些凡人的生命,较之以任何生灵想象的更加脆弱。

“娲,你这又是何必?”

人首蛇身的神明立在云端,以目光垂下,对着身侧的神明问出言语。那是古老岁月里,一切种种尚未开始之前,存在于古老神明之间的言语。

神爱众生,神或许当真是爱着这众生。所以那叫娲的神明以蛇尾在虚空中游曵,以目光望向这天地四方,却是对着那于自身做法并不认同,抑或者说并不愿意自己在此将时间耗费的神明道:

“你不觉得太过寂寞了吗,羲?”

古老的、同天地共生且拥有再强大不过力量与威能的神明本是不会感到寂寞的。那一切之种种,或许不过是神明无聊时的消遣与蠢蠢欲动。只不过——

“孱弱,无力,弱小且拥有无限可能。即便是你我,同样无法将那奇迹的可能抹杀的,不是吗?”

于是那开口的、叫羲的神明,或者说伏羲无言。初生的人族被安放在大地之上,安放在群狼环伺充满了无尽危机的地域之中。纵使是得到了神明的关注,却并非是在最初始时便将上古大神如女娲、伏羲的帮助获得的。

即便是女娲氏抟土造人,人族本就是由女娲娘娘所创造。

自助者天助,彼时的天地主角并没有确认。人族于那上古洪荒的一众生灵当中,从来便不突出。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高高在上的神明纵使将目光投向世间,但......

但是什么呢?

有雷电、有天火落在森林里,将树木点燃。有孱弱且无力的人族迈开了退,将那火种收集,甚至是无师自通的学会了钻木取火,将黑夜中、森林里的野兽吓走。

于是人道的火种第一次被点燃,万千生灵中,属于人族的力量第一次脱颖而出。过去现在与未来于此汇聚,拥有着无限威能与权柄的神明第一次从那火中看到,新的种族终将登上天地的舞台。

山有神兮水有灵,当父神陨落伏羲女娲两位大神苏醒,天地间同样有因日月星辰等诸多种种力量而生成的神明。更有那后来,因诸多种种原因而生成的妖魔等种种。

人族于此并不突出。只不过......

“你或许是对的,娲。”

伏羲如是言,偏了头,以目光望向身侧的爱人,伴侣,妹妹。在其目中,那属于人道之火被点燃的火焰在燃烧和倒映。

当然,过往成灰这一切种种并不重要。恰如同后世人所勾勒的布帛与壁画里,这两位大神一人执矩,一人执规而化生万物的传说,似乎同样因此而被掩埋和湮没。

只是当那样的火焰再度被点燃和燃烧,叫乌云笼罩的天空被照亮黑暗里的邪祟、诡异与妖魔等种种被燃烧,人道的火光,终是在此西牛贺洲上空中展露光芒。伴随有人间帝王的敕令及言语。

却是嬴政开口,叫那风神、雨师等为之驱使。在此凤仙郡中,将甘霖降下。

“......钦哉。”

墨衣袀玄的帝王以话语落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印玺于手中现出,对着虚空里隐隐将文字与敕令形成的诏书落下。

受命于天?

不,是授命于天。

天地四方诸神,听我号令。

从来便不是什么顺从天意,接受天命。而是天也好,天命与天意也罢,由我授予,由朕授予。

第168章

嬴政手中,印玺落下。西牛贺洲上空,电闪雷鸣有狂风在怒号,天地仿佛由此破开,有一道又一道的裂隙与缺口被显露出来。那原本被隔绝的,随着唐三藏师徒几人走过,而无声无息侵袭到此间的人道与皇道气息显露出来。

终是同那原本笼罩在此上空的,对人道气息形成压制与绞杀的妖魔怨灵等气机相抗衡。甚至是展开反攻和反制。

“雨,是雨!下雨了,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凤仙郡内,心情一波三折只觉得好似是在坐过山车一般的生民当中有人抹了点,触手可及,似是一派久违的湿润。于是下意识的,那人将手凑到了口边。以舌头伸出,小心翼翼的舔过。

惊讶,恍然,不可置信。

那人终是开口,发出惊喜的,似哭似笑的呐喊。

“下雨了?下雨了吗?”

“下雨了?居然下雨了!”

“真的下雨了!”

好似是有冷水滴落到油锅,发出一声声尖锐的爆鸣及炸响。原本被压抑的,几乎是走向绝望的情绪由此而爆发。凡人肉眼所不及处,赫赫煌煌的人道与皇道气运由此而绽放光彩,恰如同鼎沸。

于那降下的甘霖中,人道的火焰愈发炽烈,旺盛。

然后在那某一时,某一刻,此间的变故等种种,似乎终是传递到渺渺天宫之上,一众仙神的耳。又或者说在此之前,传递到那仙神菩萨耳中的并非是其他,而是......

是什么呢?

“怎生又是凤仙郡中的求雨奏折?”

九重天宫之上,有负责了相应事务的仙神将其间的一份奏折抽出,问出疑问。然而却又不待那下首的侍从给之以更多的回答,便见那仙神开口,摆了摆手道:

“此后与此地相关任何奏折,不必再呈上。”

“这是何解?”

“何解?嘿嘿嘿,得罪了玉帝陛下,还想要降雨?不曾有天火降下,将此郡生灵,尽皆打入万劫不复,便已经是玉帝陛下心慈。又何必以此相关的事情,将玉帝陛下麻烦,使其心烦?”

同那仙神话音落下的,是其指尖,来自于凤仙郡中,土地、城隍等向着天庭呈报上来的奏折无火自燃。转瞬消逝,没有任何痕迹。

因而凤仙郡内所发生的种种,对于那九天之上的仙神而言,自然是陌生且不曾叫他们放在眼,看在心的。

天宫如此,西天灵山......

灵山之上,大雷音寺中,我佛如来开口,口宣佛号,却是再度对观音尊者问出疑问道:

“唐僧师徒几人,当是走出大唐了吧?”

“善哉善哉。”

观音尊者点头而后又摇头,只道是:

“一切全在五指山下,我佛掌握之内。”

???!!!

我怀疑你在内涵我,虽然我没有证据!

但证据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来神掌与铁拳之下,你观音尊者既然是早便已经皈依我佛,早便已经成为我西天佛门的模样,又安敢如此,岂能如此?

有淡淡的不解与疑惑,在佛陀以及那诸佛菩萨脑海中闪过。一晃即逝,没有答案。而在那诸佛菩萨的目光与视野当中,观音尊者眉目悲悯一如往常,却又似乎不曾有任何的变动,异样及不同。

所以又究竟是哪里出现了差错呢?

一切种种,那答案很快便被揭晓。

唐长老师徒几人此后的诸多种种路途且不去提,观音尊者话音落下之后不久,或许是短短的一瞬间,又或许是那久远的千年与万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