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_分节阅读_第162节(1 / 2)

林冬梅没有想到自己不仅拿到了国家的扶持,而且还拿下了华夏微电子和华夏半导体研究所这两个庞然大物。

华夏半导体研究所就不要说了,这一直是国家在芯片等半导体行业的最顶尖的研究机构。它们研发出来的芯片其实仅仅比英特尔及德州仪器的芯片差两代到三代左右,此时只要努努力甚至是可以追上去的。

而华夏微电子更是不得了,后世华夏几乎与芯片有关的公司都几乎和这家公司有联系。甚至哪怕经过一系列的分拆和人员出走,后世的华夏微电子在全球还是能排得上名的。现在国家将完整体的华夏微电子交到自己手里,林冬梅顿时觉得肩头担子非常重。

“国家这是担心你浪费时间。”李明北听说之后,颇为感叹地说道。“国内现在做芯片最好的就是华夏微电子和华夏半导体研究所了。现在这两个单位都到了你手上,你只要整合好并给够钱让他们做研究,我估摸着最多半年就能出成品了。”

林冬梅点点头,华夏半导体研究所其实就是芯片产业的最上游,也就是研发阶段;而华夏微电子则是中游和下游,那就是生产和封测。再算上国内的稀土储备,可以说自己算是一手王牌开局了。

“李教授,到时候就要你多多费心了。”林冬梅说道。

“你的芯片公司打算叫什么?”李明北忽然问道。

“就叫华芯公司。”林冬梅说道,“我知道李教授在担心什么,我肯定会给我们的国产芯片冠上‘华夏’的名号。”

见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李明北颇为尴尬地笑了笑。

整合两家单位虽然需要点时间,但现在林冬梅手里不缺的就是钱,所以在“钞能力”的加持下,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

而有了国家的帮助之后,暂时还只是“空有虚名”的华芯集团终于见到了东蔡司公司的负责人。东日耳曼这边对于华夏居然有企业愿意收购东蔡司感到好奇,但是他们并没有理由拒绝。

东日耳曼对于东蔡司被收购就只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能搬迁工厂。

“我们可以保留东蔡司在东日耳曼的厂房,同时也会保证所有合格的员工不被开除,但是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诚意能够得到贵方的回应。”林冬梅说道。

“不知道林女士所谓的回应是什么?如果是我们建意做到的,我们当然会全力配合你们。”东蔡司代表团的人说道。

“首先,我们希望能够在华夏也设立一家蔡司的分厂。”林冬梅说道,“毕竟我们收购了蔡司也是希望能够提高我们自己的就业率和工业水平,而且分厂设立在我们华夏也可以在成本上对东瀛国的同类企业构成足够的威胁。”

林冬梅的这个理由说出来之后,东蔡司的代表团成员互相看了看,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其次,我希望东日耳曼政府能够允许我的员工来贵国学习和接受培训。放心,相关费用我们会全部承担。”林冬梅说道。

别看日耳曼是二战战败国且被拆分成两个国家,但日耳曼的教育基础还是在的,这也是为何西日耳曼很快就成为西方世界的工业强国之一了。东日耳曼其实也不差,甚至它在东方集团里算是工业教育和科技教育的佼佼者。华夏有不少留学生都在东日耳曼学习过,这些人后来成为华夏工业腾飞的基础。

第519章 培训名额诱人动

对于日耳曼这些教育强国来说,他们的国际教育其实早就是一种产业了。

林冬梅是很反感教育产业化的,但是国际教育产业化却又是她所提倡的。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公益事业,为什么学校的住宿费和餐费都是最便宜的?那是因为国家在大量贴补的结果。而对于花旗国这些国家来说,它们的公共教育基本都是免费的。而且也不是花旗国的公共教育都很糟糕,花旗国人口最多的两个州——加州和德州的公立大学教育都是非常优秀的。当然,后来包括纽约州也慢慢追上来了。这些公立教育对于本国人(特别是本州纳税人)基本是低价乃至免费提高教育的,但是对外国人来说就没那么友好了。不仅学费、住宿费贵得惊人,还要在保险等周边费用上再收一笔。当然,这也只有教育强国才有这个资本。

林冬梅之所以选择东日耳曼,除了东日耳曼本身在工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能力之外,重要的还是东日耳曼和华夏都属于东方集团,属于华夏国内目前能留学的少数几个目的国之一。林冬梅除了要输送研究人才之外,还有就是高级技术工人。

和东日耳曼的教育部门谈妥这个合作之后,林冬梅还要回来和华夏的教育等部门谈。好在国内此时对海外的态度都是友好和开放的,在有林冬梅的凤凰科技做担保之后,教育部就特意给凤凰科技安排了一个留学和接受海外培训的特殊通道。

拿到这个资格后,林冬梅就很快在凤凰科技内部宣布了这件事。而这件事很快就在凤凰科技乃至整个京城都传开了,毕竟此时别说留学了,能出国看看都是了不得的事情。

“小华,婶子跟你打听个事儿。”杨振华刚刚下班回到自己的四合院,住在前院的郑婶子异常热心地跑来询问。

郑婶子在四合院里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毕竟人家的四个子女都非常争气。在高考恢复之后,她的四个子女都陆续考上了大学。哪怕是年龄偏大且准备不足的大女儿都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其他几个子女就更别提了。这让郑婶子在整个胡同都出了好大的风头。而杨振华则是院子里考大学没有考上的那几个,努力两年之后就选择了上班。后来辞职去了凤凰科技,还被郑婶子嘲笑没有眼光。

“郑婶,你有什么事情?”杨振华虽然不是很喜欢郑婶子这人,但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我听说你们那个单位有出国留学的指标?”郑婶子两眼放光地问道,“你说阿媛去你们单位能不能被安排出国呢?”

杨振华一愣,随后笑着说道:“是有这么回事。不仅研究部门的人可以去那边留学,技术工人这边也可以去那边接受短期培训。至于郑媛能不能去我们单位上班?我们公司最近不招人,而且郑媛的专业也不适合我们单位啊。”

“就你们那个破私营单位还嫌弃我阿媛?我阿媛毕业是被分配进国家单位的!”郑婶子仿佛踩了尾巴一样叫道。

第520章 无心插柳要出国

听到郑婶子的话,杨振华在心底暗自嘲笑了一番。他当初选择凤凰科技可是下过一番功夫调查的。虽然凤凰科技是民营公司不假,但人家的研发能力在国内绝对是第一阵营。尤其是手握麒麟电脑、凤凰汉卡和凤凰打字机这三款产品,凤凰科技的地位在国内也是节节攀升。而且为了吸引有能力的人加盟,凤凰科技的福利待遇绝对超过国营企业一大堆。别的不说,单单凤凰科技专门设立夜校给员工培训这件事就让杨振华好感大增。

“那郑媛就留在国营单位好了,何苦来我们这里吃苦?”杨振华语带讥讽地说道。

可惜郑婶子没有听杨振华的弦外之音,反倒是觉得杨正华说的在理。

“你以为我舍得阿媛去吃苦啊?还不是你们单位有出国的名额。”郑婶子感叹地说道,“如果你们单位能让我们阿媛出国,我就去说服阿媛委屈一二。”

“嗯?”杨正华懒得继续和郑婶子交流下去,只是敷衍地点点头就推着自行车回自己家里了。

杨振华刚回到家里,就听到自己妈妈在那问道:“你郑家婶子刚刚在外面找你说什么呢?不会是想将他家那个大女儿又说给你吧?老大,咱们家可不兴吃回头草的。”

“妈,你在瞎说什么呢?”杨振华苦笑着说道。

杨振华和郑媛原本在处对象,没想到后来郑媛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之后就将杨振华蹬了。郑家为了不让自家大女儿以后找对象有什么麻烦,就放话出来将杨振华贬得一无是处。因为这事,杨家和郑家算是彻底翻了脸。虽然时间过去了好几年,两家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张了,但也绝对算不上和睦。

“那她找你做什么?”杨妈妈好奇地问道。

“我们公司不是有去东日耳曼留学的名额么?她就想替郑媛问一句。不过我们公司最近不招人,而且大概率也不需要郑媛那个专业的人。”杨振华回答道。

“呵呵,真的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杨妈妈冷笑道,“当初分配到隔壁六十九中的时候咋说的?现在又想着出国,好事都轮到她头上啊?”

“妈,跟您商量个事情。”杨振华说道。

杨爸爸走得早,杨振华和他弟弟妹妹都是杨妈妈拉扯大的。虽然杨妈妈没什么学识,但是杨振华还是大事小事会和杨妈妈沟通一下。

“啥事?”杨妈妈问道。

“刚不是说了么?我们单位有出国留学的名额,除此之外还有出国培训的名额。我们部门推荐了我,然后今天面试通过了。等于就是过几个月我要去东日耳曼那边培训一段时间,大概是半年到一年作用。培训是免费的,公司负责我们在东日耳曼的全部食宿并且培训期间工资照发。”杨振华说道。

“好事啊!”杨妈妈惊喜地说道。

杨妈妈虽然没什么见识,但好歹也听郑家等几个家里有人在念大学的家庭说起过。现在出国留学卡得非常紧,所以想出去的人都各显神通。这算得上是1980年代“出国热潮”的前奏曲吧。

“我不是担心我出远门后,你在家没人照顾么?而且公司也不是白让我出去,我培训完之后必须在单位工作五年。要不然,公司会找我索赔全部费用。”杨振华说道。

第521章 四处打听想钻营

返回