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2)

枉死城中枉死之辈,难道是说出便出的不成?

然后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便见中年文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紧随着嬴政身后而出,并没有遭受到半点的阻拦。

???!!!

但这并不仅仅于此,因为这文士似乎知晓嬴政的来意与目的地的。并不待嬴政开口,便主动向前引路,向着那九幽黄泉所在的方向而去。并且对沿途的情况等种种做出解说。

堪称是居家旅行、出行必备之再贴心不过小能手。甚至叫面面相觑的袁天罡与李淳风二人有理由怀疑,若是时间与条件允许,那么这文士未尝不能拉出一支队伍来,专门为皇帝陛下而服务。

虽然如此方配得上我泱泱大唐,皇帝陛下的身份与地位。但一旁的袁李二人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总觉得有几分不对劲。

“其实陛下您如果不嫌弃的话,臣未尝不可剪纸为马,权做代步。”

袁天罡抄手微笑,李淳风则见机开口,给出提议。

区区阴魂而已,若非是我大唐皇帝陛下留你有用,贫道我抬手便可将你灭去。

叫你魂飞魄散,不得超生。

道爷我不发威,真当我那《黄庭》是白诵的不成?

第010章

剪纸为马,以手在那纸页间抹过,而后挥出。随着李淳风法诀落下,迷雾散去纸页落地而成四匹脚踩黑焰,目露红光的神骏。正是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道门诸多法术中的一门。

现下用在此处,恰是如李淳风所言一般,可以节省时间,免去几人步行的麻烦。

毕竟冥府与阳间的时间流速虽然并不相同,且嬴政在来到冥府之前已经做过了诸多布置。但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自然知晓迟则生变的道理,并不愿意大唐皇帝陛下在这冥府中多做逗留。

因而待得四人上了马,袁天罡又以符纸烧出,凭空自燃。但见阴风起了,任凭心意驱使,马儿似是如履平地奔走在一条直线上。以最快的速度向着那目的地,向着那九幽黄泉的方向而前行。

路途之中,固然有怨魂抑或者鬼差等想要做出阻扰,不过在袁李二人祭出的天师符篆之下,却是自行退避,让出道路来。眼见着几人骑马远去,只道是有道门高人出行。

如此神通法术之下,很快便接近了九幽黄泉方向。

嬴政率先勒住了马。

脚下是漫漫的黄沙,是一片荒漠。而在那荒漠的尽头,几人视线之所及,则是一处客栈,一条河流。

文士始终落后了嬴政半个身位,半个马头。眼见君王以目望向前方,则是主动开口,做出解释。

九幽黄泉流经整个冥府,其方位与出现的地点并不固定,周遭之景象同样不同。而阴司地府所掌控的,不过是其中的一截。

但纵使是这一截,亦足够昔日的酆都大帝以此而立下黄泉路、三生石、奈何桥、轮回六道等种种。

说到此处,文士语音里似乎有刻意的停顿抑或是隐瞒。以目光望过一旁的李淳风及袁天罡二人,方才开口,将那话题揭过道:

“罪臣初至冥府之时,同样于此徘徊。并且隐隐感知到那份牵引,想要......”

嬴政下了马,任凭心中的直觉与指引向着前方而去,并未曾回头。

在他的身后,文士及李淳风、袁天罡三人同样下马,跟随君王的脚步。

只是文士言语里似是有诸多的顾忌。或许只是顾虑着李淳风及袁天罡二人的存在,又或许是因为君臣之间自有默契存在。纵使间隔过了久远的时光,文士对嬴政心思与意愿想法的揣度其实并未落下。

自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感知到,此二人算不得皇帝陛下心腹。

因而文士口中话题不过是略一提起,便再度打住。并且干脆利落的对着嬴政请罪道自身无能,白白空置了如此诸多岁月,还请皇帝陛下降罪。

嬴政脚步终是停下,回头,没有任何表情与情绪的侧目看向文士。

直至文士身形拜倒阴魂不自觉地颤抖,方才开口,无甚起伏道:

“这不重要。”

于此一瞬间,法家的功利思想仿佛在这君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又或者说从在原身身上醒来并且知道了死后的种种开始,嬴政便已经不再对这曾经的故人抱有任何信赖。

因而文士一瞬间惨白下来的面色之下,嬴政只是不轻不重的做出警告道:

“你当知晓,想要留在朕身边......”

能者上,不能者下。青山松柏,从秦穆公与商君开始,那些自六国网罗而来的人才,那些替大秦而效力的臣子,最终的结局其实算不得好。

嬴政原本是想要做出规避原本是想要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却证明,纵使他这个君王再如何的优容与宽和,亦逃不得史书工笔,逃不得那个刻薄寡恩、残忍冷酷的评价。

任他身后洪水滔天的嬴政并不在意这一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存在于心间的那根刺并未因此而被拔除。甚至在不断提醒着自己,曾经的做为又是何等的可笑和离谱。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心灵与意志再是强大不过的帝王并不会因此而被打倒,甚至是陷入到那思维的怪圈之内。不过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已。

这样的道路无人走过,无人敢走,无人能走。嬴政既然是踏上了,那么便不在意给之以赦免,使其再度回到自己身边,为接下来的伟业而效力。

但这并不代表嬴政便会予之以过往的信重和容忍,为这背主的旧臣顾念和打算。

因而君王目光如冰,言语似风中的柳絮一般飘散在空中。并不因那份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所不知道的过往,而对中年文士有任何的特殊。

以致于嬴政回首走出去一段距离,文士方才从那怔楞与冷汗直流中回神,露出苦笑。

但对中年文士这等法家集大成思想的功利之辈而言,只要是一点明光,一根绳索,那么便会不顾一切的向上攀爬,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一切。纵使一时沦落至谷底,甚至是自暴自弃自我放逐,可故主当面,皇帝陛下再度回到这世间......

“李斯啊李斯,这世间难道还有谁能够较之以皇帝陛下,更能够值得你追随的吗?”

文士,或者说曾经的大秦丞相李斯扪心自问。并不因嬴政的做法而气馁,更不因此而放弃。而是自觉地再度跟上了嬴政的脚步,并且挤到李淳风与袁天罡身边。

谨小慎微,做足了一副全然仰仗皇帝陛下吩咐及打算的模样。

但这靠近九幽黄泉的位置,接近嬴政心中那份召唤与隐秘的地方,显然是并不平静的。

几人仿佛是走过了荒漠,走过了高山与丛林,走过了江南烟雨,走到了一片殷红如血的彼岸花海之中。

秋冬与春夏,四季的轮转在这短短数步之间变幻。

直至一道黑色的箭矢擦着嬴政脸侧的面具而过,叫李淳风握在掌中。

“何方宵小当面,报上名来!”

手中箭矢生生折断,李淳风开口,袁天罡以符篆起了,面色铁青,一派冷然。

李斯第一时间挡在了嬴政身前。

恨不能以身相代。

唯有嬴政身姿笔挺便连衣角亦未曾有任何多余的颤动,端的是一副泰山崩于眼前而不色变模样。

有阴雷自袁天罡与李淳风二人掌中生出,伴随着李淳风话音落下,无差别对着上下前后左右几人所在的范围之外而轰炸。

“所以这是哪来的败家子啊?五雷道法、神霄符篆不要钱的吗?”

“大概哪家的小天师出来历练?指不定前生功德深厚,又同天上的仙官有着交情。只待今世飞升天庭?”

“历练?历练到九幽黄泉?此处可不是阴司地府所统辖的那一段。”

...... ......

两人的轰炸范围之外,看似不远却又似乎极遥远的客栈之中,有鬼魂窥探、注视着此间的种种并且发出感叹,做出讨论。并不知晓袁天罡与李淳风二人同样是心中肉疼。

不过二人显然是知道轻重的,更知晓在这冥府中,能够用符篆等外力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情。只要能够平安带着唐皇回转阳间,使皇帝陛下满意,那么人间帝王的意念与意愿之下,一切损失都可以得到补足。

因而两人出手,大有昔日大秦军队攻伐六国,以箭阵铺天盖地,黑压压对着敌军压下之风范。纵使是一旁的李斯亦是唇角微微抽搐,思量着自己若是不幸深陷其中,能够从中走脱的可能。

继而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有几分棘手。毕竟神通法术等,确实不在李斯的业务范围之内。而在此仙神显世的世界当中,皇帝陛下所要扫灭的,自然不仅仅是人间。

故而自觉或不自觉的,李斯心中生起一阵迫切。而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无差别的狂轰乱炸之下,暗中放箭者同样显现出身形来。却是有人披甲执锐,骑着高头大马而来。

周遭有黑雾在升腾,火焰在燃烧,恍若是走入到魔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