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2)

甚至于嬴政无法确定,接下来所要行的便是正确。但唯我独尊的帝王,倾天下之力而供养的君主,自然不会是那等犹疑与畏缩之辈。同样不惧于任何的挑战。

纵使是举世皆敌,要直面那漫天神佛又如何?

皇天后土,世间若是有神明,当护佑众生谋求福祉才是。又怎能同那《西游记》中所记载一般,因一己之悲欢与喜怒,肆意降下罪责和惩罚?

况且——

嬴政的目光在那两份词采富丽,音调铿锵,花团锦簇却又极具文采与论述的考卷间停留。

其中一份,自然是来自于嬴政再熟悉不过的李斯。至于另一份,纵使嬴政此前并未有所接触,却同样猜到,当应该是出自陈光蕊之手。

这位《西游记》里的状元郎,取经人的父亲。

凡人的一生对于仙神而言不免过于乏善可陈,并不值得以任何的笔墨及讲述。以致于那陈光蕊纵使有状元之才本当为朝廷效力做出贡献又如何?不过一段背景、一点描述,一份被安排了的人生而已。

可这恰是嬴政所不能容忍和接受。天庭与地府尚且不说,这人间事自然该当由凡人来自行抉择,又何时轮得到仙人来参与和动手?

世间种种,凡人命运如何,可从来都不是更不应当是仙神历劫与play中的一环。

因而嬴政手中御笔在两份卷文之上停留,最终将陈光蕊的名次排在了李斯之前。

毕竟曾经的大秦丞相大人纵使再如何具有才干,可八百年的时光并非是短短数日可以补足。而李斯能够在无人开后门的前提下仅凭借着自身实力将试卷呈递到嬴政跟前,从一众举子中脱颖而出,便已经足够了不起。

只要给李斯足够的时间,那么李斯未尝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名次。但就某一方面而言嬴政所缺少的恰是时间,而李斯所需要的,亦不过是个向上攀爬的阶梯而已。

因而随着嬴政御笔点下,很快便是廷试不提。随着最终名次定下,嬴政于大明宫中设宴,待得第二日,方才是打马游街,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状元之位自然如同《西游记》中发展的一般,叫嬴政留给了陈光蕊。而接下来的探花及榜眼,李斯隐秘的、眼巴巴的目光之下......

好吧在这仙神显世的时空中,这一年参加科考的举子虽然众多,却似乎仅仅只是为了突出陈光蕊这个唐僧之父而存在。

所以李斯虽然未曾考出其真实的水平,可是区区前三甲而已,还是唾手可得的。

但贞观十三年的这场于嬴政所看到的《西游记》里未曾提及的宴饮注定是不寻常的,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的,更有着不一样的地位与色彩。

属于盛世与仙国的序幕,由此而被揭开。从这一刻开始,大唐由此而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座上宴正满,杯中酒正酣。在这场为庆贺诸举子鱼跃龙门、高中进士,皇帝陛下收纳贤才的宴会中,嬴政并未曾如同惯例一般露面与对新科进士勉励一番之后就离去。而是以手指过天边圆月,开口道:

“昔者嫦娥窃药,飞升月宫之中。朕见此月照耀万方,光辉千古,料想其间定不寻常。当可以游观。”

继而以目光扫视过群臣。

“却不知众卿之中,可有人能够以那道术起了,使朕前往月宫中一行?”

嬴政似是在商议,又似是在命令。隐在群臣中的袁天罡心头微跳,万不成想秦皇陛下竟然会在这样的时候、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提出这样的要求。

一时间只觉得自己似乎于那作死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不过替皇帝陛下办事,自然是不能够说不行的,更何况是这如同定时炸弹一般保不准于什么时候便会带给世间极大震撼的秦皇。因而随着嬴政话音落下,群臣面面相觑之际,袁天罡却是不由得上前,做了一副云淡风轻模样道:

“这有何难?”

位于群臣之首的魏征吹胡子瞪眼,闻此,不由得以眼刀狠狠剜过袁天罡一眼,在心中给这位钦天监台正记上一笔。

毕竟这人间与天庭并不相统属,叫大唐皇帝陛下游月宫这样的事情......咱就是说,做为人间帝王,心思还是要放在人间的。要是陛下被那天宫中的诸多景象所吸引,致力于求仙访道而忽视了自己的本职......

魏征有魏征的顾虑,但袁天罡同嬴政之间,同样有着自己的默契与想法。

于是嬴政再开口,只道是所需要耗费时间,可是良久?

这自然是不需要的。

袁天罡以袖中符篆抽出,道是此符篆经由太阴星君赐下,只要自己将符篆燃起,那么定然可以带领陛下前往月宫。

又道是人间与月宫之时间流逝并不相同,只要操作与运用得当,纵使是北海苍梧,亦不过是略一转念。

并不会占用陛下太多时间。

实则袁天罡口上说的笃定,心下却是一派惶惶,只觉得七上八下的,不知当何以言说。

若是今日想要前往月宫中的是真的唐皇便罢,可秦皇......

谁能知晓秦皇究竟是在想什么啊摔!

把秦皇带到月宫之中......

只要想想袁天罡便觉得呼吸一阵不畅,恨不得拍死此前提出这提议的自己。偏生在一众复杂难言的目光之中,袁天罡还要维持住自己那一副老神在在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的高人姿态。

可谓是深刻诠释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什么又是冰火两重天。

但袁天罡姑且言之,嬴政姑且听之。伴随着袁天罡话音落下的,是嬴政抚掌而笑,对座下群臣及一众进士道:

“诸君且先饮酒作乐,作诗赋文。朕且先同袁卿一道,往那月宫中一行。”

又对着丞相魏征及殷开山两人开口,道是还请两位爱卿做个评判,选出魁首。

自有厚赏赐下。

纵使仙神显世,此世之间并非无有高人存在。但嬴政此言既出,魏征与殷开山心中尚有疑虑。倒是一旁的太子承乾目光微亮,看似恭谨的神情间有几分跃跃欲试。

如此诸般神态,自然不曾逃过嬴政的眼。

于是嬴政再开口,道是事有不谐,便令太子监国,魏征、殷开山、长孙无忌等人共同辅佐。

一旁的李治及李斯则是不约而同开口,主动上前,道是希望和皇帝陛下同往。

是不是心有灵犀不好说,然而李治与李斯看似温柔友好且不失礼貌的对视过一眼,内心里都只觉得对方似乎有那么几分碍眼。

第018章

究竟是为了表忠心还是想要同皇帝陛下共进退,又或者仅仅只是想要往那传说中的月宫中一行不好说。随着李治与李斯话音落下,魏王李泰及一众本就是人精的群臣俱皆是忠肝义胆痛哭涕零,有样学样的想要追随君王的脚步。

直叫袁天罡唇角笑意凝固,捏着符篆的手紧了又紧,方才开口致以亲切优雅而不失礼貌的解释。

咱就是说,过了啊诸位大人。皇帝陛下这是去月宫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你们一个个的,有必要做出这副舍生取义英勇就义的模样?

演技还能不能再靠谱一点?真当别人不知道你们是想要公费旅游想要借着皇帝陛下的东风跑去游月宫?

但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就往上凑!真闹出点事情来算谁的?

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距离了啊!特别是你,晋王殿下!咱就是说你能不能醒醒!眼前这不是那一手将你带大的亲阿耶啊摔!

内心当中有话语堵在喉头,不吐不快。不过众目睽睽之下,袁天罡自然不会脑子犯浑到将这些吐出。而是表示自身之道法修为有限,太阴星君所赐下的符篆所能够承载的人数同样有限。所以......

嬴政最终只是点了李斯随行,使其余人等继续宴饮,等待自己归来。

于是下一刻便见袁天罡抬手将符篆夹在指间,无风燃起。夜空中圆月光辉大盛,一道如同匹练一般的银桥生出,降临到人间。

璀璨的月华之下,嬴政及袁天罡、李斯三人的肉身因此而陷入到沉睡,神魂于下一刻间出现在那银桥之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